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4
/ 2

中职“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王磊

玉环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浙江 玉环 317600

摘要:中职机械类专业中“机械基础”课程具有承上启下作用,与实际生产联系密切。“机械基础”课程要求学生掌握扎实理论知识,同时具备工程实践能力。随着我国科技高速发展,改革“机械基础”课程使其符合社会发展需求,仍为每个中职教师必须研究、探索课题。

关键词:中职 机械基础 教学改革

一、机械基础教学现状

(一)教学理念、教学方式老旧

“机械基础”具有抽象性、理论性特性,且中职学校应用教材具有文字多、理论性强等特征,加上中职学生之前未接触过机械零件,若教学期间教师未应用图片引导,可降低学生对“机械基础”兴趣。部分中职教师思想观念老旧,仅重视教学任务,采取“填鸭式”教学方案,忽视学生知识掌握情况,无法针对性指导学生学习问题,导致学生学习效率降低。此外,信息化教学背景下,中职“机械基础”课程也需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引入现代化教学理念、革新老旧教学方式。但部分教师未充分认识信息化教学理念,误以为运用PPT展示教学内容就是信息化教学,甚至无法有效利用信息技术查询教学资源,仅在网上寻找简单资料,未充分运用信息化资源。

(二)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问题

我国大部分中职院校教学形式均为教师灌输式讲、学生被动接收式听,加上课堂上缺乏师生互动,整体教学效果不佳。传统教学期间,理论知识占比较高,导致学生实操演示不足。久而久之,学生无法全面理解理论知识,仅通过死记硬背方式记忆理论知识,因此无法灵活用于实践中,且不利于解决实际机械生产问题。

(三)配套资源少

中职学生刚从初中毕业即进入中职院校接受培训,学习基础差,而“机械基础”课程涉及范围广,包括机械零件、机械原理及液压等,对于空间想象力、认知能力低的中职学生而言难以充分消化、理解,导致教师讲的吃力、学生听得也吃力。因此若中职教师仅以“机械基础”为基础教学,未引入配套资源辅助教学,待学生好奇感、新鲜感消失后,就会出现厌学情绪。

二、机械基础课程改革原则

(一)科学性原则

中职“机械基础”改革时,坚持“科学性”原则包含以下含义:①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选择教材内容,既要关注学生差异性,又要重视整体学习情况;②科学安排课程,保障课程内容先易后难,采取案例引入-讲解知识点-任务训练方式统筹,进而提升学习效率。

(二)实用性原则

中职院校课程改革中,实用性原则极为重要,是保障职业教育质量的重点。教师想让学生了解机械知识,需在教学实践中强化实用性原则,以保障机械课程改革效果。

(三)发展性原则

发展性是中职教育核心,既要关注学生发展,又要重视教师素质提升。

(四)顺应时代变化原则

不论教学理念、教学形式、教学内容均虚顺应时代发展变化。

三、机械基础课程改革对策

(一)开发校本教材

校本教材是指结合国家教学目的及各地教育需求,由学校、教师结合职业教育目标、学生发展需要等整合职业课程资源,进而创造出符合现代学生发展需求的教材,以打破机械课程界限,进而结合专项能力需求整合机械课程内容,同时重视学生思维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二)导入新课

导入新课是“机械基础”教学重要环节,若教师能够运用趣味性、直观性教学方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即可顺利切入学习主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使学生主动获取相关知识。此外,导入新课期间,教师可通过列举贴近生活实例方式,拓宽学生知识面,进而引导学生学习。

(三)驱动教学

采取编写教材设置任务,使学生分组,并使学生由被动听课转为主动参与,同时将教师讲授任务过渡至启发引导任务,进而形成“以问题为导向”教学模式。经学生自主探索、解决问题掌握、应用知识,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归纳总结、合作学习能力。

(四)多媒体教学

采取多媒体技术将“机械基础”知识以声、文、图方式呈现,可使教学内容更为形象、具体,使教学氛围更为轻松,进而创建理想机械教学环境,使学生多渠道、多元化接收相关信息。实际开展教学实践时,可利用观看虚拟零部件结构、演示电子教具等方式分析机械原理,辅助学生了解零件、机构内部结构、工作原理与实际应用。此外,教师还需为学生提供资助学习机会,使学生能够看到自己想看的东西,进而轻松解决机械教学问题。

(五)工厂教学

通过校企合作、工厂教学方式,使学生亲眼观察机械生产、亲手操作机械设备,身临其境的学习,进而统一学生感性认知与理性认知。通过工厂教学能够充分发挥学生探索能力,培养学生互助精神,教师发现问题后需细心记录,不要着急改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问题并解决问题。最后,完成工厂教学后,需开展小组总结,由教师集中讲解问题,加强重点、难点讲解,可提升“机械基础”教学质量。经实践证实,工厂教学与课堂教学交替开展,可提升教学效果。实际组织教学实践期间,需充分运用工厂车间与实验室,做好操作训练,并加强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联系。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职“机械基础”教学改革需遵循科学性、实用性、发展性、时代性原则,并从提升中职教学水平、扩充教材资源、联系理论实践等方面开展教学改革,进而加强技能训练,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实际教学改革期间,中职学校还需利用电子信息技术扩充教学资源,同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提升改革效果。

参考文献:

[1] 倪姗姗. 信息化平台下的中职机械基础教学改革研究[J]. 现代农机,2021(5):74-75. DOI:10.3969/j.issn.1674-5604.2021.05.041.

[2] 董菲. 中职学业水平考试背景下的机械基础有效课堂教学改革研究[J]. 现代职业教育,2021(48):212-213.

[3] 蒋东霖,聂鑫科. 中职学校机械制造工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40(2):148-151. DOI:10.3969/j.issn.1008-178X.2021.02.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