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解析曹征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解析曹征洋

曹征洋

天津中怡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天津300193

摘要:众所周知,随着当前社会的不断发展,土木工程项目越来越多,这些土木工程项目的具体实施建设已经成为了未来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结合这种土木工程项目的具体构建实施而言,结构可以说是比较核心的一个方面,而为了促使土木工程项目的结构能够表现出理想的应用效果,有需要从结构设计环节入手进行把关。在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抗震性是比较核心的一个基本指标,其直接关系到后续土木工程项目的应用可靠性效果,也是保障土木工程结构能够在地震作用下降低损害程度的重要条件,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关键词:土木工程;结构设计;抗震性;原则;要点

1土木工程项目设计中的抗震结构类型

在土木工程的设计过程中,需要注意工程项目施工地区的地质变化情况,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抗震体系的建设,从而确保其抗震设计的合理性与稳定性。从土木工程项目设计的结构类型上来看,应注意以下几点要求:首先,在建筑物的抗震结构设计中,应从整体结构入手,确保各个部门都具有足够的抗震能力,以免因为个别部门的抗震能力不足,而影响到建筑物的整体抗震能力。因此,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应对各部门的承重以及承载能力进行有效的设计,从而减少个别部件对整体性能的影响。从建筑物抗震设计的整体情况来看,务必要增强结构内部的承压能力,从而重新分配各个部件的功能。如此一来,在地震发生时,一旦有部分的部件无法继续工作,剩余的部件依然能够有效的承受地震产生的强大作用力,从而减少建筑物崩塌的情况发生。其次,在建筑物抗震结构的设计过程中,既要具备清晰的抗震设计图,还要具备合理的抗震传递途径。同时,还要对结构中的各个部件进行竖向布置,从而使木土工程项目在重力的作用下承担起整个建筑物所受的压力。在楼顶体系的布置过程中,要充分的考虑到重力的作用,利用最短的构建支撑起建筑物的承载力;在转换结构的整体布置过程中,尽可能利用上部构件通过转换层进行有效的转换,从而促使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得到有效的提升。此外,在建筑物体系的构建过程中,还要充分的考虑其刚度与强度之间的合理性,以免建筑物体系在局部出现安全隐患。在日常的排查过程中,一旦发现安全隐患,务必要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弥补,从而增强土木工程结构的抗震能力。

2在抗震结构设计中需遵循的基本原则

2.1整体性的原则

建筑物的结构和其他东西一样,一个整体都是各个部分构成,部分组成整体。但是部分的性能又要保证对整体性能的结构框架不构成威胁,就相当于用砖头在每两块的缝隙交界处垒上第二层那样摆出一座小山的三角形状的样子。砖头构成了这“小山”,适当的抽出一些砖头,但是“小山”却并不会坍塌。在结构设计中。每个部分都承受分担着一定的压力,但是在某些部分被推出去的时候,并不会对整体结构的性能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2.2结构具有合理性

即要符合抗震传递途径的合理性。建筑物的整体设计要基本符合抗震性结构,即竖向布置结构。并使建筑中的构建在重力的作用下而承担起整个建筑受到的压力。在布置楼顶体系时,要考虑使用重力并使用最短的构件支撑起建筑物的承载力,在布置转换结构的整体时,要尽量让上部的构件通过转换层而进行转换,从而提升建筑物的抗震性。除此之外,建筑物依附的墙体也是分担压力,增强建筑物抗震能力的不错选择。

3.3各防汛都具有合理性

一个建筑无论是横向还是纵向都应具有合理性,从而构建成一个合格的建筑物。这样便能避免横向或者纵向哪一方面出现问题而成为整个建筑物的致命部分,从而拉低整个建筑物的整体的抗震抗压性能。这也体现整个建筑物中各个部分环节的重要性。如若出现问题,则需采取相应的土木结构的方法进行补救。

3土木工程结构抗震设计要点

围绕着土木工程结构的抗震设计,为了提升其最终的设计效果,促使其具备理想的抗震性能力,必须要重点把握好土木工程结构抗震设计的的一些基本要点环节,其中比较核心的内容有以下几项:

3.1合理确定抗震强度

在土木工程结构抗震设计之前,必须要首先恰当选择合理的抗震强度,这也是后续相应设计和计算工作的主要参考依据和标准。土木工程结构抗震强度的确定需要参考相关规范和标准要求,结合当地具体状况进行分析,一般在我国建筑物通畅按照6-9度地震危害作为参考标准进行设计,进而也就需要促使其在相应土木工程结构中有所表现。结合这种抗震强度的明确和应用来看,其还需要考虑到不同建筑物应用类型的需求,对于不同高度以及外形的土木工程结构,都需要进行不同抗震强度的有效呈现。

3.2合理选择场地

对于土木工程结构抗震性设计工作来看,其所处场地不同所带来的效果也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性,这也就需要在场地选择过程中予以高度重视,切实保障所选择的土木工程场地能够有助于维系结构的稳定性效果。在具体的场地选择过程中,需要首先考虑到土木工程所处区域内的地质活动特点,尤其是在一些地震多发区域,更是应该尽可能选择合理的场地区域,对于地形做出较为严格的要求,保障其所选场地较为平坦和开阔,如此也就能够为后续土木工程结构的有效设计和落实打好基础,避免其因为地形方面的限制影响到自身稳定性方面的效果。

3.3做好结构选型设计

为了更好提升土木工程项目结构设计的抗震性效果,还需要重点从相应结构选型入手进行有效控制,这种结构选型方面的设计工作主要就是为了较好促使相应的结构体系较为理想可靠,尤其是能够保障结构的传力体系较为合理,避免其受到较大地震作用力的威胁。在具体的结构选型设计过程中,为了有效提升其设计效果,需要尽可能选择一些较为简单的结构体系进行设计,并且针对这些结构体系的平面以及立面进行全方位分析,确保其均能够表现出较为合理的可靠性效果,尤其是能够在传力体系方面,尽可能促使其高效有序,降低可能出现的各类偏差问题影响。

3.4做好结构计算分析工作

在土木工程结构抗震设计过程中,相应的计算分析工作也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这种计算分析主要就是为了有效明确相应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的具体稳定性效果,尤其是对于力学相互作用,更是需要进行准确把关。在这种力学计算分析中,可以借助于一些较为先进的计算机软件和模型结构进行处理,其不仅仅能够帮助设计人员较为准确计算所有的数据信息内容,还能够较好提升其问题考虑的全面性效果,有效规避在土木工程结构计算分析中出现的遗漏问题。

3.5做好相关结构材料的选择控制

土木工程结构要想具备较为理想的稳定性和抗震性效果,还需要围绕着相应结构材料的选择进行重点控制,这种结构材料方面的选择主要就是为了确保其能够具备理想的承载力和强度表现效果,进而也就能够在土木工程项目遭遇外界作用力时,能够有效保障自身具备理想的抵抗效果。在当前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主要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进行处理,这也就需要首先保障钢筋材料以及混凝土材料应该具备理想的可靠性和高质量效果,并且对于配筋率进行严格把关,切实提升结构的应用实效性。

4结束语

总之,既然没有办法制止自然灾害的发生,那么就应该防患于未然,增强土木结构的抗震性正是出于这一目的。较为有效的减少地震带来的人员财产伤亡,也可以减小灾区的废墟面积,同时也为地震过后的灾区重建工作减轻压力。因而我国的建筑行业应不断的及时更新观念,学习国外较好的抗震技术的结构与方法,不断地完善我国建筑行业的漏洞,并且不断的推动着建筑行业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佼姣.低屈服点钢防屈曲支撑及其框架抗震性能研究[D].清华大学,2015.

[2]杨悦.核工程双钢板—混凝土结构抗震性能研究[D].清华大学,2015.

[3]李东伦.混合结构中抗震墙与钢梁新型节点拟静力试验与抗震性能研究[D].广州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