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水泥路面加铺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10
/ 3

旧水泥路面加铺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

申建业 袁浩

河南长通公路工程勘察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河南 南阳 473000

摘要:本文依托某工程,分析了旧水泥路面病害成因,基于对路面状况调查,发现原水泥路面质量状况良好,因此直接进行了沥青混凝土加铺层结构设计,施工后各结构层压实度检测结果表明,均满足规范技术要求,且沥青各面层碾压均匀,总体压实质量优良。

关键词:旧水泥路面;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

我国早期修建的公路为提高承重能力,大量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类型,由于车辆荷载及早期修建的公路开始接近使用年限等问题,修建的水泥混凝土路面开始出现损坏,影响了水泥混凝土路面使用寿命和服务能力。因此,对旧水泥路面采用沥青混凝土加铺,以提高公路的服务水平。

1 工程概况

某公路工程为水泥混凝土路面,全线长7.877km,其中路面宽30m,行车道宽22m,设计时速为60km/h,原有路面结构为30cm水泥混凝土面板+30cm水泥稳定石粉基层+土基,路基沉降基本稳定。该公路自建成通车10年来,随着重型车辆增多、交通荷载增大,原水泥混凝土路面逐渐出现了局部破碎、板底脱空、裂缝、唧泥翻浆等多种病害,且经过多次维修也不能完全解决,为此,亟需对该水泥混凝土路面进行升级改造。经过研究决定,在旧水泥路面上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以提高原公路使用寿命。

2 工程实践

2.1 旧水泥路面病害成因分析

(1)断裂

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出现贯穿性裂缝即为断裂破坏,属于结构性损伤,本质是水泥混凝土板受到的应力或应变超出了承受极限,而大多数普通水泥路面混凝土抗弯拉强度较低,边缘部分不设置钢筋时,极易在车辆荷载或其他外界因素作用下,在受拉部位或剪切部位发生断裂破坏。

(2)裂缝

横向裂缝是水泥路面产生的垂直于行车方向的裂缝,主要是干缩和温缩所致。由于水泥浆体占水泥混凝土质量的20%左右,硬化后散粒状砂石颗粒会胶结成整体,形成混凝土,其间水泥浆体中的层间水、物理吸附水以及毛细水等会在水泥混凝土的硬化过程中失去,同时水泥混凝土中的浆体开始出现收缩,即干缩现象。而干缩过程中受到水泥混凝土板间限制和外部荷载约束,出现收缩不适应情况,进而导致路面板破碎,最终发展成裂缝。

由于在建设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半填半挖问题,导致在路基交界处会出现力学差异,后期也会随着车辆荷载作用产生沉降差,进而引起路面产生沿行车方向的纵向裂缝。为避免出现上述现象,施工过程中应采用合理的结构形式,依据规范要求分层填筑、分层碾压,适当条件下还可以对水泥混凝土板做一些特殊处理措施。

(3)破损

水泥路面板被分裂成三块以上的现象称为水泥混凝土的破损病害,其中温度和行车荷载是病害形成的主要原因,在雨水、荷载等各种环境因素作用下会对水泥路面基层顶面产生冲刷效应,促使细颗粒等被通过接缝带到路面上,从而产生唧泥现象,长期如此会造成板底脱空,甚至发生断角、下沉现象。水泥路面在使用过程中受到交通荷载的持续作用,应力应变长期处于随时变化状态,致使道路抗变形能力下降。与此同时,在车辆反复碾压下,还容易发生疲劳破坏而形成疲劳裂缝,由最初的微小裂纹发展成为相互连通的明显裂缝。

2.2 旧水泥路面状况调查

根据规范技术要求对该段水泥路面各种病害进行调查,评价其轻重程度,结果如表1所示。

1 旧水泥路面状况调查

病害种类

病害程度

数量/个

比例(%)

纵向裂缝

22

7.1

4

1.4

1

0.3

横向裂缝

19

6.1

5

1.8

4

1.25

接缝破碎

47

14.9

5

1.83

1

0.3

断裂板

3

0.93

通过上述分析发现,该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以纵向裂缝和接缝处破碎病害为主,路面状况指数PCI为87.13,断板率DBL为3.55%,依据规范评定标准,本工程水泥路面PCI指数为优,DBL也为良好水平,表明路面质量状况良好,可直接在上面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

3 沥青混凝土加铺层设计

3.1 加铺层方案设计

加铺层沥青混凝土设计方案如下:下面层普通ATB-25、中面层SBS改性沥青混凝土AC-20C、上面层SBS改性沥青混凝土AC-13C,为达到各沥青面层的性能要求,应对各加铺层沥青混凝土原材料和目标配合比进行相应设计。

3.2 原材料

(1)沥青。本项目使用A-70#道路石油沥青和SBS改性沥青,根据规范技术要求对各项技术性能进行检验。

(2)集料。粗集料选择石灰岩和辉绿岩两种,细集料选择石灰岩,根据规范要求对粗细集料各项技术性能进行检验。

(3)填料。填料选择石灰岩磨成的矿粉。

3.3 矿料配合比组成设计

通过各档矿料级配筛分结果,对上面层SBS改性沥青混凝土AC-13C、中面层SBS改性沥青混凝土AC-20C及下面层普通ATB-25进行了矿料组成设计,设计结果见表2。

2 各结构层沥青路面矿料组成设计

筛孔尺寸/mm

合成级配(%)

AC-13C

AC-20C

ATB-25

31.5


-

100

26.5


100

96.9

19

-

94.4

69.8

16

100

87.6

61.4

13.2

95.6

75.5

51.1

9.5

72

60.1

43.3

4.75

38.6

35.3

32.2

2.36

28.2

24.8

24.5

1.18

21.6

18.9

18.7

0.6

14.9

13.2

12.8

0.3

10.1

9.5

8.8

0.15

7.9

7.2

6.4

0.075

5.2

5

4.2

4 沥青混凝土加铺层施工技术

4.1 施工准备

施工前首先需要对旧水泥路面裂缝、断板等病害加以处理,可使用乳化沥青或改性乳化沥青进行灌缝处置,防止后期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后影响使用性能。待裂缝等病害处理完毕后,防止雨水侵入而破坏原水泥路面,应尽快进行透层施工。透层施工需要分两次洒布乳化沥青,每次洒布量约为1.0kg/m2,乳化沥青破乳后使用压路机进行二次压实。

4.2 沥青加铺

沥青面层施工过程中,沥青混凝土的拌和、运输、摊铺及碾压是保证沥青面层施工质量的关键。本工程试验路段各加铺层沥青混凝土都是在拌和楼生产的,拌和楼的配合比与各面层沥青混凝土生产配合比应保持一致,拌和时间和温度根据沥青混凝土类型不同而变化,基质加热温度在155~165℃,SBS改性沥青加热温度在165~175℃,矿料加热温度不低于175℃,SBS改性沥青混凝土出厂温度不低于170℃,ATB-25的出厂温度不低于145℃。为保证沥青面层施工的连续性,沥青路面施工机械的配备必须协调,同时,各种设备应先进行调试,调试正常后方可投入施工。

沥青混合料运到现场以后,应立即进行摊铺和碾压,各面层沥青混合料的摊铺和碾压应满足规范技术要求。下面层普通ATB-25的松铺系数为1.25,中面层SBS改性沥青混凝土AC-20C和上面层SBS改性沥青混凝土AC-13C的松铺系数为1.20,同时,为确保摊铺均匀性,各面层沥青混凝土摊铺速度均控制1.5~2.5m/min左右。沥青混合料摊铺后,先采用双钢轮振动压路机进行初压,然后采用关掉振动功能的振动压路机或胶轮压路机进行复压和终压。

4.3 施工质量检测

为评价各面层施工质量,采用无核密度仪对每个断面内6个位置的压实度进行检测,每个断面长10m,根据现场钻芯实测密度对PQI测试结果进行标定,并按马歇尔密度计算得到各面层压实度,结果如表3所示。

3 沥青混凝土加铺层各层压实度检测结果

材料

检测数量/个

平均值(%)

标准差(%)

变异系数

ATB-25

600

99.6

2.2

0.022

AC-20C

600

99.8

0.8

0.008

AC-13C

600

99.5

0.4

0.004

由表3可知,沥青混凝土各加铺层压实度均大于98%,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17)要求,同时,压实度变异系数均小于0.05,表明沥青各面层碾压均匀,总体压实质量优良。

5 结语

本文结合工程案例,基于旧水泥路面病害成因及路面状况调查分析,对沥青混凝土加铺层进行设计,同时详述了加铺层施工步骤,并对施工后的各层压实度进行检测,结果均符合规范技术要求,表明沥青各面层碾压均匀,总体压实质量优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