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图文的相合与背离——《鸿门宴》插图、文本对比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06
/ 2

探究图文的相合与背离——《鸿门宴》插图、文本对比教学

徐欣

金华市汤溪高级中学

摘要:《鸿门宴》是传统经典名篇,统编教材也收入了这篇课文,并配有一幅刘凌沧的《鸿门宴》插图。笔者试图从这幅插图出发,让学生将插图和文本进行对比,发现两者描述的差异,引导学生理解图像和文本之间相合又背离的复杂关系,并探究图与文脱的原因,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关键词:鸿门宴;插图;文本


《鸿门宴》是中国两千多年来脍炙人口的名篇,它被收入不同版本的高中语文教科书中,一直作为中学生语文的必读篇目。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下册第一单元也收入了这篇文章。作为传统的经典名篇,前人已经从各个角度对《鸿门宴》进行了深入研究,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教学设计,其中有许多课例成为了经典。这些课例有的从人物形象分析角度,有的从人物刻画手法角度,有的从文言词句细读角度,也有的从项羽失败原因探究角度切入设计课堂教学,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启发和借鉴。但是,这也为教师寻找新的角度来进行传统篇目的教学提供了难度。

笔者对比了苏教版、人教版、统编版三个版本教材中的《鸿门宴》课文,发现苏教版《鸿门宴》课文中没有插图,人教版中有两幅插图,一幅是西汉墓室壁画,一幅是刘凌沧的《项庄舞剑》图,统编版中去掉了西汉墓室壁画,保留了刘凌沧的插图,并更名为《鸿门宴》。人教版中的西汉墓室壁画清晰度很低,很难看出人物的神态动作,对于教学的价值不大,估计出于这个原因统编版没有保留这幅插图。对比人教版和统编版中刘凌沧的插图,可以发现统编版的插图尺寸更大,清晰度更高,色彩更明丽,视觉效果更好。因此,统编版课文插图十分抓人眼球,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容易激发学生的读图兴趣。由此,笔者想到是否可以从插图的角度切入来组织课堂教学,让学生在插图和文本的对比阅读中,发现差异,从而加深对人物关系、关键情节、重要细节的理解和把握,并进一步引导学生理解图文差异,探究图与文脱的原因。

基于这一教学目标,笔者设计了“猜猜他是谁?”“找不同”“为画家辩护”“图文关系考”四个教学环节。在第一个“猜猜他是谁?”环节,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请同学欣赏刘凌沧先生的名作《鸿门宴》,结合文本猜猜这幅图中的人物分别是谁?这个问题比较浅易,设计这个问题的目的是激发学生文本阅读的兴趣,引导学生关注文本中的人物,从文本叙述中找出答案。通过文本和插图的比对,学生很快就能在图中指认出项羽、范增、项伯、项庄、刘邦、张良、樊哙、交戟之卫士这些人物。

在“找不同”环节,笔者设计的问题是《鸿门宴》图是否忠实于文本叙述,图文之间有没有不合之处?这个问题的设计是为了引导学生进一步关注文本中的关键情节、重要细节,发现细微的差异。通过阅读比较,学生认为,这幅插图总体上是忠实于文本的,但也有一些地方和文本叙述不一致。例如,从形象上看,项羽的年龄比刘邦小24岁,但是图中的项羽年纪看上去比刘邦大;从座次上看,范增应坐在面向南的桌案旁,而不是项羽边上;从置景上看,插图增加了一块文本中并没有提到的山石;从时序上看,范增举玦的行动应在项庄舞剑之前,樊哙闯帐时,张良应站在帐外而不是坐在刘邦身边;从细节上看,插图中多了一个文本中没有写到的躲在幕后张望的人。

插图最基本的要求是忠实于文本,可是为什么《鸿门宴》图文之间会存在那么多的差别呢?是不是画家画错了呢?这些差异是否有其合理性呢?基于这个问题,笔者设计了“为画家辩护”的环节,让学生从创作者的角度来思考插图的合理性。通过分组合作交流,学生做出了以下推测:关于人物形象,项羽的年纪看上去比刘邦大,可能是因为画家为了表现项羽勇猛过人的英雄形象,有意把他的个头画得比较大,身材比较粗壮,肤色比较深,还在他的脸颊上画上络腮胡,使他看上去显得霸气威武。而刘邦由于年轻时就不从事农业生产,领军打仗也不像项羽那样亲冒矢石,所以画家把他的肤色画得比项羽白,整体形象看上去较为文弱。这就使得从视觉上看,项羽看起来比刘邦更老气一些。

其次,关于座次,文本中写到“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根据文本,亚父应该坐在北面,并且有单独的桌案。为什么画家没有画他的桌案,并且把他安排到项羽边上呢?学生指出画家在范增桌案的位置上画了一块大石头,画了这块大石头,就没有位置画桌案了,我们可以理解为石头挡住了桌案。从画家的角度来说,他可能觉得没有必要画范增的桌案,石头在画面中的作用要大于桌案,所以他有意省去了桌案,换成了山石。那么,范增坐到项羽边上有没有可能性,符不符合事理呢?应该是有可能的,范增多次暗示项羽杀掉刘邦,可是项羽却依然没有反应,出于着急,他离开自己的坐席,坐到项羽边上近距离地再次暗示他,也是符合情理的。

第三,关于为什么要画一块大石头,学生指出山石是山水画中常见的景物,放在画面中可以起到美化画面的效果,如果没有这块山石,画面就会显得很单调,缺乏美感。从专业的绘画角度来说,山石是画面中的前景,有了这块山石,画面就有了景深,有了层次感。而且,此时画面中展现的是项庄舞剑、樊哙闯帐这一紧张危急的情节,山石在这里就起到了一个遮挡和屏障的作用,它和军门、把守卫士一起构成了一个阻碍,让观众直观地感受到想要了解和进入宴会的难度之大,突出了樊哙闯帐斗争的激烈,从而表现出鸿门宴戒备森严、暗藏杀机、刀光剑影的特点。

第四,关于时序,文本中写到“范增数目项王,举所配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于是范增出去召来项庄,让他舞剑趁机刺杀刘邦。就文本来看,举玦似乎是在舞剑之前,但是是否可以这样理解呢,在项庄舞剑之时,由于项伯阻挠,项庄无法顺利地刺杀刘邦,范增看形势不对,就着急地坐到项羽边上,再次举玦示意项羽下定决心除掉刘邦。这样的理解似乎也是合乎情理的。

另一个关于时序的问题是,张良和樊哙谈完话后,是谁先进入军营的?文本上是这样写的“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从这个“即”字上看,似乎是樊哙先行动的。可是文本终究没有明确点明到底是谁先进入军营的,因此,画家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来安排。而且,文本中有这样一句话,“樊哙从良坐”,由此可知,樊哙进入军营和项羽谈话之时,张良是坐在刘邦身边的,樊哙谈完话后,就顺势坐在了张良身边。所以,樊哙闯帐之时,画家让张良回到刘邦身边侍坐也是合理的。从构图上看,此时将张良安排回刘邦身边侍坐,可以使画面中的人物、情节更加集中紧凑,可以使所有人物的焦点都集中在中心事件项庄、项伯的一攻一守上。

第五,关于细节,《鸿门宴》文本中没有提到有一个人躲在幕后偷看,这个人显然是画家自己的安排,画家画了文本中没有的人物,是否可以说他不忠实于文本呢?这个人物是画面中的次要人物,他的作用和山石树木一样,构成了画面的背景。从事理上说,军中宴饮,幕后有人,这本就常见。从画面主题的表现上说,幕后这个鬼鬼祟祟偷看的人,增加了画面的戏剧性,也增强了鸿门宴的紧张感。

通过“为画家辩护”这一环节,学生发现插图中和文本不相符的描绘,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可以解释得通的,图像和文字虽然并不完全契合,但图文之间的出入却有其内在的合理性。

在这一认识的基础上,笔者设计了“图文关系考”这一环节,让学生进一步研究图像与文字之间的关系,并探究这种关系形成的原因。学生很容易就发现,图像和文字之间并不是完全一一对应的关系,它们之间既有共生互补的一面,又有抵牾背离的一面。这是因为插图虽然是根据文本创作的,但它们终究是不同的艺术。从文字到图像有一个转化的过程,画家是文本的阅读者,阅读的过程即是一个再创作的过程,不同的人对于相同文本的理解是不一致的,所以呈现在画面中的内容也会有差别。画家完全可以根据自己对文本的深层解读,创造性地画图,力求图像的神韵。

其次,从绘画艺术的角度来说,插图并不是文本的简单注解,它忠实于文本但并不完全依赖于文本。插图本身也“具有很强的独立自主性和以审美为旨意的特征”[1]。为了插图本身的美观,画家可以在图中设置文本中没有提到的山石、树木,为了画面人物、情节的集中紧凑,画家可以略去空桌案的绘画。

最后,从媒介符号的角度来说,图像和文字本就属于不同的符号系统,它们的性质是不同的。莱辛认为诗(叙事)是时间的艺术,而画是空间的艺术。诗(叙事)的媒介是在时间上相承续的语言[2],而画的媒介是在空间上相并立的图案。因此,画只能表现情节中的一个点,表现一个瞬间的画面,而无法表现不同时间的情节。为了展现文本中的重要情节,画家将范增举玦、项庄舞剑、张良侍坐、樊哙闯帐这些很有可能不在同一时间段发生的行为并置在一个画面中,以达到突出鸿门宴斗争紧张、激烈的效果。

将《鸿门宴》中的插图和文本进行对比教学的方式,改变了传统的以文解文的教学方式,有效地激发了学生文本阅读的兴趣,促使学生思考不同的艺术媒介对同一经典主题表现的差异,并探究了差异形成的原因,从而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李彦锋.中国美术史中的语图关系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2】朱光潜.诗论[M].北京:开明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