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个性化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5
/ 2

“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个性化教学

闫建平,谢军艳

陕西省宝鸡市眉县第三小学    722300   陕西省宝鸡市眉县金渠镇中心小学  722306

摘要:“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个性化教学的开展,需要明确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从学生的需求出发;需重视营造轻松民主的课堂氛围,奠定个性化教学基础;为学生定制个性化的教学方案,引导学生个性化学习;把握学生的个性化特点,遵循个性化教学原则;尊重学生学习方法的选择,为个性化教学明确方向。基于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必须对上述内容进行细致分析,综合考虑,在“双减”政策指导下,将小学数学个性化教学顺利开展,从而助力学生对数学学科产生浓厚的探究兴趣和学习热情。

关键词:“双减”政策小学数学个性化教学

引言

数学是小学阶段的主要课程,对于教师教学技术有很高的要求。处于当前的“双减”环境中,小学数学教师要更好地展开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在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的情况下提高学习质量。发挥“双减”政策的指导作用,要使得教育发挥有效性,就要明确教育目标,保证所制定的教学方案具有科学合理性,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对其未来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一、“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教学的作用

在“双减”的大环境下,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这种能力将伴随学生一生,终身受用。教师应引导学生直面抽象问题,使枯燥、抽象的问题变得简单明了,并能将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变成数学问题。如何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课题。应立足于现实,为学生减轻学习压力、提高作业效率、科学安排时间。教师在上课之前要充分地准备,认真地考虑怎样才能很好地引入课堂,并考虑到怎样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逐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要精心准备问题,指导学生思考,鼓励学生每天花10分钟预习,这样在上课就能更好地了解。在数学课上,引导学生在头脑中构建生活情景,有助于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

二、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分析

教师在制作课件方面的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可以通过制作各种形式的课件来引起学生的兴趣。有些教师对高质量的课堂不够了解,很多环节仅仅是形式上的,没有真正的进行,之后的教学效果也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还需要教师来改进。教师要深入研究小学数学课本,确定自己的教学目标、教学方向,把每个环节的难点和要点牢牢记住。个别教师在修订教学计划时,字迹潦草,态度不严肃,只是敷衍,这样的教学态度并不好。教师要主动地反省自身的不足,主动改进。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相互不了解,往往会产生误解,导致课堂上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教师只能通过增加学生的作业来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但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但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反而会让学生产生抵触、叛逆的心理。教师要与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既要重视知识的学习,又要重视对学生的身心的全面发展。

三、“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教学策略分析

(一)营造轻松民主课堂氛围,奠定个性化教学基础

数学虽然是一门抽象性、逻辑性都较强的学科,但其同样具有独特的学科魅力。在“双减”政策下,在倡导减轻学生学习压力的教学思想引领下,教师需要重视营造轻松、民主的课堂氛围,为个性化教学奠定良好基础。每一名学生都有其独特个性,数学知识同样有其独特个性,要将二者进行碰撞,将会获得更加显著的教学效果。当学生身心放松时,其思维将处于放松状态,可以随时被激发,若教师主动在课堂教学活动开展时,营造轻松的教学氛围,那么学生将更容易与教师产生互动共鸣,会听懂教师所讲的每一道习题,明确每一个数学概念,最终将数学基础知识学习并理解掌握,发展数学思维,提升对数学学科的学习兴趣,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也将大大提高。

(二)联系生活实际,增强数学意识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将学生所熟悉的日常生活内容引入其中,能够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积极主动地观察并详细分析,逐渐形成数学思维,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小学数学的概念以及定理都存在抽象性,如果按照传统教学方式,教师传授常规的数学理论,对公式进行推理和证明的时候操作非常复杂,学生通常不会主动学习,甚至感觉难度大而产生消极情绪。将学生所熟悉的日常生活案例引入其中,以生活内容引导学生学习,将学生的探索欲激发出来,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运用所掌握的数学知识探索实际问题,同时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还能够获得新的数学知识并深入理解,由此使得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主观能动性被调动起来。数学教学需要引入案例,才能让小学生感同身受。教师选择案例的时候,要与教学知识知识存在相关性,不能生搬硬套,而是学生应用知识能够切实地解决实际问题。将来学生进入到社会中必然会遇到各种实际问题,此时采用数学分析方法可以让学生感同身受,认识到数学知识的使用价值,从而积极努力学习,对知识更加深入理解。比如,生活中会见到各种图像呈现出规则形状,比如直角三角形的地砖,要很快计算出斜边的长度,知道两条直角边的长度就可以计算出来,此时就要采用勾股定理。教师所引入的案例要与社会工作内容建立关联性,这对学生将来运用数学思维开展工作具有促进作用。

(三)巧妙设置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课堂上,借助问题的辅助,不但能使学生的注意力更集中,而且能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进展,同时也能使课堂的整体教学进程得到有效的提高。因此,必须明确问题对于课堂教学的重要作用,首先要确定问题的指向,保证问题的存在,使问题得以完成,达到教学目的。比如,在“圆”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堂一开始就给每位学生准备几张卡片。接着和学生进行谈话。教师:同学们,我想大家都知道汽车和自行车的轮胎。所以,你们有没有想过,轮胎的外形为什么是圆形的呢?能不能用其他的图形来代替呢?当问题被提出来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卡纸上进行验证,而不需要马上让学生回答。在此期间,学生将其切割成各种形状。切好后,把这些形状的轮胎装到模型车上。通过实际操作,学生认识到,只有圆形是最好的。此时,教师就可以开始下一阶段的教学了。

(四)把握学生的个性化特点,遵循个性化教学原则

不同学生有不同的思维发展规律,一个班级中有多少名学生,就有多少个发展规律,若按照不同的思维发展规律,制定教学计划,这是不现实的,同时也是不可取的。但数学教师可以把握学生的个性化特点,遵循个性化教学原则,以一个恰当的教学切入点,逐步引导学生思考问题,逐步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使其思维一直处于活跃状态,进而跟上教师的教学节奏,逐步理解并掌握本堂课所讲授知识点。为此,教师需做好灵活应变准备,考虑到教学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变故,进而及时将教学节奏进行调整,将教学目标进行修改,依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制定更适合的学习任务。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思想,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为其制定科学的个性化教学方案,指导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深挖学生学习潜力,助力学生发现数学魅力,对数学学科产生浓厚探究兴趣,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发展,最终以个性化的学习方法,提高自身数学学科成绩。

参考文献

[1]郑雪影.小学数学个性化教学的策略[J].基础教育研究,2021(24):41-42.

[2]范小红.基于信息技术的小学数学个性化教学探索[J].数学大世界(中旬),2021(5):17.

[3]李金霞.关于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教学实践的理论研究[J].新课程,2022(12):16-17.

[4]马新科.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教学优化策略[J].试题与研究,2022(01):147-149.

[5]马新科.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教学优化策略[J].试题与研究,2022(01):147-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