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初中数学例题教学策略刍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6-16
/ 2

新课标下初中数学例题教学策略刍议

杨铭浩

杨铭浩广东省兴宁市宁中中学514568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要使学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和必要的应用技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大力推进课程改革,给初中数学教学既带来了机遇也提出了挑战。作为新课程改革下的一线数学教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笔者从例题教学改革入手,结合几年的新教材教学实践,探讨出一些例题教学的方式方法应用于教学,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一、创设例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数学教学活动中,精心编制例题情境能有效地激发学习兴趣,产生学习的欲望。创设例题情境应注意要小而具体、新颖有趣、有启发性,同时又有适当的难度。此外,还要注意问题情境创设必须与课本内容保持相对一致。教师要善于将所要解决的问题寓于学生实际掌握的基础知识之中,造成心理上的悬念,所设问题为教学过程的出发点,以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迫切要求下学习。如在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教学中,可创设如下诱人的问题情境:在△ABC中,AB=AC,但因不留神,它的一部分被墨水涂没了,只留下一条底边BC和一个底角∠C。请问,有没有办法把原来的等腰三角形重新画出来?学生看着残余图形思索着如何画出被墨水涂没的部分。各种画法出现了:有的学生先量出∠C的度数,再以BC为一边、B点为顶点作∠B=∠C,∠B与∠C的边相交得顶点A;也有的是取BC的中点D,过D点作BC的垂线,与∠C的一边相交于A。于是教师抓住“所画出的三角形必须是等腰三角形”为应用课题,通过分析画法的实质,最后得出这个实质,用几何语言概括为“△ABC中,若∠B=∠C,则AB=AC”。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本节课要学习的主要内容,学习变得有趣,轻松自如。

二、创设例题“知识再现”,“夯实双基”

新教材对双基的要求有变化,只是把对学生终身发展作用不大的内容进行剔除,而不是丢弃双基。所以教师应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将例题加以“解剖”,看看它涉及了哪些知识,在这些知识中哪些学生已熟练掌握,哪些还不够熟练、需查漏补缺;哪些知识最容易搞错,要提前释疑;哪些是重点,怎样突出;哪些是难点,如何突破,然后据此把相关的知识以知识再现的形式设计成问题或习题加以解决。这样不但夯实了双基,也为解例题推出新知识作好了铺垫。如北师大版八年级下P128例2:已知△ABC∽△ADE,AE=5。(1)比较∠AED和∠ADE的大小;(2)求DE的长。教师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应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教学中充分进行知识再现:根据(1)写了∠AED、∠ADE的对应角;(2)定出AD、DE、AE的对应边,△ABC∽△ADE;(3)说明对应之间的关系、对应边的关系。通过知识的再现,夯实了基础知识,又为例题学习做好了铺垫。

三、创设例题“开放性”,培养发散思维

开放性题目已成为近几年中考的热点,几乎成为必考题型。常见的开放题主要有条件开放型、结论开放型、策略开放性和综合开放型等。但课本上的例题大多数是给全了条件,通过分析、综合、归纳、类比等方法得到题目的结论。学生长期重复这样的训练,容易产生按部就班、墨守成规的思维模式。教学中把例题设置为一定量的残缺(条件)的逆境或结论(条件)多元化,有利于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张扬学生的个性。如北师大版九年级下P98-P99中“垂径定理”的学习,教学过程中,完成了定理的探究后,把定理内容(据图3-7)设置成填空题:(1)若CD是直径,CD⊥弦AB,则有:弧_=弧_,弧_=弧_,边_=边_;(2)若CD是直径,CD平分弦AB(AB不是直径),则有:_⊥_,弧_=弧_,弧_=弧_。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又巩固了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四、创设例题“探索性”,培养创新能力

美国著名数学家哈尔莫斯曾说:“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学生有了问题才会去探究,只有主动地去探究才会有创新、有创造。”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必须改变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以及大量的演练习题式的模式,教师要依据知识的内容、学生的认知特点设计探索性的问题,给学生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己去理解知识是怎么样生成又是怎么样运用的,使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通过观察、思考、猜测、实验、合作、交流等活动,获得基本的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如北师大版九年级上P82-P91学习结束以后,可设计例题:李大伯有一口四边形ABCD鱼塘,A、B、C、D四点上均栽有大树,现李大伯想把鱼塘面积扩大一倍,又不能损坏大树,请你帮他设计。学生通过探索发现,只要作过AC与BC平行的直线分别跟过B、D平行AC的直线相交而成的平行四边形即可。其实是应用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面积计算。此类例题教学过程的开展,应尽可能地让所有的学生都能主动地参与,提出各自的看法,并引导与别人交流合作,从而丰富学生数学活动的经验,发展创新能力。

五、创设例题“实践性”,培养自主构建能力

由于每个学生的生活经验、知识背景、思考角度不同,不同的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也有不同的看法和思考的方法。在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这种独特的理解和感受,引导他们通过亲身参与的数学学习活动,鼓励他们用自己的独特方式去体验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经过自己的操作实验,在实验中构建数学知识,改变学习方式,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如学习单项式乘以多项式法则和完全平方公式时,让学生事先准备一个边长为a的正方形、一个边长为b的正方形和两个边长为a、b的长方形,然后在操作演练中得出完全平方公式的结果。把学生从注入式学习中解放出来,学会和逐步形成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