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护理在感染科护理工作中的效果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4
/ 2

人性化护理在感染科护理工作中的效果研究

范晓倩

兰溪市人民医院

【摘要】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应用于感染科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80例患者,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接受医院制定的人性化护理方案,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患者焦虑状态和抑郁状态的改善程度、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等。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焦虑状态和抑郁状态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致力于改善患者对治疗及护理的心理应激反应,纠正对疾病知识及治疗的认知,提高护理满意度和依从性,使患者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感染性疾病;人性化护理;护理满意度

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来,实现平等、自由、博爱一直是仁人志士的理想。而且只有合理的社会制度下这种理想才有可能变成现实。医患关系在较长时期里,在较宽的范围内,存在着不和谐的状态。经济利益,使医患之间产生摩擦、冲突;身份的差异,也使两者之间有着种种隔阂、距离。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文明程度的提高,特别是社会正确舆论导向,使医患双方逐步趋于和谐。在社会主义社会里,为人民服务成为人们行为的最高准则。在医疗界,具体实践这准则的措施,便是把一切工作转变到为病人服务上面。在绝大多数医院,实行人性化护理,在行医理念、制度管理、医疗设施、技术保障等各个方面都有了新的建树。感染科疾病,病种多,病程长,病情轻重不一,且住院时间较长,因此对护理工作的要求较高。人性化护理是一种“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新型护理模式,贯穿于患者的整个护理过程,近年来开始逐步应用于临床[1]。本研究探讨人性化护理干预应用于感染科患者的临床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医院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80例患者,随机数表法分成两组,各40例。观察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31~60岁,平均(39.8±12.5)岁,病程为1~7a,平均(4.4±9.2)a;对照组男27例,女13例,年龄30~62岁,平均(40.6±11.5)岁,病程1~8a,平均(4.9±9.3)a。两组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在护理过程中遵循“以疾病为中心”原则,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给予其对症治疗与护理,缓解相关症状。包括药物护理、运动、饮食等日常生活护理。观察组接受人性化护理,首先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患者对护理的需求,然后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保证系统化、整体化的人性化护理服务。人性化护理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健康教育:根据感染病种类采取针对性的健康宣传教育,并向患者及其家属提供针对性的疾病信息。②住院环境:舒适的环境能给患者带来身心愉悦的感觉,对患者的身体恢复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③心理护理:由于感染病患者对于自身疾病的认识不足,以及人们对感染病的误解,导致感染病患者极易产生抑郁、恐惧、焦虑等心理。护理人员应和患者进行积极主动的沟通,并采取支持、鼓励、疏导等多种心理疗法,以减轻患者的负面情绪,使患者建立积极健康的心态。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护理质量评分情况,分为健康教育、住院环境和心理护理,每项指标满分100分,得分越高,表明质量越高。采用焦虑、抑郁评分量表评价两组护理干预后的焦虑、抑郁情况,得分越低,表明状态越好。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评价护理满意度。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进行数据处理,定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定性资料用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理质量评分

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比较(±s,分)

组别

n

健康教育

住院环境

心理护理

观察组

40

91.6±3.2

93.3±3.5

92.2±3.0

对照组

40

79.9±3.5

86.6±2.6

80.2±2.5

P

<0.05

<0.05

<0.05

2.2抑郁、焦虑评分

治疗后,观察组抑郁状态和焦虑状态评分分别为(51.9±5.5)分、(49.6±6.4)分,对照组分别为(58.2±6.1)分、(57.2±7.9)分。观察组焦虑状态和抑郁状态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0%,高于对照组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感染科收治的患者病情复杂,病程长,且具有一定的反复性,加之社会等其他因素的影响,感染科收治的患者心理状态差,对治疗护理抵触,不配合等,容易发生纠纷事件。常规的护理模式单一,主要针对病情的治疗围绕开展护理,护理人员主动服务的意识差;加之护理人员护理工作需要进行各种消毒隔离处理,使患者心理上有抵触等,造成护理工作满意度评价低,容易发生纠纷事件。人性化护理模式的开展,是以人为本,人文关怀的重点体现,在提供基础护理上,护理人员更以患者为中心开展工作,针对患者心理状态,通过多次的交谈,基本资料等信息进行评估,制定有效的心理疏导方式;同时开展健康教育,针对患者不同时期,不同疾病,治疗方式等与患者及家属开展,使其有正确的认知,对临床治疗护理工作的开展更能相互理解,积极配合。在新医学模式的影响下,护理工作也见证以病人为中心,视人为生物、心理、社会多因素的开放性有机整体,以满足病人的身心需要,以健康为目标的整体护理工作模式。该模式明确提出在治疗过程中尊重病人的权利和感情、人格和隐私,满足病人的个性化需求,关心和爱护病人,实现对人的整体关怀。推行人性化护理,恰恰是实现这目标的最好手段和方式,也是医学模式转变后引发护理模式改革的必然结果。

感染科的患者大多数存在严重的抑郁和焦虑症状,部分患者对医生和护士存在严重的不信任行为,在日常治疗和护理中患者的主动性和配合度较差[2]。此外,大部分患者对疾病缺乏足够的认识,对疾病不够重视,不注意个人卫生,患者及其家属将患者的东西随意放在病房内,导致病房环境差[3]。人性化护理是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了“以人为本”的个性化护理内容。在护理过程中,不仅照顾到患者的身体情况,同时关心患者的心理健康,时刻让患者感到被关怀、被尊重,使患者在住院过程中获得满足感与安全感,增加护患之间的信任,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的治疗配合度以及用药依从性[4],从而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提升整体护理质量。本研究结果显示,人性化护理应用于感染科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好,这与蔡燕等[5]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人性化护理干预应用于感染科患者,能改善其不良心理状态,提高护理满意度和护理质量,促进患者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何丽华,郑燕国.手术室相关院内感染多因素分析及人性化护理策略[J].现代实用医学.2022,26(8):1050-1051.

[2]李艳丽.人性化护理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中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中医药咨讯.2022,4(2):370.

[3]廖丽萍.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围手术期感染预防中的应用[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21,2(8):118-119.

[4]李敏娥,钟辉华.人性化护理在老年手术患者肺部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探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21,22(29):3293-3294.

[5]蔡燕.人性化护理在感染科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21,22(7):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