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儿童斑秃临床观察及对血清T淋巴细胞影响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15
/ 2

中药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儿童斑秃临床观察及对血清T淋巴细胞影响研究

文文兵许恩超、杨弋仙

江西省儿童医院江西南昌330006

[摘要]目的 探讨中药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儿童斑秃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T淋巴细胞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6月-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60例斑秃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观察组加用中药治疗,持续用药12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皮损评分、皮肤病生活质量量表(DLQI)评分、T淋巴细胞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斑秃严重程度(SALT)评分、DLQ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CD3+、CD4+、CD4+/CD8+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可提高儿童斑秃治疗效果,纠正机体免疫功能异常,降低SALT评分,减轻疾病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安全可靠。

[关键词] 儿童斑秃;中药;复方甘草酸苷片;T淋巴细胞;不良反应

儿童斑秃较为常见,临床表现为头皮上出现大小不一、数目不等的圆形或卵圆形脱发区,虽无炎症、瘢痕及鳞屑,但严重影响整体美观,不利于患儿身心健康成长[1-2]。目前,药物是临床治疗斑秃的重要手段,复方甘草酸苷片较为常用,具有抗过敏、抗炎、免疫调节等多种作用,加快斑秃部位毛发再生,并阻止其他部位毛发脱落[3-4]。中医认为小儿群体先天禀赋不足,肝肾亏损为其主要病因,故临床治疗需注重健脾补肾[5]。本研究旨在分析中药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儿童斑秃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6月-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60例斑秃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对照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4-12岁,平均年龄(7.81±1.15)岁;体重16-45kg,平均体重(22.58±2.37)kg;病程1-8个月,平均病程(5.13±1.12)个月。观察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4-11岁,平均年龄(7.76±1.12)岁;体重15-43kg,平均体重(22.52±2.33)kg;病程1-8个月,平均病程(5.18±1.17)个月。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临床皮肤病学》[6]中斑秃诊断标准;中医符合《中西医结合皮肤病》[7]中肝肾不足型油风诊断:主症为头发呈大片均匀脱落,甚至发为全秃,次症为平素毛发稀疏、细软或焦黄干枯;年龄4-12岁;患儿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伴有先天性脱发等;肝肾功能不全;免疫系统缺陷;对本研究用药过敏。

1.3 方法 对照组口服复方甘草酸苷片(乐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73723)治疗,2片/次,2次/d。观察组加用中药自拟补肾生发汤治疗:制何首乌10g,当归10g,女贞子10g,生地黄10g,山药10g,麦冬10g,怀牛膝10g,赤芍10g,生甘草6g,牡丹皮6g,上述均为颗粒剂,饭后半小时加开水冲服,2次/d。两组均持续用药12周。

1.4 观察指标 (1)临床疗效:显效:斑秃区毛发全部生长或终毛覆盖率≥60%,其密度、色泽均正常,拔发试验(-);有效:斑秃区域终毛覆盖率≥30%,有毳毛、白毛长出,且治疗后毛发停止脱落;无效:未达上述标准。(2)皮损评分: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采用斑秃严重程度评分(SALT)评价两组皮损状况,将患儿头皮分为4个区域,其中左颞区18分,右颞区18分,前顶区40分,枕区24分,每块区域再各种划分为4个区域,每个区域相加总分则为该患儿SALT评分,得分越低越好。(3)皮肤病生活质量量表(DLQI)评分: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采用DLQI评分评价两组生活质量,总分30分,得分越低越好。(4)T淋巴细胞: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采集两组3mL空腹血,离心处理后,以流式细胞仪检测CD3+、CD4+、CD8+及CD4+/CD8+变化。(5)不良反应:恶心、口干等。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n(%)

组别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观察组(n=30)

17(56.67)

11(36.67)

2(6.67)

28(93.33)

对照组(n=30)

12(40.00)

10(33.33)

8(26.67)

22(73.33)

χ2




4.320

P




0.038

2.2 皮损评分及DLQI评分

观察组治疗后SALT评分、DLQ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皮损评分及DLQI评分对比(±s,分)

组别

SALT评分

DLQI评分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观察组(n=30)

42.56±4.37

17.63±2.24

15.28±2.13

5.24±1.12

对照组(n=30)

42.48±4.32

22.35±3.19

15.35±2.18

7.28±1.23

t

0.071

6.632

0.126

6.717

P

0.943

0.000

0.900

0.000

2.3 T淋巴细胞 观察组治疗后CD3+、CD4+、CD4+/CD8+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T淋巴细胞对比(±s

组别

CD3+(%)

CD4+(%)

CD8+(%)

CD4+/CD8+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观察组(n=30)

56.85±5.69

70.35±6.12

31.52±3.59

44.41±4.82

36.24±4.12

26.14±3.05

0.87±0.13

1.69±0.26

对照组(n=30)

56.91±5.74

63.58±6.05

31.41±3.62

40.36±4.65

36.15±4.05

29.63±3.14

0.84±0.11

1.36±0.23

t

0.041

4.309

0.118

3.312

0.085

4.367

0.965

5.207

P

0.968

0.000

0.906

0.002

0.932

0.000

0.339

0.000

2.4 不良反应 对照组出现1例恶心,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1/30);观察组出现1例恶心,1例口干,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2/30)。两组不良反应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P=1.000)。

3 讨论

斑秃发病机制复杂,临床认为是由自身免疫、遗传、内分泌失调、神经精神因素等综合作用所致。复方甘草酸苷片为治疗斑秃常用药物,不仅具有类似糖皮质激素样作用,产生良好抗炎作用,还可促使NK细胞及T细胞活化,加速INF-γ生成,纠正Th1/Th2平衡。

中医将斑秃归属于“油风”等范畴,认为肝藏血,肾藏精,肝肾不足,则致气血运行不畅,停而为瘀,致新血无法灌注发根,造成毛枯发折,故诱发大面积头发脱落。CD3+、CD4+、CD8+、CD4+/CD8+可反映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当CD3+、CD4+、CD4+/CD8+异常降低,CD8+异常升高,则提示免疫功能异常。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SALT评分、DLQI评分低于对照组,CD3+、CD4+、CD4+/CD8+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两组不良反应相比无差异。补肾生发汤为我院自拟方剂,方内制何首乌能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当归能补血活血、调经止痛;女贞子能补肾滋阴、养肝明目;生地黄能清热凉血、养阴生津;山药能益气养阴、补肾固精、补益脾肺;麦冬能养阴生津、润肺清心;怀牛膝能活血祛瘀、补肝肾;赤芍能活血祛瘀、清热凉血;生甘草能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牡丹皮能活血化瘀、清热凉血。诸药合用,共奏补肝、益肾、活血之效果,以增强生发乌发作用,加快斑秃部位毛发再生。

综上所述,中药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可提高斑秃患儿临床疗效,减轻机体免疫功能异常,降低SALT评分和DLQI评分,且安全性高。

参考文献

[1] 陈黎,周峻,吕萍.糠酸莫米松乳膏封包联合2%米诺地尔溶液治疗儿童斑秃疗效观察[J].临床皮肤科杂志,2019,48(1):47-50.

[2] 宋闯,杨潇,李敏,等.308nm准分子光联合1%吡美莫司乳膏外用治疗儿童斑秃的临床疗效观察[J].临床皮肤科杂志,2018,47(12):813-816.

[3] 许洁,周翘楚,佟冬青,等.308 nm准分子光治疗儿童斑秃疗效观察及对血清中炎性因子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9,41(10):777-779.

[4] 樊娟丽,王新,杨改娥,等.异维A酸软胶囊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皮肤扁平苔藓的疗效观察[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0,20(13):2186-2187.

[5] 王建锋,刘庆婷,吴玲,等.补肝益肾活血法治疗中重度斑秃临床观察[J].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37(2):22-25.

[6] 赵辨.临床皮肤病学.[M].第2版.南京: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1324-1331.

[7] 陈德字.中西医结合皮肤病学[M].2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329—330.

文文兵,男,1982.11,江西省南昌市人,江西省儿童医院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中医皮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