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水利工程典范—苏东坡对杭州西湖的治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02
/ 2

生态水利工程典范—苏东坡对杭州西湖的治理

张璐

河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天津 300250

摘要: 结合生态水利工程建设的大环境,本文梳理了宋代苏轼对西湖治理的始末,阐述作者了对该工程建设的思考,将其作为古代生态水利工程建设的典范供今人学习与借鉴。

关键词:西湖;生态;湖泊修复;宋代

引言

我国古代诞生了许多水利工程典范,如都江堰、郑国渠等为例,因其农业水利经济价值,为后人称颂。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强调绿色发展,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水利工程建设,更加强调生态价值。在此,将宋代苏东坡对杭州西湖的建设作为生态水利工程建设的宝贵案例进行梳理和分析。其“人水和谐共生”的治理思路值得今人借鉴。

一、北宋前杭州西湖的历史发展

西湖最初形成于晋太康年间,由于杭州近海,地表水以苦咸水居多,居民稀少。至唐代,刺史李泌时期,修建工程引西湖水,作为周边居民的生活用水,农业得以发展,人口逐渐增多。至白居易任杭州刺史,其大范围疏浚湖泊,加高堤防,提高了西湖的容水量,使西湖发挥了重要的灌溉作用。唐代的灌溉工程至北宋时期,逐渐荒废,在宋哲宗时期已损坏殆尽。

二、东坡治西湖

1、治理背景

宋哲宗元祐四年(公元1089年)七月,苏州出任浙西军区钤兼杭州太守,“至是,湖中葑田积二十五万余丈,而水无几矣。运河失湖水之利,则取给于江潮,潮浑浊多淤,河行阛阓中,三年一淘,为市井大患,而六井亦几废。”针对杭州的水系情况,苏轼上任后疏浚盐桥河与茅山运河,在钱塘江南部建水闸,新开挖运河一条,该工程十月开工,次年四月竣工,解决了水系连通与河道航运问题。同时在城内修缮了6座水库,采用胶泥制陶作为引水管道,输水蓄水,解决杭州百姓饮水问题。

2、当时西湖现状与治理必要性

早在公元1071年,苏轼出任杭州通判,西湖野草覆盖湖面约20%~30%面积。18年后,野草覆盖面积达到50%,且淤积严重,有继续恶化的趋势。其作为当时杭州居民的重要淡水来源,治理工程是必须的。

苏轼在元祐五年(公元1090年)四月上奏表章申明了理由,如不及时治理,二十多年后,湖面必将被野草封闭。具体如下:

(1)鱼类必将遭殃。该理由在当时是十分重要的,此时信佛的太后掌握朝政,必不肯屠杀鱼类。这与现代生态优先的思路相合,将工程的生态效益列到首位。

(2)工程实施有利于灌溉稻田、供水给已清淤完毕的运河。这体现了工程的民生效益。发展农业和交通、运输业,相对于当时由“王安石变法”引起的对农业的打击,周边居民可得到真正的实惠。

(3)可以提供好水以便酿酒。“吴酒一杯青竹叶”,江浙地区的美酒早在唐朝就已富盛名。宋朝对酒征高额税,此方案可提振经济,增加朝廷税收。

3、具体工程内容

苏东坡对治水具有丰富的经验,早在熙宁十年(公元1077年)五月,苏轼到任徐州太守,农历八月二十一,徐州爆发洪水。王安石之前曾设法疏浚过黄河水道,但空花五十万贯,未见成效。由于黄河决口,徐州城水深曾达两丈九尺,苏轼组织军民加强城基、加高城高,筑防汛堤防长3000m,加高3m,厚6m ,历时共计45天。

西湖治理水利措施主要为清理水草和湖底污泥。为解决污泥的处理问题,在湖中筑岛一座、长堤一条。当时湖滨已被庭院别墅包围,由南岸步行至北岸必须沿湖边走约二里路。一条长堤除改善交通外,还可以改善湖面景色,苏东坡作为我国南派画始祖之一,在造景方面,对大自然的气色与神韵把握的十分精到。新修筑的长堤上有六座拱桥、九个亭子。其中一个亭子在苏东坡在世时作为其生祠,且供有苏轼画像以便百姓的膜拜。这条堤当时长一又三分之二里,宽五十尺,沿堤载有垂柳,环以荷花,成为著名的西湖十景之“苏堤春晓”。另一景则是湖中筑的小岛,为“三潭印月”。

西湖治理中还有一个生物学范畴的问题,就是怎样遏制湖泊中的恶草滋生。苏辙在纪念其兄长的墓志铭中有记载:苏轼注意到,恶草都是由岸边向湖泊深水区蔓延,随着淤塞的加剧,深水变为浅水,有利于水草的生长。把沿岸部分开垦出来让农人种植菱角,农人则必须注意自己地段的除草工作。同时,他向中书省上书,要求将此项目对应的税收,应用于对湖泊的日常修缮保护工作。

4、工程量、投资与工期

由于工程任务并不复杂,主要工程量为清理遮蔽湖面的水草两万五千方丈,一方丈约等于11.1平方米,即共计27.75万平方米。苏轼上表称该工作人工约二十万天·人。按照当时一天人工五十五钱,米三升,全部计划需要三万四千贯。苏轼利用朝廷拨付的赈灾余款中筹得了一半的资金,请太后拨款一万七千贯。为更好的理解工程投资情况,在此将工程款换算为人民币。具体换算采用粮食价格换算和银价换算两种方式作为对比。

(1)粮价换算。据沈括的《梦溪笔谈》(卷三),在

宋代1石合92.5宋斤,1宋斤为今596.8克,1石大米为5.52公斤。根据《续资治通鉴长编》(卷435)元祐十年和《历代名臣奏议》(卷245)元祐五年杭州粮价,一石稻米合价900至1000文,计算后工程总投资约114万人民币。

(2)银价折算。宋代1两白银为1贯铜钱,宋代一两白银折合现今白银59.68g,结合2019年白银价格,一贯铜钱约人民197元,计算后工程总投资为670万元。

由于现代社会白银不具有流通性,银价偏高。同时,受现代农业技术的发展,粮食亩产水平大幅高于宋代,同等重量粮食购买力远低于宋代。因此两种换算方法分别为换算后工程款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实际换算结果,应介于两者之间。

工程从开工到完工共计4个月时间。以现代的工程建设标准看,该项工程无论投资或工期均耗费较小。

5对当代生态水利工程建设的指导意义

苏轼对于西湖的治理,是当今湖泊生态修复的典范。在治理前,其面临的许多问题与当今许多亟待修复的湖泊具有共同点。首先是水生态系统的破坏,大量水草的滋生造成了生态灾害,生物多样性的下降。其次是湖泊与江河水利联系的阻隔,湖泊成为封闭水体,水量置换缓慢,湖滨湿地萎缩。再次是湖滨淤积引起的萎缩与消亡态势。对湖滨的农田开发导致湖滨带功能显著下降,结构遭受破坏。

今人如果效仿其大范围挖湖,并将湖中作为弃土场,尚需很多的论证过程,若是西湖这种久负盛名的区域,更要背负众多舆论压力。苏轼的这种德政也曾遭到了当时政敌的攻击,理由为“虐使捍江厢卒,为长堤于湖中,以事游观”。当今有一种生态理念,认为应该尽量减少人工干预,使人远离自然而达到自然生态的目的,反感人工造景活动,尤其多见于生态修复工程。对此,我们应该正确理解“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主体原则。在以自然生态为目的的建设过程中,应注意到“人”的部分。正如苏轼对于西湖的治理,其落脚点是服务于人,便于周边居民的生产、生活。打造具有自然生态美的景色,将人工造景化为点缀自然而不是侵犯自然,这是值得我们在工程学与美学角度深入思考的。

参考文献:

[1]脱脱,《宋史》(元)

[2]苏辙,《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东坡乐府笺》(清,朱孝臧)

[3]陈邦瞻,《宋史纪事本末》(明),中华书局,1977.

[4]朱熹,《名臣言行录》(道光壬寅刻本)

[5]林语堂,《苏东坡传》,湖南文艺出版社,2018,1.

[6]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中华书局,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