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课程思政价值本源与教学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18
/ 2

“建筑设计”课程思政价值本源与教学实践

钟丹

湖南城市学院   413000

摘要:建筑设计课程改革的目的是:通过对传统教学方式的整合与突破,挖掘思政教育的价值来源,把握道德与专业的关系,构建创新合作式教学结构,从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及感性思维能力,以便于增强其对社会的责任感与历史的使命感。在此情况下,新型专业教育模式,将更好地为社会提供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因此,本文就“建筑设计”课程思政价值本源与教学实践进行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思政课程;价值本源;建筑设计;

前言

目前,高校是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其必须确立“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相对于以往单一式进行职业技能的训练,更应重视对学生隐性教育的发展与培养。在深化建筑设计专业教学改革的背景下,高校应将“思政课程”与“立德育人”相结合,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一、课程思政教育融入建筑设计课程的重要意义

在高校教育的形成过程中,教师应通过承载显性教育的专业课程,实现隐性思政教育的渗透与融合,完成学生立德与育人的发展与培养。在研究课程改革的路径时,教师需要明确学生的发展目标,而是学生职业发展的未来方向。在知识学习、技能培训和价值观形成的教育道路上,应提高学生专业能力和专业素质的发展和培养。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加强对学生建筑设计专业实践的教育和指导,使学生在认知和理解过程中进行生活化实践,从而开展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培养。在怎样培养学生的教育实施中,高校应强化党政教育政策的政治导向,利用主要课程教学渠道,加强思政教育的实践与实施,实现学生发展与社会进步的统一与协调。让学生在政治认同过程中实现自身的社会责任,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贡献。将思政课程融入建筑设计课程中,为德育、人才培养提供了明确的发展方向,并通过实施课程改革进一步提高了课程教育质量[1]

二、“课程思政”的现状分析

(一)专业课程中思政教育融入方式过于生硬

在目前的课程教学中,对专业和思想政治课程进行整合和改革,还处在一个初步的探讨和研究阶段。在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中,建筑设计专业课与思政课是相对独立的,二者在教学中的渗透与融合显得有些僵硬。在专业课之前,开展的思政课前五分钟的活动,尽管也有一些设计的环节,但是大部分都是走个过场,除了与专业课的衔接比较僵硬之外,与专业课的教学没有任何联系。

(二)专业教学过程中对思政教育元素的引入欠重视

专业教师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教学时间、教学内容和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当发现可以通过思政元素扩展的知识节点时,多以点到为止甚至是直接忽略的方式处理。对于隐性因素的挖掘和扩展,其深度不足,且不会引起注意。因此,为了改变这一改善现状,优化建筑设计与思政课程的关系,加强思政元素在专业课中的介入尤为重要。

三、建筑设计思政实践的基本形式

(一)关注协作教育机制

在将“思政课程”纳入建筑设计专业课教学时,要正确理解“思政教育”的含义,明确其发展方向。从教育发展的一般规律出发,教师能够掌握两者之间的联系,感受两者之间的互相渗透、互相影响。在专业课教学中加强对高校学生的思政工作。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要突破传统的封闭式教学,发挥两者之间的互动式育人作用,达到“三位一体”的目的。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认清二者在教学内容上的共同点和互补点,建立健全协同教学机制。

(二)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结合

在学生的思政素养方面,要强化显性和隐性教育资源的有机结合,强化学生在专业教学过程中的整体意识。以往,教师都是在学校的思政教育课上,用“灌输式”的方法来向学生确认其基本价值与政治涵义,从而难以让学生深入了解其具体内容。在建筑设计专业课程中,教师只重视专业能力的培养,却忽略了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在进行思政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强化对隐性教育资源的整合,把政治认同、文化自信和个性塑造等因素融合到学生所学的建筑设计专业课程中,利用专业教育的文化延伸来达到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的目的。在此基础上,教师不能一味地进行无意义的政治教育,而要充分利用专业课程的优势,挖掘出学生思政教育的隐性元素。在建筑设计专业课教学中,要把“外显”和“内隐”有机地融合起来,从而使教师教学的效果得以提升[2]

四、课程与政治意识形态背景下建筑设计课程改革路径研究

(一)加强思政队伍建设培养教师专业能力

思政课程的落实效果依赖于教师的职业素质,而作为思政教育的组织与执行者,教师的职业素质对思政教育的落实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高校必须建立一支专业能力扎实,思想意志坚定,同时具备扎实的专业素质的思政师资队伍。要使新课改顺利进行,就必须强化对教师思政教育的全面培养。以理论知识和实际素养为重点,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培训,使专业教师能够及时掌握新的发展理念,从而提升自身的职业能力。目的是就思想教育课程改革的教育内涵、实施政策和轨迹以及课程政策进行讨论和主题交流。

(二)做好顶层设计,整合教学发展目标

在开始进行专业课程改革时,教师要确立思政教育的核心领导位置,并将专业课程中所包含的思政要素进行整合和总结,围绕知识、方法和目标,对其进行统一的计划。在整合教师发展目标的过程中,教师必须加强思政教育的主导作用,完成课程体系的全面建设。在课程框架场景中,教师可以以思政教育为核心,在思政教育的指导下,对专业课程进行科学规划和合理优化。比如说,教师在给学生讲解绿色建筑发展理念时,可以从国家发展的角度,以及社会的角度来对其进行教学分析,从而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基础上,树立起自身的基本政治素养。在此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在欣赏与研究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艺术,从而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同时,根据学生的社会发展特点,教师应加大对学生的生涯发展教育力度。在实习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隐性职业素质。教师要将思政教育和专业教育的指导思想相结合,以教育发展目标为中心,建立健全课程体系,从而达到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3]

(三)丰富教学内容探索职业教育思政要素

在建筑设计教学课程中,教师围绕现代建筑的发展和变化以及建筑趋势向学生讲解理论知识。让学生将自身的价值观与国家发展联系起来,认同生态建筑设计的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和奉献精神。在建筑设计学习中,引导学生认识古代建筑艺术中蕴含的民族文化和哲学。教师以古代建筑艺术中的人文精神为切入点,以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和自然环境对当地的适应性为主线,使学生认识到古代建筑设计中的平衡、和谐、对称和明亮的结构特点。审美设计主要培养学生对建筑物的总体布局、局部色彩、局部装饰等的审美处理能力。要使学生对哲学、建筑、文化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学习,就需要在教学中循序渐进地渗透传统文化的思想内容,使学生对自身的国家文化有更深刻的认识,并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在认识、了解、学习的过程中,将传统的建筑文化发扬光大。在丰富教学内容的过程中,教学探索职业教育的思政要素,以职业教育为基础实现学生的价值取向。通过对传统文化的渗透,加强思政教育学生的情感认知。

结论:

综上所述,在课程思政理念的指导下,高校应明确培养人才、立德树人、开展建筑设计课程改革的基本教学任务。从理解思政教育的要点和专业教育的特点出发,必须借助专业课程的教学载体,完成思政教育渗透。在理论与实践的综合教学中,促进学生全身心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吕燕燕.专业课程思政改革在高职院校育人环节中的作用探析——以《建筑材料》课程建设为例[J].城市建筑,2019(21):14-16.

[2]封文娜.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研究——以建筑设计类课程为例[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134-135.

[3]李维,张靖宇,姜秋实,等.应用转型背景下建筑学实践教学“思政本源”的探索与实现途径[J].高等建筑教育,2021(1):173-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