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策略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30
/ 2


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策略探析

李齐

漯河市宇华实验学校 河南 漯河 462000


摘要:高中阶段,历史课程更加突显了其对学生历史意识、文化素质以及人文素养的培养作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已成为高中历史新课改的重要任务。因此,要重视历史课程的教学,将人文素养的培养寓于历史教学过程中,为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奠定基础。本文结合多年历史教学实践,并对历史对高中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作用进行了探究,以期不断地加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学习,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从而使历史的人文素养培养作用最大化。

关键词:高中历史;人文素养;培养策略

引言

高中历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而人文素养作为综合素养的关键部分,其宗旨是“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着重体现了现代教育中人的重要性,这也是对人的价值的肯定和关怀。人文素养区别于一般的历史知识所包含的内容,其主要形式是存在于人对于事物的认知和感受层面的,只有具备较强的人文素养的学生,才能够从一些普通的历史知识中提炼出具有深层涵义和深刻内涵的内容,进而理解其中的伟大之处。因此,高中历史教学中对于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的地位应该等同于历史知识的教学,并且教师应该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促使学生能够全面提升历史课程的学习质量和效率。

1.高中历史课程对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作用

    1. 丰富的历史资料为人文素养提供了素材

历史课程内容复杂,且涵盖面广泛,从政治到经济、从军事到外交、从文学到艺术、从哲学到科技,几乎无所不含,这些材料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而在这些科学文化知识中也蕴藏着大量的人文素养教育素材。比如,对一些朝代的更换、社会的变迁的原因进行分析探究,使学生不仅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给后人带来了警示的同时,也从中受到教益。再比如,对于历史中发生的一些典型事件进行讨论、分析,找出其中的得失、利害关系,分析主要人物在其中的表现,对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1.2历史课程为学校人文素养教育提供了历史载体

在人类发展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参考性和借鉴性,有人将历史称为“永恒的道德遗产”是很有道理的。在学校教育中,每一门课程都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载体,而由于历史课程的独特性,更能直观地将优良的文化知识、价值观念和人生态度等传递给学生,并内化于学生的素养之中,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打下基础。可以看出,历史课程作为学生人文素养提升工程的载体效果非常明显。因此,学校方面要充分利用好历史课程这个人文素养教育载体,为学生构建有效的人文素养培养环境,注意将理论教学与具体实践相结合,避免人文素养教育成为空洞的说教,使其教育功能最大化。

2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策略探析

2.1教材内容进行延展,让学生具有创新意识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教师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传统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为了追赶教学进度,在一堂课上都会划出重点让学生死记历史知识。这种教学方式不是引导学生去理解和探索知识,而是去应对考试。这种教学方式不但不能让学生学习到课本之外的知识,而且还大大降低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效率。教师只有立足教材延伸课外知识,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使学生具有创新意识。例如,在学习“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时,教师可以带着问题让学生了解孙中山先生在何种背景下提出的三民主义,在实现三民主义时孙中山先生做过什么努力,从而达到延展课本知识的目的。教师还可以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寻找答案,三民主义是如何在大革命中推动辛亥革命与新三民主义的,在其中起到的作用是什么?学生可以采用到图书馆翻阅书籍、上网搜索、互相交流等方法来寻找答案。这个过程能够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还可以让学生深刻体会到革命时期的困难处境,从而慢慢地形成人文精神,达到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目标。

2.2将爱国主义精神与情感融入历史课程中

人文素养最重要的是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高中历史教学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将创造精神、奋斗精神、团结精神、爱国主义精神深深植根于学生心中。除此之外,教师在课堂上要投入自身的感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历史课堂枯燥无味,学生就不能领悟历史知识中所蕴含的思想和情感。因而,教师应该在历史课堂上把爱国主义精神、自身情感与教学相结合,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例如,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讲解“近代中国对民主理论的探索”的同时,要加入自己的情感,将知识传授予每一位学生,让学生感悟到当时环境下国人坚韧不拔、不畏险阻和勇往直前的精神。虽然这次运动没有获得预期想象中的结果,但是从客观的角度上看来,这次运动推动了中国改革开放的进步。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而且还能大大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2.3通过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评价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员,每一位学生都应该关心国家的发展和牢记过去的历史。在高中历史课程中,学习评价历史人物和事件是每位学生的必备技能。教师应当引导学生从当时特定的环境入手,全方位、客观地评价历史事件和人物。对于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教师不可以片面和带有个人感情色彩地去进行评价。学生在评价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时候应当辩证地分析和判断,先从推动历史发展的价值、作用、影响和变化等方面进行评价,然后再领悟其中蕴藏的精神:这些历史事件给予了人们哪些方面的启示。例如,教师在课堂结尾之余,带领学生温习“辛亥革命”时,可以让学生了解到虽然辛亥革命胜利了,但成功的果实被袁世凯“偷”走了。教师可以对学生设置,让学生自主分成若干个小组进行讨论。学生可从图书馆翻阅资料、上网查找、同学相互交流等方面寻找答案。当学生评价完之后,教师可以对其进行补充和纠正,让学生熟练运用辩证法来看待历史事件和问题,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和质量,形成人文素养。

2.4加强情境体验,提升人文素养

人文教学的具体体验质量的提升才是人文教学整体质量提升的关键所在,只有教学体验上有了更多关于人文素养方面的内容,才能够引起学生对于这方面内容的感知和认识,才能够真正地让人文教育走进学生的历史课堂中。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更多地创设课堂中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体会到人文教育的实际体验。例如:在进行战国百家争鸣方面的内容的讲授时,教师在课堂中就可以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这几个小组分别代表百家争鸣中的诸子百家,来进行学术上和精神上的辩论,这样的模式不仅能够将学生成功带入到情境中,并且对于学生从人文方面理解百家争鸣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结束语

总的来说,高中历史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变得越来越重。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还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高中历史教师要创新教学方式,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和学习状况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提高全体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历史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尹小平.对初中历史课堂如何体现学科核心素养的几点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9(52):194—195.

[2]高超.高中历史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变式”教学探讨[J].华夏教师,2019(25):70.

[3]李小锋.高中生历史学科素养培养策略研究述评[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5(22):6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