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阑尾切除52例体会

/ 1

腹腔镜阑尾切除52例体会

徐宝

徐宝(吉林省九台市人民医院外科吉林九台130500)

【中图分类号】R656.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27-0185-01

【关键词】阑尾切除术腹腔镜阑尾炎

我院从2009年7月—2011年6月,常规施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paroscopic.Appendectorny.LA)52例均治愈,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52例患者中男性30例,女性22例,年龄最少10岁,最大70岁,平均41岁,肥胖病人12例,并发糖尿病者5例,其中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患者12例,化脓坏疽性阑尾炎15例,慢性阑尾炎23例,术后均经病理检查证实。

1.2方法

1.2.1设备和器械腹腔镜及配套的光源,传导系统(包括摄像监视系统和冷光源),二氧化碳气腹装置,高凝电刀(备用)。专用器械:5-10mm的Trocar,气腹针,转换器,分离钳(2把),组织剪,线剪,钛夹钳,钛夹,施夹器和生物夹。

1.2.2麻醉选择采用腰硬联合麻醉26例,全麻插管26例。

1.2.3患者体位麻醉后放置导管患者头低足高左倾斜卧位。

1.2.4手术方法在脐轮上做1cm横向切口(第一切口),采用气腹针穿刺后冲入二氧化碳气体建立气腹,拨出气腹针,10mm的Trocar在气腹针穿刺处做穿刺,将预热好的镜体放入Trocar内,环视腹腔,探查进腹时有无副损伤及阑尾周围情况,于脐右侧腹直肌外缘处做1cm横向切口(第2切口)在腹腔镜直视下刺入10mm的Trocar,放置钛夹钳和施夹器,备做之操作孔,以及取出阑尾用,加一转换器后可变成5mm孔,用来放置分离钳,线剪。在耻骨联合上方5cm处做一0.5cm横切口(第3切口),腹腔镜直视下刺入5mm的Trocar,该孔放置分离钳。找到阑尾后用电钩分离系膜,用电凝,钛夹处理阑尾动脉,用生物夹夹闭或丝线结扎阑尾根部,残端不包埋。若阑尾周围脓肿形成,渗出物较多,在直视下吸除残余脓液,生理盐水和甲硝唑溶液冲洗术区后,密置腹腔引流管经第2切口引出固定,手术结束后放出腹腔内二氧化碳气体,缝合第1、2切口,1,2针,创可贴粘贴第3切口,注意创可贴不可拉的过紧,以免皮肤起泡。

2.结果

52例患者手术时间为15-50min,平均40min住院时间为2-5d,平均3.5d,没有出现切口感染,腹腔脓肿,肠粘连,肠梗阻等并发症。

3.讨论

通过对我院48例阑尾炎患者施行腹腔镜手术,作者体会如下:

3.1操作事项:

根据患者的体重,体型和麻醉的方式设定气腹压力8-13mmHg,如气腹压力过低则影响术野,过高则对患者的通气及血流动力学产生一定影响,心肺功能不全的患者易发生高碳酸血症及心律失常,手术床应调整为头低脚高左倾斜位,尽可能使肠管和网膜左移,便于显露阑尾。

3.2LA优点

LA切口小,最大孔为1cm,在直视下操作不易损伤周围组织和器官,与传统手术相比痛苦小,并且美容效果佳,术后恢复快,患者住院时间短。术后平均住院3.5d。

腹腔镜同时是有诊断功能,术中可以对整个腹腔进行探查。因此,对异位阑尾,回盲部憩室炎,盆腔疾病妇科疾病及腹腔内其他病变,在腹腔镜下一目了然,可避免很多情况下的误诊和误治。[2]对长期右下腹疼痛,临床怀疑慢性阑尾炎。而又不能明确诊断的患者,行腹腔镜探查同时行手术治疗。

LA切口不超过1cm特别适于皮下脂肪多,腹壁较厚的肥胖病人[3]术后可避免切口裂开,切口疝等并发症,术中对腹腔其他器官干扰小,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低,阑尾在手术过程中不与腹壁切口接触,同时可在直视下彻底吸除腹腔内脓液,术后无腹腔脓肿及切口感染发生。故LA是有术后并发症少的优点。

并发糖尿病的阑尾炎患者切口愈合能力较差,开腹手术易发生切口感染,腹腔镜手术切口小并且患者损伤小,术后不易发生切口感染。本组患者中有5例同时患糖尿病,LA术后顺利康复,切口无感染。

参考文献

[1]NAMIR.K,RODNEY.JM,SHIRIN.T,ctal.Laparoscopicversusopen,appendectomy.a.prospectivcrandomizcd.doublc-blindstudy[1].AnnSurg.2005.242[3];439-450

[2]JIANGHX,RANK,XIALG,ctal.Analysisandstudyoflaparoscopicappcndectomyforunusualappendicitis[I]。China.JournalofEndosecpy.2005,11(4);350-352,355,Chinese.

[3]ENOCHSSONL,HELLBERGA,RLDBERG.C.ct.al.LaparoscopicVsopenappendectomyinoverwcight,patients[I].SurgEnddosc.2001.15;387-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