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梗死患者抢救中急诊护理路径模式的应用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10
/ 2

急性脑梗死患者抢救中急诊护理路径模式的应用效果

陈璐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200032

【摘要】目的:探究急诊护理路径模式对急救脑梗死患者的抢救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20年2月~2022年2月收治的60例脑梗死患者。以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均分为路径组及参照组,各30例。参照组行常规干预法,路径组加用急诊护理路径模式法。比较两组的急救时间、护理满意程度。结果:路径组的急救时间优于参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成立(P<0.05);路径组护理满意程度高于参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成立(P<0.05)。结论:急诊护理路径模式可以改善对急救脑梗死患者的急救时间,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

【关键词】 急诊护理路径模式;脑梗死;急救时间

脑梗死是临床多见重症,患者因脑部血液供应不足导致患者脑组织缺氧甚至死亡[1]。脑梗死早期无明显临床症状,发病后多合并意识障碍、四肢瘫痪、昏迷等。脑梗死患者易合并多种并发症,包括偏瘫、语言障碍、吞咽障碍等,各类并发症均需要较长的一段时间进行恢复,且恢复效果难以达到健康水平。有研究显示[2],尽早对脑梗死患者进行救治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救治率,降低并发症率。因此,提高急诊救治效率是改善脑梗死急救效果的关键。常规急诊护理路径模式存在一定不足,具有提高空间。本文特研究优化急诊护理路径模式对提高脑梗死患者急救效果的作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自2020年2月~2022年2月收治的60例脑梗死患者。纳入标准:(1)符合急救脑梗死的相关诊疗标准;(2)生命体征平稳;(3)发病内4.5h到院就诊;(4)患者或家属了解研究内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智力障碍、精神异常;(2)出血性脑卒中;(3)合并器官功能不全。以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均分为路径组及参照组,各30例。路径组男女比例14:16;年龄42~74岁,平均(57.85±8.63)岁。参照组男女比例13:17;年龄44~76岁,平均(58.64±9.17)岁。对比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数据对比差异成立(P<0.05),可将两组进行对比。

1.2方法

参照组给予常规急诊护理路径模式,路径组给予优化急诊护理路径模式:(1)成立卒中小组:组内成员包括急诊科、神内、影像科、检验科的医护人员。对组内成员进行系统培训,强化其对于脑梗死的认知,深度了解脑梗死的相关救治方法。(2)制定时间表,要求10min内急诊科护士需要完成建立静脉通道、完成血糖等检验项目;15min内卒中小组需要对患者进行评估。25min内完成CT检查,30min内检验科需要出具患者的相应检验报告,45min内影像科需要出具患者的CT报告。确认患者为脑梗死后建立电子档案,并立即与介入中心进行沟通。在10min内将患者送至介入中心,送达后要求15min内开始进行溶栓,1h内使患者解除血栓状态,完成血管通畅。(3)溶栓过程中护理:实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记录时间10min/次。注意观察患者的体征表现,是否存在头痛、瞳孔放大、意识变弱等情况。(4)溶栓后护理:护理人员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对其情绪进行安抚,告知患者的具体病情及治疗情况。向其介绍脑梗死的相关疾病知识,让患者及家属积极配合临床工作。

1.3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对比患者的急救时间及护理满意程度。急救时间包括分诊时间以及溶栓开始时间。护理满意程度分为分诊流程、治疗性护理及服务态度3个维度,每个维度满分20分,分数与护理满意程度呈正相关。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6.0软件对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行2检验,计量资料以平均值±标准差(±s)表示,行t检验,P<0.05时,组间对比差异成立。

2结果

2.1两组急救时间对比

路径组分诊时间(1.58±0.47)min、溶栓开始时间(45.74±2.85)min,参照组分诊时间(2.41±0.52)、溶栓开始时间(52.78±2.94)min,数据对比差异成立(t=6.486、9.417,P<0.05)。

2.2两组护理满意程度对比

路径组护理满意程度高于参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成立(P<0.05),见表1。

两组护理满意程度对比表(±s,分)

组别

例数

分诊流程

治疗性护理

服务态度

路径组

30

9.31±0.24

9.42±0.28

9.38±0.32

参照组

30

8.44±0.32

8.51±0.25

8.47±0.29

t

-

11.913

13.278

11.542

P

-

0.000

0.000

0.000

3讨论

脑梗死作为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患者因抢救不及时造成瘫痪、死亡等情况不在少数[3]。患者因救治效果欠佳,预后不良等因素导致的医疗纠纷较多,对于营造良好的医疗环境存在不良影响。因此,如何提高救治效果,改善满意程度是当前的重要研究方向[4]。本次研究中通过成立卒中小组来强化救治脑梗死患者的专业能力,并且对脑梗死患者制定时间表,将急救操作时间进行精确,对缩短患者的分诊等待时间具有积极作用。同时,明确患者为脑梗死后积极与介入中心进行沟通,让介入中心的工作人员能够及时进行溶栓的前期准备,便于快速溶栓,缩短溶栓时间

[5]。在溶栓治疗中时刻注意患者的体征、意识变化,避免发生不良事件。溶栓结束后与患者及家属进行积极沟通,能减少其负性情绪,提高其对医护人员的满意程度。

综上所述,急诊护理路径模式可以改善对急救脑梗死患者的急救时间,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

参考文献

[1] 周忠艳. 溶栓流程优化护理模式对急诊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救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 当代护士(下旬刊),2021,28(3):102-104.

[2] 盖琦. 优化急诊护理路径模式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救效果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中国医药指南,2020,18(3):281-282.

[3] 曹玮. 急诊护理路径模式优化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救效果与提高护理满意度的效果分析[J]. 健康之友,2020(16):255.

[4] 马晓燕,张蕊. 优化急诊护理路径模式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救效果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 养生保健指南,2020(37):105.

[5] 杨帅. 急诊护理路径在抢救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J]. 继续医学教育,2021,35(2):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