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自我意识与自我评价个案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17
/ 3

中学生自我意识与自我评价个案研究

曾,慧

深圳市龙岗区平湖信德学校  邮编514500

摘要:本文主要从一个个案研究的角度探讨中学生自我意识、自我评价的偏差对个体的影响。案例的分析从家庭因素、环境因素和同伴因素以及自我意识主要是自我评价和自我体验等角度展开研究。并提出矫正的措施和结论。

关键字:中学生  个案  自我意识

一、个案介绍

小军是我班里的一个男孩子,他比班上的同学都小两岁,耳朵有听力障碍,说话口齿不清晰,内心有些自卑。刚进七年级的时候,他在班上是数一数二的“乖乖男”。虽然成绩在班上中下,但是这个孩子挺听话,我鼓励他认真学习他也能听进去,交代的事情也能认真去做,每次考试的成绩都会看到不小的进步,在班上曾经是同学们学习的榜样,大家都很爱跟他玩。八年级的时候他听力障碍越来越严重,父母想给他配助听器,但是他非常排斥。他觉得自己戴着助听器有别于同学,感到很自卑,担心同学用异样的眼光看自己。后来在班主任的协助劝说引导下他乖乖戴上了,用他的话来说是“我这是给曾老师面子”。过去两年他是我的骄傲,我也是他崇拜的班主任,他会经常在父母面前谈论起我,也会在作文周记里表达对我的喜欢和尊敬。到了九年级,这个孩子像是变成一个我和同学们都不认识的人一样。他变得很冷漠,不再像以前那样热情满满;他变得很嗜睡,不再像以前那样精精神神;他变得很爱撒谎,不再像以前那样单纯可爱;他变得很懒惰,不再像以前那样勤勤奋奋学习······他变得那么不受同学们欢迎,不那么被老师们喜爱。

那么,这样一个本质淳朴的孩子为什么会变成如今这样不受欢迎和喜爱的人呢?

二、原因分析

(一)环境原因

1.家庭环境。小军的家境与班里其他家庭相比属于中下水平。父母文化水平低,都从事苦力劳动,母亲在工厂流水线上工作,经常上夜班。父亲在商场搬运货物,也是早晚忙碌。父母都上夜班的时候,他们就把饭菜做好放在厨房,小军回家自己热着吃。小军的父母还是我们班上年纪最大的父母,大概五十多岁,大儿子二十几岁了,听力障碍很严重,口吃更加严重,早早辍学了,没有工作。他更是因为听力障碍极度自卑,平时在家闭门不出,脾气暴躁,经常与父母争吵,摔锅砸碗更是常事。小军的父母因为大儿子有听力缺陷,就决定再要一个孩子,在四十多岁生下了小军。也因为这种种特殊的原因,父母把很多的希望寄托在小军身上,希望小军能够有出息。小军以前性格乖张,读书上进,所以也备受父母宠爱,虽然家庭贫困,但是父母也会尽可能地满足小军的所需所爱。

小军的卫生习惯差,与其家庭有直接的联系。小军一家在工厂区附近租房住,家里比较拥挤,东西摆放非常杂乱,没有个人空间。另外,其父母的卫生习惯也不是很好,家里的桌椅、厨房都可以看到脏迹。

小军像父母一样善良淳朴,乐于助人。但是他内心自卑,经常苦着脸,看待事情比较悲观,这点跟他的母亲很像。他的母亲跟我交流经常就是一连串的吐苦水,总是把“很苦”、“很难”、“不如人”等挂在嘴边。但是小军的家长在小军的教育问题认识上存在严重偏差,家长并未意识到有些思想对小军的个性行为将会形成长远的影响,小军在校犯错,往往就事论事指责他,甚至有时只是为了告诉老师作为家长他已经指责孩子了,只能如此了。

2.家庭周边环境。的家在工厂和工地旁边。周围环境复杂,人员流动较多,相对而言人员素质较低,小容易受影响。如小说粗口的出现的时间要比同龄学生早,频率也较高。此外,随着小军年龄的增长,有些不健康的的话语也经常会从他口中说出。又如小军在校外随地扔垃圾的行为也源自周围环境影响。

在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阶段(客观化时期3岁——青春期)是获得社会自我的时期,在这一阶段,个体显著地受社会文化影响,是学习角色的最重要时期。如上分析,在小军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阶段,他受家庭和周边环境影响较深,所以他的个性中深深的埋下了自卑的思想。

3.学校环境和同伴影响。我校生源大部分是外来务工子女,第五类第六类占绝大多数,家长素质不高,导致学生行为习惯也不是特别良好。尽管校方在学生行为习惯方面常抓不懈,但每个班级总有那么几个学生在这些方面表现极差。升初中后班里学生进入青春期,性格有些叛逆,但是小军还是跟小学生一样的心智,单纯很多。在八年级第二学期之后,小军和班里几个行为习惯较差,不爱学习,个性较叛逆的孩子相处较多,电脑手机玩游戏也较多。小军一到周末也就爱和这些同学聚到一起去玩游戏,忽视学习。另外,学校周边环境比较嘈杂,上学、放学时段尤其混乱,这些多对学生有一定的影响。

(二)自我意识原因

自我意识是指主体对其自身的意识,是个性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三个层面:①对自己机体及其状态的认识②对自己肢体活动状态的认知;③对自己的思维、情感意识等心理活动的意识,包括自我观念,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尊心、自豪感、自我调节、自我控制等。

1.较低的自我评价。自我评价能力是自我意识发展的主要成分和主要标志。儿童的自我意识的发展经过三个时期

自我中心期(8个月3岁)客观化时期(3岁到青春期)(青春期成人期)。从上文的环境分析中可以看到小军在第一、二时期以自我为中心,自我调节、自我控制能力没有得到培养。从他一、二年级的同学中了解到,小军比较乖巧,但是成绩很一般,在班上也不爱和老师同学说话,也不愿同学来自己家玩。不仅一、二年级时如此,此后他留给每一位教过他的老师和相处过的同学都是这个种印象。而小学时期恰恰是自我评价形成的关键时期。自我评价是在分析和评论自己的行为和活动的基础上形成的,这些行为和活动反映出他的个性品质。前苏联心理学家包诺维奇曾指出,自我评价的基本趋势是从某些类型的活动和行动中逐步区分出这样或那样的品质,并逐步使其经常化最初把它们理解为行动特征,而后才逐步理解为个性品质。在小军成长过程中他听到较多的针对他行为活动的评价,如书本作业本摆放杂乱沉默寡言成绩不好不爱说话,爱找借口,但是尊重老师,同学请他帮忙也愿意帮,渐渐得他将这些评价内化为其品质,甚至认为自己本身就是这样一个人。不符合的、过低的自我评价会降低人的社会要求水平,产生对自己的潜力的怀疑态度,引起严重的情感损伤和内心冲突。在小军成长升入七年级后,进入新学校新班级,体验的新的课堂氛围,接触到新的同学老师,在新环境的带动下,父母都反映小军有很大的改变。性格开朗了很多,也愿意多开口跟同学聊天了,放学经常跟同路的同学一起回家,对学习的兴趣也日渐浓厚。但是似乎是潜在的自我控制能力较低,身边同伴的变换和自身年龄的增长进入到他的叛逆期,从八年级暑假之后,他迷上了网络游戏,还和一个长得比他高大很多,年龄也比他大两三岁的女生恋爱了。他有了一个非常大的转变,同学们和老师们对他的评价纷纷大打折扣,老师们和父母认为他变得目无尊长,同学们认为他很不好相处,成绩也一落千丈。但是他对这些评价不敏感,对于老师同学的指责他置若罔闻,同时他对一些正面的引导也渐渐默然,表扬对他来说也不见得是见光荣的事。

2.消极的自我体验。韩进之指出,自我体验的发展与自我意识的发展总趋势比较一致,在小学阶段,自我体验与自我评价的发展具有很高的一致性(r=0.996),可见,在这个时期,自我情绪体验的发展与自我认识、自我评价的发展密切相关[1]。自我体验的一个表现形式即儿童的自尊心。缺乏自尊心的孩子往往自暴自弃。从另外一个角度看,自我体验消极的人为了吸引别人的帮助、相处不惜丧失自己的尊严或则采取攻击别人的行为。所以,小军叛逆期期间在课堂上与老师对抗或老师不注意做些吸引同学注意的动作,与父母经常吵架、冷战,甚至扬言要与父母断绝亲子关系

事实上,小军内心也经历着矛盾的煎熬。有一次调查中要求学生写下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小军选择空白,什么都不写。

三、改正过程

小军的问题是个自我意识的问题,自我意识的扭转与强化是个长期的过程。同时也是周围因素通了合作的过程。

1.改变家长的意识。平常小军在学校有什么行为我会第一时间反应给家长。希望家长每天对小军的行为有一个及时反馈。针对小军不爱卫生的习惯,我也会通过婉转的方式传达给家长这个信息,希望家长从改变自身开始改变小军针对小军爱撒谎的问题,我会跟家长联系了解情况之后协同家长,分别和小军聊天谈心针对小军早恋的情况,我查阅资料,也请教了专家,专门召开如何处理早恋专题讲座,引导他的父母以及其他家长能够正确对待处理孩子早恋问题。针对小军沉迷手机和电脑游戏,我认为让小军完全脱离是不可能的,需要一个过程。于是让小军的父母在手机电脑的使用上,与小军约定以学习为主,手机电脑在周末规定每天使用2小时,如果学习成绩退步很大则约定取消。此外,我将几个免费心理咨询的电话号码交给小军的家长,希望他们能从别处吸取方法。

2.改变同伴的观念。小军陷入早恋之后无法自拔,经常晚上和女朋友聊天聊到很晚,导致每天上学在课室就犯困趴桌子。女生是我班英语课代表,成绩中上,我试图和她谈心了解想法。我问她:你喜欢小军什么?她回答:他本性善良,乐于助人,初一初二成绩进步好大。”“很高兴听到你欣赏他的这些优点,都很正面积极,说明你的三观很正,你欣赏的是他的善良,那我也希望你关注他现在的学习。要因为两个人的互相欣赏成为更好的自己。你看你和小军的成绩都一落千丈,小军在课堂上还顶撞老师,对同学冷漠,他成为老师头疼的对象,那你还欣赏他的这些行为吗?女生沉默地低下了头。我趁势继续讲:小丹,如果你俩确实认为对方好,那么就要为对方着想,也要为自己着想,成为更好的自己,确实成为值得对方喜欢的人······我细细碎碎地跟她讲了该如何重视学习,在不成熟的感情和重要的学习面前应该如何衡量和分配时间,女生接受了我的建议,决定要身体力行去引导小军,让两个人都成为更好的自己

除了找小军的“女朋友”,我还找了小军的好朋友——小伟。小伟行为习惯较差,缺乏自我约束能力,他对小军后来的改变起到了很大的影响。小伟虽然成绩不好,但是体育很棒,是体育委员,人也很讲义气。我就带着我班主任的“霸气”和“江湖气”,在校运会空闲休息时间找他聊天。跟他分析了小军上初三以来的改变,让他站在小军最要好的“哥们儿”的立场上要积极帮助他,劝他少打游戏少玩手机。小伟也意识到自己对小军的不良影响,表态会两个人尽量互相监督,一起提高。

3.帮助小军正确认识自己。我通过各种活动帮助小军树立自信心和价值感。如小军爱看书,我推荐他在班里做读书交流;如小军那篇《此刻,我很感动》写得比较真实感人,我就在全班评讲他的作文。让他树立重新自信心和学习成绩感,让他在学习上找到自尊心。

4.行为考评。一张每日自评表打印给他,每节课间,小军对自己的表现进行评定,表现好久自己往固定项目加分,表现一般就不奖励,如果一节课犯了大错误就要扣除分数。每次看着他认真得加分减分的样子觉得很欣慰。

5.其他活动磨练个性。小军的个性比较急躁。于是在他犯错误我惩罚说教之后会让他背文章或描红练字等方式来磨练其个性。平时,遇到班里办板报等活动时,剪纸的工作也会交给他。尽管他做其他事情还是毛毛躁躁,但是在完成这些任务时越来越好。

尽管这些措施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小军,但是小军还有有所进步。在最近的课堂上,小军都愿意抬起头认真听课,认真做笔记,有的时候还会回答一下问题,跟老师互动,和同学讨论,都在一点一点慢慢改变。

四、总结

1.问题学生的背后总是关系家庭背景。兰燕灵等专家在《儿童自我意识与行为问题的关系探讨》一文中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得出儿童的焦虑与父母问卷各因子高度相关,与教师问卷无明显相关,表明教师更多关注的是行为、学习、外貌等外显的问题。。父母除了关心儿童的行为、学习外,还注意到了他们的情绪、是否合群、是否感觉幸福等内在的问题。从从总体来看 ,儿童自我意识水平只在某一个因子上与教师评定有关 ,在多个因子上与父母的评价有关,表明父母作为儿童社会支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2],其态度是影响儿童自我意识的重要因素。小军的问题更多的是牵扯到家庭教育背景,所以仅靠学校的教育是很难从根本解决问题。因为家庭教育的内容符合实际生活的需要,即属于生活的教育。其次,家庭教育是个别教育,父母最了解自己孩子的个性,最能顺应其个性而利导之,使其个性得以充分发展。

2.同伴的影响随年龄增长而强化。小军是在八年级暑假开始,其不良行为表现地十分突兀。而这个时候刚好是他12岁之后其从行为的个人结果(自己受到称赞的行为即是的,自己受到惩罚的行为即是坏的)向行为社会后果(考虑到同伴对自己行为的评价)过渡。[3]儿童加入同伴团体,可以满足其多种需要如情感需要,相互尊重需要和发展个人兴趣的需要,可以取得社会归属感并脱离父母和老师而有独立活动的机会,这样就可以建立独立的角色和个性。小军的行为在年级得到激化,是因为他和几个同伴经常交往,一起逛网吧、打游戏,而又相互斗殴。

3.注重社会环境的影响。社会环境即包括周边社会环境同时也包括这题大环境。小军不良卫生习惯即源于其家庭也源自自周边环境。另外小军的粗口,以及一些不健康的话语也是源自周边环境的影响以及社会大环境,尤其是网络环境。据其父母反应,小军经常上网,尤其是周末家长完全控制不了。

4.教师的教育策略。面对小军这样问题比较复杂的孩子,很显然仅仅靠表面批评或着表扬是远远不够的,需要掌握了解其背后说折射的心理学原理,而后对症下药。

参考文献

[ 1]周爱琴,石淑华. 儿童自我意识的理论模型与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J] 国外医学: 社会医学分册, 2003, 20( 1) : 25- 26

[ 2]韩进之, 魏华忠. 我国中小学自我意识发展调查研究[ J] . 心理发展与教育, 1985( 1) : 15- 18

[3] 王耕,叶忠根,林崇德《小学生心理学》[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7年

兰燕灵,张海燕,李萍,徐红兵《儿童自我意识与行为问题的关系探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4年第12卷第1期。

[4] 高莉,魏俊彪,李妍妍,儿童自我意识影响因素的研究述评,[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年第18卷第8期

[5] 苏林雁,罗学荣,张纪水,等儿童自我意识量表的中国城市常模,[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 ,16 (1) :31~341

[6] 王瑜,王玉玮,王贵菊,等1家庭环境与学习障碍、儿童行为、自我意识、个性的相关性[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3 ,17 (7) :441~4441


[1]王耕,叶忠根,林崇德《小学生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2007年 P264

[2] 兰燕灵,张海燕,李萍,徐红兵《儿童自我意识与行为问题的关系探讨》,《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4年第12卷第1期。

[3] 王耕,叶忠根,林崇德《小学生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2007年 P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