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真爱呵护学生的心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1-11
/ 2

用真爱呵护学生的心灵

杜娟

杜娟山东省牟平第一中学264100

有许多教师与家长可以说是全心全意地在“爱”着孩子,但孩子却要努力拒绝或摆脱这种“爱”,原因就在于教师与家长是将自己的意愿强加在孩子身上,或者强迫孩子接受自己的关怀。这种“关怀强迫症”让爱成了负担。

那么何为真爱?你懂得如何爱你的学生吗?学生理解、接受你的爱吗?读了孙云晓所著的《教育的秘诀是真爱》一书,肯定会对您有所启示。本书深入提出了真爱的核心概念。所谓真爱,就是把学生当作真正的人,尊重其人格,满足其需要,引导其发展,而不求私欲之利,是纯粹的、理智的爱。

教育是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如何使教育具有科学性、艺术性?这就需要教育者遵循基本的教育原则,更需要教育者的智慧。本质就是唤醒,是解放,是发现,是选择,具体表现为先进的教育观念与科学的教育方法。本书正是从教育的本质出发,提出了明确的101条基本教育建议,既有精彩的案例与科学的理念,又有切实可行的操作建议。所以,可以说这本书是教师教育的参谋、必读的好书。

一、认识自己是心理健康的基本前提

“有许多人不能了解自己,而一个不了解自己的人,是无法享受积极而快乐的人生的。”“自知才能自信,自信才能自强,自强才有健康的人生。而且一个不自知的人首先在心理上是不健康的。”孙云晓用这样一个例子证明了他的观点。北京市某重点高中三年级的一个学生,到了考大学的时候却死活不敢进考场。他说:“我的脑子全乱了,什么也想不起来了,进考场脑子非炸了不可。”父母一听简直快急疯了,赶紧去找老师。老师给父母出了一招。父母回家后就对儿子说:“这样吧,只要你进考场把题答完,考零分也算完成任务,怎么样?”儿子一愣,赶紧问父母:“你们说的都是真的?”“说话算话?父母说:“我们说的都是真的,我们一定说话算话!”于是,儿子如释重负,轻松进考场。成绩公布后,儿子以优异的成绩顺利地进了大学。可见自知对人的一生是非常重要的,从能力到爱好,到将来的工作、学习、生活,都少不了自知。

那么应该如何帮助学生认识自己、帮学生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作者提出了三条建议:

1.对孩子的赞扬要实事求是。

有些父母或老师常过分夸赞孩子,常对孩子说“最”、“第一”。由于孩子的年龄小,他们往往不能正确认识自己,如果父母们再不实事求是,那么对孩子的赞扬就可能变成“捧杀”。

2.及时发现孩子的特有素质。

成功固然要奋斗,但也离不开特有的素质。父母不要赶时髦,不要人家孩子怎样就希望自己孩子怎样。要看看孩子的兴趣是什么、特长是什么,在孩子最具有特质的那个方面培养孩子。

3.让孩子自己判断。

成年人往往不重视孩子的兴趣,爱用自己的选择代替孩子的判断,例如报名参加学校组织的兴趣小组,相当一部分孩子是遵照家长的意愿报。可是,无论成人认为自己的选择多么正确,那都只能是您的选择,而不是孩子自己的。而孩子的选择与判断,往往较少功利性,更接近自己真正的兴趣。

二、倡导学生互相欣赏

“作为一个教师,是引导学生互相欣赏,还是互相监视,这不是一个方法的选择,而是一个教育思想的选择。前者是为了培养人,培养真正的人,后者是训练奴隶和告密者。”的确,“同伴的评价,集体的评价,就是历史的评价。试想,这对一个人的意义该有多么不同寻常呢?同时,引导学生互相欣赏,就是引导大家发现美、学习美,去追求人生的真正意义。所以我们当教会每个学生发现别人的优点。”如在平日的值班中,我们发现有前后行进的两名同学,后面一位同学能主动拾起地上的废纸,而前一位同学却视而不见,可以请前位同学来发表观点说明后位同学的哪些地方你很欣赏、哪些地方值得你学习。评论的过程,也是自己学习进步的过程。此外我们还应注意引导学生少背后说人坏话,而要多找别人的长处,多欣赏别人的优点。

三、有时候宽容比惩罚更有力量

作为教师,我们每天和学生打交到,学生总会“制造”出惹人生气的事,该怎样处理呢?往常,当学生有过错时,要么责怪漫骂,要么讽刺挖苦,要么变相体罚,其实,“宽容,有时候比惩罚更有力量。对人宽容,是做人的一种美德。而对学生宽容,则不仅是美德,还是一种教育艺术”。

别把学生的特点当缺点,这可能是我们的教育中需要深切反省的。世上都没有两片完全同样的叶子,更何况是学生?而我们的教育往往太追求整齐划一,求同却不存异。许多学生有与别人不一样之处,往往被视为缺点,须知那可能正是特点所在。所以教育者要有眼力尊重学生的特点,看到差别,而不是将其磨光、磨平。童话大王郑渊洁说:合格教师和父母的标志,是发现孩子的优点,告诉他什么地方行;而不合格的教师和父母的标志,是发现孩子的缺点,告诉他什么地方不行。教育其实是一种发现,教育者需要有发现与赏识不同孩子不同特点、优点的智慧。

如何以宽容之心对待学生,获得更好的教育效果呢?孙云晓认为:首先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在此基础上给学生提出希望,告诉他今后努力的方向。而反复性是学生的特点之一,是其心智发展不成熟的必然反映,因此“宽容不是一次性的行为,不能因为学生又犯了错就不再宽容了”。

教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最需要的就是真诚地为学生付出爱心。一位教师之所以能获得学生的爱戴,主要还是因为他对学生的真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