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位存在问题及其优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2
/ 2

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位存在问题及其优化

沙万勤

510422199108042634

摘要:传统的环境监测技术已经无法适应快速的社会发展变化,因此必须积极应用先进的技术形式,加强环境保护工程空气监测质量。对于监测质量的提升,建议从加强采样时间及频次的管控工作、对采样器进行科学管理、做好采样运输控制、积极提升空气监测采样技术团队的综合能力几个方面入手,将空气环境监测质量全面提升。

关键词: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位问题

引言

环境空气监测的最终目标应当是客观判断环境空气质量,结合监测结果数据为环境管理提供科学决策方案。近些年以来,很多地区的人居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但是还是有部分地区的环境空气质量还需得到提高,这就充分体现了环境空气监测和治理的必要性。环境监测部门要想做好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我们环境监测人员就必须将全程质量控制的实践工作思路贯穿融入于环境空气监测工作,切实促进监测数据的准确性、有效性的提高。

1环境保护工程中空气监测工作的重要性

环境问题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特别是环境保护工程项目受到了广泛的重视。我国一直坚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社会大众对于环境的保护意识也非常强烈,环境保护工作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相关政府部门也投入了巨大的人力资源、财力资源、物力资源,尽最大能力实现环境保护。虽然当前付出了较大努力改善环境,但是环境问题依然非常严峻,特别是空气环境污染,形势越来越紧张,空气环境污染的范围持续扩大,特别是人口集中的大中型城市。为了能够应对逐渐恶化的空气质量,将空气质量有效改善,就需要做好环境保护工程空气监测,通过开展空气监测能够实现空气质量及时预警,针对可能出现的空气质量问题作出及时应对。空气质量直接影响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特别是当前越来越多的城市出现“雾霾”,这表明有效解决空气质量问题刻不容缓,必须加快进度解决当前的空气污染,还社会蓝天白云。

2空气监测现场质量控制问题分析

2.1现场质量控制体系不完善

环境保护工程空气监测中除了对常规污染物监测与数据分析外,目前的重点已经转移到了对大气质量变化规律与发展趋势的研究方面,预期通过空气监测对大气污染情况进行预测预报。从实践经验看,目前使用的预测预警平台中进入运行阶段后的信息标准化管理程度较低,而且信息安全管理与信息运维管理均没有获得较好落实。同时,在空气监测现场质量控制制度方面,存在制度规范条例不全面的情况。例如,只从质量控制角度设置相关条例,而没有将质量控制管理制度与空气监测各环节结合起来,往往会导致质量控制制度规范条例适用性不高的现象。

2.2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位存在问题

随着全省各城市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心城区范围逐渐扩大,建成区内人口和面积大幅增加,导致国控城市点位设置存在一些不合理问题,点位现存问题主要以下几类:①现有国控城市点位数量已不满足《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位布设技术规范(试行)》(HJ664-2013)中最低点位要求;②原有点位过于密集;③清洁对照点不参评;④新建城区无监测点位覆盖;⑤城市发展导致部分点位周边建筑环境变化、周边局地污染源影响问题凸显,现有点位已无法客观、准确反映城市区域内环境空气质量,开展点位优化确有必要。

2.3质量控制设备欠缺

在监测过程中,很多环境监测单位由于自身资金投入量不足,无法落实先进空气环境监测设备的引进。然而,由于我国疆域辽阔,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有着较大差异,很多地区存在着监测设备落后的现象,尤其在一些偏远地区或者经济不发达地区,更无法满足空气环境监测设备的更新。总的来说,在空气环境监测工作中,应用到的环境监测设备存在一定的地区差异,在监测力度方面也有着一定的不平衡,这一现象将会影响到环境监测管理水平,也不利于空气环境监测管理。

3点位优化原则

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的点位优化设置一般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是监测点位要具有代表性。所设置的监测点位应能反映出监测区域大气环境特点、空气污染水平及其变化规律等。自动监测点位要客观反映一定空间范围内的环境空气质量水平和变化规律,客观评价城市、区域环境空气状况,污染源对环境空气质量影响,满足为公众提供环境空气状况健康指引的需求。二是所选取的监测点位要具有可比性。所选取的监测点位的条件应尽量保持一致,以保证各个点位之间所获得的监测信息具有较强的可比性。三是要具有整体性。监测点位应考虑城市自然地理、气象等综合环境因素,以及工业布局、人口分布等社会经济特点,能够反映城市主要功能区和主要大气污染源的空气质量现状及变化趋势。为了使监测区域的空气污染水平及其变化规律得以较为客观的反映出来,应在符合实际情况和监测需要的条件下尽量使监测点位分布均匀一些,同时,监测点位的选取还应充分考虑城市的主要功能区域和空气污染源的分布。四是要具有前瞻性。应结合城市建设规划考虑监测点的布设,使确定的监测点能兼顾未来城市空间格局变化趋势。五是要具有稳定性。监测点周围环境状况相对稳定,50米范围内无明显固定污染源。当地政府能够出具用地规划证明,监测点位一经确定,原则上5年内不再进行调整。六是点位要具备依托性。为保证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点供电供网稳定、安全有效运行,监测点位选址可依托于学校、医院、政府机构等,保证供电供网稳定、运维出入便利、环境安全等基础条件,避免建设在宿舍、食堂、实验室的楼顶,防止出现运维出入时间受限、油烟、废气影响等问题。七是要兼顾考核需要。监测点位规划布局时应充分考虑区(市、县)点位的设置情况,弥补部分区(市、县)考核监测数据缺失的状况。八是避免生态化。监测点位不能设置在公园内、高山上(旁边)等绿化植被茂盛的地方,且保证点位周围环境状况相对稳定,无地质灾害风险。

4细化指标,规范现场技术操作流程

首先,应在空气监测现场技术操作方面,以现用流程为主对各项技术指标进行细化处理。例如,在仪器方面,可以根据在线采样器、粒子切割器、大屏幕液晶显示器、粉尘浓度超标报警器、通信接口、打印机、电源、标准配置、选配装置与软件等,对各项技术指标进行细化,确保技术操作时指标的全面性。同时,应对采样设备与监测设备各项状态开展有效记录并对异常状态进行标记,然后采用信息档案管理方式做好存档。另外,在巡检、维护、养护方面,应开展常态化的复查与检验及调试。例如,在大气及颗粒物监测过程中,对于重金属的监测十分重要,不仅牵涉对于大气切割器的滤膜配置问题,而且在不同的布设站(点)采样时,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对其中的滤膜进行调整。

结束语

总之,通过以上初步分析可以看出,增强空气监测现场质量控制,有利于提升监测效果,控制环境保护工程质量,为空气污染治理提供有效依据。由于实践中仍面临质量控制不健全、技术操作不规范、监测人员综合素质不全的问题,因此,建议在新时期尽可能遵循前期部署原则与制度机制一体化应用原则,结合细化指标与培育人才的综合措施有效提高操作流程的标准化程度,建设综合素质相对全面的空气监测队伍。

参考文献

[1]安可珍,王斌之.潍坊市环境空气质量现状及变化特征研究[J].环境保护科学,2019,45(04)

[2]卢卓恒.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点位优化[J].环境与发展,2019,31(04):162-163

[3]郭佩,赵秋利.兴平市城市空气质量监测点位增设技术研究[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9(02):

[4]梁国龙.浅谈新时代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站点的设点选址[J].广东化工,2018,45(10):160

[5]沙元帅,佟薇.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及控制初探[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8,36(04):12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