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技术的汽车车身修复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7
/ 2

基于信息技术的汽车车身修复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

王松波

慈溪市锦堂高级职业中学    

摘要:计算机的普及应用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同时,也改变教育教学;现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在给我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增大了汽车车身修复课堂的可利用空间,加大了汽车车身修复课堂的信息容量,优化了汽车车身修复课堂教学结构,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思辨能力、创新能力,提高了教学效率。信息技术应用于汽车车身修复课堂教学,成为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信息技术  汽车车身修复  课堂教学  策略

一、息技术的特点:

1.丰富的表现力

多媒体技术使得知识内容可以通过文本、图形、图像、动画、声音、影像等各种单一形式或者是几种形式的组合来表现,从而使得知识内容丰富多彩。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能够刺激多种感觉器官,有利于学生的记忆,增强学生进行联想的线索。

2.有效的资源共享与信息交流

因特网可以实现优秀教学资源的全球共享和及时更新,电子邮件、聊天室、BBS、视频点播、视频会议等可以实现教师、学生彼此之间的交流沟通。信息技术进入教学将会空前扩展教师和学生的信息源,他们可以访问各种电子化的课程资源库,获得直接相关的素材和资料;通过网络检索图书馆中的专业网站,获得该学科的最新信息。

二、汽车车身修复课堂教学的现状

  1. 学生学习力欠缺

一是学习动力不足。主要体现在学习需求不强烈、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兴趣不浓厚,从而导致支配和维持学习活动的内在驱动力不够,学习不积极;二是学习毅力不强。大部分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不够,通过对自身行为的监控及调节,来达到既定目标的毅力不足,学习行为难以持久。

  1. 教学过程枯燥无趣

在汽车车身修复课堂上,老师通常会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将重心放在实际的教学内容,很少和学生进行互动,不注意学生对教学感兴趣,不注重学生有没有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学生不能认真的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很多学生认为课堂氛围较为枯燥和无趣。

三、信息技术在汽车车身修复课堂教学中的策略

1.深刻认识课程目标,充分考虑学科性质

汽车车身修复课在实现目标的同时,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并着力在以下几个方面形成目标上的独特追求:技术的理解、使用、改进及决策能力;创造性想象、批判性思维及问题解决的能力;技术文化的理解、评价及选择能力。

2.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科学设计教学方案。
  对很多学生来说,汽车车身修复教材内容十分丰富且信息量极大、涉及面极广。中职生自身的生活经历、生活阅历以及感知发展水平均不够高,老师们不可能把全部知识一股脑儿全部呈现给学生。因此老师们在应用信息技术进行设计和制作多媒体课件时,一定要抓住汽车车身修复教学的重点、难点,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直观性、交互性把和课程内容相关的文本、动画、图像、图形、音乐、视频等教学元素有机整合起来,有针对地进行汽车车身修复的教育教学工作。
3.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创设贴合生活的教学情境。
  中职生的知识范围有限,学习能力相对较弱,因此创设贴合生活的教学情境对其更好的理解所学内容,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有一定的帮助。教育家布鲁纳曾说,“对学生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抓住这一点,通过一些直观形象的教学工具和多媒体的运用展开教学。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计算机等新型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教学资源。在汽车车身修复教学中,老师们应该将多媒体技术引入,使其作为教学手段之一,通过播放音频、幻灯片等方式,可以让老师更加直接的展开教学内容,使学生将注意力更加集中。

四、信息技术在汽车车身修复课堂教学中的效果

1.转变教育观念,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
   在教育改革的浪潮中,十分注重学生自主参与和合作学习。信息技术是以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作为学习的工具,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学生利用网络技术收集、处理、交流进行探讨学习,从而获取知识,这种学习模式突出了以学生为主体,强调了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真正突破了“以教师为中心、靠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教师只为学生创设一个教学情景,引导学生动手操作,然后根据问题搜集相关信息,并在网上交流、学习,从而探讨出答案。在此过程中,教师首先要自己通过网络来获取教学的信息,以便对学生在搜集信息过程中提出的问题进行有效的指导,这样就要求教师首先要自己熟练掌握网络技术。这种教学模式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采用这种教学模式会极大的优化教学环境。教学中教师由教学活动的主体,转变成为整个教学过程中的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学生逐渐成为学习过程的积极参与者、活动探讨者和执行者。

2.激发学习兴趣,创新教育氛围
   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之源,“乐学”是学生学习兴趣的充分体现,是掌握知识的最初开始,“乐学”是在育人的理念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的地位从被动走上主动,使学生的学习不再是等和靠,而是变学为思,变学为悟,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把大量的生动的丰富多彩的文字、图表、图形、图象、动画、声音、电影、录像等以电子化和形声化的特点,图文并茂、形象、直观的呈现在学生面前,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视、听并举,加深、加快感知和理解,加大课堂的知识容量,提高教学效率,对于启迪思维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等有深远的意义。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这样学生的学习会觉得很轻松、愉快,掌握知识会很快,记忆效率也会很高。因此信息技术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创新教育的氛围。


3.突出教学重难点,降低教学难度
   恰当地运用信息技术形象具体、动静结合、声色兼备的特点,可以把汽车车身修复知识由静态的知识动态化,由抽象的知识具体化,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同作用,学习教师难以讲明、学生难以听懂的内容,从而有效地实现精讲,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降低教学难度。

【参考文献】
[1] 刘合安现代教育技术条件下的课堂教学改革研究[D] 湖南师范大学  2015.05

[2]祝智庭,钟志贤 现代化教育技术-促进多元智能发展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