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护生浅静脉穿刺成功率的经验浅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4-14
/ 2

提高护生浅静脉穿刺成功率的经验浅谈

邓蒙王静茹

邓蒙王静茹(内蒙古包钢医院014010)

【摘要】临床实习是护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独立工作能力的重要学习阶段。在临床实习过程中,静脉穿刺是最常见、最普通的操作,而护生由于自身心理和技术方面的因素导致静脉穿刺失败较多,引起患者的不满同时也增加了护生心理压力。如何能达到快速、准确、无痛且一针见血,是我们护理工作者一直关注的内容。

【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4-0296-01

现将近年来如何提高浅静脉穿刺的方法作一阐述,希望对我们实习生有所帮助。

1.扎止血带前技巧

1.1树立必胜的信心是穿刺成功的基础在给患者做静脉穿刺时,要有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遇到静脉穿刺难的患者,要保持镇静,仔细、耐心、认真地选择血管,不要抱着试试看的想法,要有“一针见血”的坚定信念,穿刺在意念的作用下成功率会很高。

1.2血管的选择确定是穿刺成功的前提当遇到血管状况不良的患者,一定要耐心细致认真的寻找血管。血管选择确定的原则是做到“心中有数”,即对欲穿刺血管的位置、方向、深浅、活动度等了如指掌,争取一次成功。因此,血管的选定决定穿刺的成败。

1.3外涂硝酸甘油加热敷对于慢性衰竭患者、休克、危重等患者,选择好穿刺部位后,先用1%硝酸甘油原液外涂穿刺部位,以穿刺血管为中心,范围约2cm×2cm左右,3min后再将小毛巾用60℃热水浸透热敷穿刺部位,时间1min。外涂3min静脉有效扩张,血管直径和充盈度增加,再予以热敷,可增加药物吸收,起到协同作用,效果更明显。采用此法可使血管充盈时间缩短,达到节时目的,为治疗、抢救赢取时间;血管充盈度增加为穿刺创造了良好条件,有利于治疗的进行[1]。

2.扎止血带技巧

手自然平伸后扎止血带,止血带的绷扎位置距穿刺点10~15cm,松紧度以能插入一指为宜,以保障肢体远端的静脉充盈度达到最佳状态。手臂下垂,扎止血带,因重力作用使血液产生一定的静水压,静脉容积增大,浅静脉充盈程度提高,显露清。

3.扎止血带后技巧

反复握拳扎止血带后,嘱患者反复握拳,握拳运动可加快静脉充盈及显露的程度。因反复握拳时,肌肉快速不断收缩和放松,静脉血管受周围组织压力的影响,静脉回流加快,同时反复用力握拳可牵拉上臂肌肉,张力增加使动脉血流速度加快,手部动脉血流量增加,使静脉血流量增多,明显改善静脉血管的充盈度,提高浅静脉穿刺成功率,减轻患者疼痛[2]。

4.穿刺方法的改良

4.1采用低瓶高调法[3]采用低瓶高调法,即调节器置于紧贴茂菲氏滴管下端,尔后,输液瓶挂于输液架调节旋钮上。在临床实践中,为50例细小血管和血管弹性较差的患者行静脉穿刺150次,成功率较高。这种方法,由于输液管内充满液体和液体瓶的位置降低,具有一定的虹吸作用,调节器置高位,输液管内承受回血的余地增加,所以头皮针一旦进入血管,很快有回血。

4.2非握拳法穿刺时让病人手自然放置,不握拳,操作者左手拇指和其余四指分别置于病人除拇指外的其余四指背面和掌面,呈握手状或反握手状,使病人的掌骨与指骨成100~300°的钝角,稍用力握紧病人的四指,使血管尽可能地充盈,左手大拇指在距穿刺处大约2.5cm处,向离心方向拉紧皮肤,使皮肤绷紧方向与进针方向相反,进针角度与手背静脉的深浅成正比。

4.3针尖斜面向左法右手拇指、食指分别持针柄上下两面,针柄与皮肤垂直,针尖斜面向左进针,针尖斜面向左静脉穿刺法可减轻患者的疼痛反应。针尖斜面向左静脉直刺法,利用针尖刃面的锐度,斜面略向左,减少针尖对组织的切割和撕拉,以达到减轻疼痛及减少组织损伤的目的。

4.4改变进针角度法操作者左手绷紧病人皮肤,右手持穿刺针,从血管上方与皮肤约45度角快速进针,针头穿过皮肤及血管上壁后,见回血后立即压低针柄将针头沿静脉方向送入少许。根据力学中的平行四边形法则,静脉穿刺以45度角或接近45度角进针,具有进针后回血速度快、穿刺成功率高、疼痛轻等优点。

4.5逆行穿刺法穿刺者背向患者头端,止血带不宜过紧,绷紧皮肤,向指趾方间进针,即由近心端向远心端穿刺。进针角度与掌骨背侧皮肤成60°。整个针梗不能与血管保持在同一个水平线上,致使针尖在血管内翘起,需要用无菌棉球垫于针柄下,使针尖平稳地置于管腔内,再以胶布托住棉球,而后交叉固定针头。逆行穿刺的优点有三:一、对手的抬起、端水杯、手指等适当活动均无影响。二、血液能更快冲入到针管中,一般情况下,血液在静脉管腔中呈向心方向流动,针头如沿静脉做离心向刺入(迎向),此时进针方同与血流方向相反,当针头穿破静脉管壁时,受静压作用血液则能更容易更快冲入到针管中。三、手背末梢浅静脉有很好的网状结构。行传统的顺行穿刺方法对于手背下1/2指(趾),末梢浅静脉的部位和靠近关节等处穿刺时由于进针部位短,静脉血管表浅、细小、弯曲且进针后不易固定,常出现易渗现象而导致穿刺失败。而采用逆同穿刺后便能克服这一难点,当针头沿血流方向做逆向穿刺后回血速度快,进针部位长且易于固定,穿刺时只需进入针梗长度的1/3或1/2,而且流速不受影响。

4.6毛孔进针穿刺法护士用右手持针在血管上方找1个毛孔作为穿刺点,与皮肤呈60°快速进针,无痛或微痛占了75.6%。其机制是皮纹及真皮的纤维走向方向一致,进针阻力小,因而疼痛减轻。

5.无痛拔针方法

针头纵横需与血管纵横平行,慢慢向外拔针。当针头即将拔出血管壁时再迅速拔出体外,并立即用棉球压住穿刺点。棉球应平行于静脉放置。特别应该注意的是:棉球应压于静脉穿刺处而不是皮肤穿孔处。然后瞩其抬高手臂即可。此法就称为“先慢后快”拔针法。另外需要补充的是,拔针前应在针两侧绷紧皮肤,这一点也非常重要。用此法拔针完全无疼痛感觉,也无出血现象发生。

参考文献

[1]孟维玲.外涂硝酸甘油加热敷在浅静脉穿刺困难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06,21(13).

[2]袁海兰.促进浅静脉充盈显露的技巧[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8,5(9).

[3]胡晓雯。低瓶高调法穿刺小儿头皮静脉的临床分析[J]。实用护理杂志,2000,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