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米夫定治疗64例乙肝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拉米夫定治疗64例乙肝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周玉环

周玉环(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市人民医院药剂科223800)

【中图分类号】R512.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46-0295-02

【摘要】目的探讨拉米夫定治疗乙肝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我院64例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该组或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拉米夫定治疗,疗程1年。比较该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该组患者在治疗后腹水、肝区疼痛、腹胀、乏力等症状较治疗前明显改善,肝功能指标亦明显好转,差异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拉米夫定治疗乙肝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可以延缓患者的病情发展,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拉米夫定乙肝肝硬化

在我国,肝硬化患者是同期肝病住院患者的1%左右[1]。在肝硬化患者中,以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后肝硬化最多见。但对于病毒复制活跃和炎症活动的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而言,常规的保肝抗炎及中药活血化瘀治疗均很难达到较好的疗效,因此,尝试应用控制肝炎病毒复制的药物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显得尤为重要。我院传染科应用拉米夫定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64例,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3月-2010年2月我院传染科门诊或住院的乙型肝炎失代偿期活动性肝硬化患者64例,所有患者诊断符合2000年西安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的肝炎、肝硬化诊断标准[2]。所有患者的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超过正常上限值;无HAV、HCV、HEV重叠感染;血清HBsAg持续阳性1年以上;有乙型肝炎病毒活动性复制的标志,HBV—DNA定量在1.0×105~1.0×108copies/ml之间;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黄疸、低蛋白血症、脾功能亢进、反复腹水或上消化道出血症状。排除标准:自身免疫性肝炎;酒精性肝炎;药物性肝炎;脂肪肝。所有患者无明显的心、脑、肾病史,无精神异常、糖尿病,非妊娠或哺乳期妇女。其中男56例,女8例,年龄20-72岁,平均年龄(41±8.5)岁。

1.2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在常规保肝、降酶、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应用拉米夫定100mg,口服,1日1次,总疗程1年。必要时应用利尿、静脉滴注白蛋白等支持治疗。

1.3观察指标

每4周检测血常规及肝功能,每3个月检测乙型病毒性肝炎血清血标志,严格记录患者的ALT、谷草转氨酶(AST)、血清白蛋白及血清总胆红素的含量,并且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

1.4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所有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用采用x-±s表示,计数资料比较用x2检验,组间比较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所有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见表1,治疗后患者在腹水、肝区疼痛、腹胀、乏力等症状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所有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

时间腹水肝区疼痛腹胀乏力

治疗前30(46.88%)22(34.38%)52(81.25%)58(90.63%)

治疗后14(21.87%)10(15.63%)21(32.81%)26(40.63%)

2.2所有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的变化见表2。经治疗后患者的肝功能指标亦明显好转,差异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所有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的变化见表

时间ALT(U/L)AST(U/L)血清白蛋白(g/L)总胆红素(umol/L)

治疗前148.3±23.8153.±28.631.2±8.598.4±18.6

治疗后39.6±14.437.2±17.639.2±5.522.4±9.7

3讨论

我国是乙型病毒性肝炎的高发区,根据近几年的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HbeAg检出率超过10%[3],占全世界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一半以上,严重危害我国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乙型肝炎失代偿期活动性肝硬化的组织损伤主要是由于机体的免疫应答所致,但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致病的根本原因。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目的在于清除或降低传染性、终止或缓解肝脏损害,预防或延迟发生肝硬化、肝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拉米夫定是目前公认的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有效抗病毒药物,它是新一代核苷类药物,口服后在人体干细胞内磷酸化,形成3TC5三磷酸盐,进一步形成三磷酸脱氧胞啶核苷,通过与乙型肝炎病毒-DNA所需的三磷酸脱氧核苷酸竞争HBV-p,达到强有力地抑制乙型肝炎病毒的复制,起到治疗效果[4]。拉米夫定既是乙型肝炎病毒聚合酶的抑制剂,亦是此聚合酶的底物,渗入到乙型肝炎病毒DNA链中阻断病毒DNA的合成。近年来,该药在临床上广泛的应用于抗乙型肝炎病毒[5-6]。国内外临床试验表明,口服拉米夫定100mg,1日1次,可以明显抑制乙型肝炎病毒DNA的水平,提高血清HbeAg血清学转换率。从本组资料可以看出,拉米夫定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1年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肝功能指标均明显好转,可以延缓患者的病情发展,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夏启荣,何峰.肝硬化的诊断与治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2.

[2]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学分会,肝病学分会.病毒性肝炎、肝硬化防治方案.中华传染病杂志,2001,19:56-62.

[3]夏国美,张振华,李旭.HBV基因变异对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的影响[J].实用肝脏病杂志,2009,12(4):305-307.

[4]何莉蓉.а-干扰素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90例疗效观察[J].寄生虫病与感染性疾病,2007,2(3):117-118.

[5]曾维群,郭树华,张大志,等.拉米夫定治疗活动性肝炎肝硬化的疗效观察[J].中华肝病杂志,2003,11(3):176-178.

[6]聂青和.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进展回顾(专家论坛).实用肝脏病杂志,2005,8(3):148-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