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学校课后服务的基本样态、困境及优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24
/ 2

“双减”背景下学校课后服务的基本样态、困境及优化

黄孝聪

城口县实验小学405900

摘要: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双减”政策的要求,并从根源上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所承受的课外培训压力与日常作业压力,强化课后服务质量与效率是最关键的工作内容。而在大数据时代下,要想提供更贴近学生喜好的教学方式,教师便需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与资源,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的信息素养。基于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后服务时间,通过游戏引导、情境创设、学科整合、自主探究、编程技巧学习以及活动实践等方式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对学生成绩的提升与能力的完善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双减;学校课后服务;基本样态;困境;优化

一、课后服务实施中存在的基本样态、困境

1.1服务内容变质,加重学习负担

推行课后服务旨在解决学生课后无人看管和辅导作业问题,保障学生安全,缓解家长压力,以减轻学生参加托管班所带来的经济压力和学习负担,并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课后活动。对沈阳市部分小学的调查发现,课后服务实际仍以作业辅导为主,占据所有活动的67.12%,而艺术体育、兴趣小组、拓展训练类等综合性活动占比较少,仅占40.34%,不仅与开展课后服务初衷相悖,更是同“双减”政策减轻学生负担的要求背道而驰。

1.2多主体参与学校课后服务的评估体系有待健全

一方面,随着教育法、家庭教育法、民办教育法和义务教育法等促进社会教育资源和家长等参与学校教育的相关法律体系的不断完善和我国各类社会组织和政府机构教育服务性功能的持续外延,具有官方和非官方属性组织及机构的教育资源也得到了极大的开发,为其融入学校教育提供了实践性支持。从提供课后服务的主体属性来看,包括监护人、家长、官方组织、类官方机构、营利性机构和非营利性组织等。可以说,在相关政策和法律支持的课后服务体系框架下,建构的课后服务内容是非常丰富的。因此,在校外资源充分融入学校课后服务的准入性制度体系的基础上,配套以供给高质量课后服务质量、符合中小学生心理发展诉求和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为核心目标的质量评估体系是学校课后服务体系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

另一方面,校外教育资源的合格性评价体系是与校外教育资源准入制度相匹配的、促进优质且符合学校发展需要的校外教育资源进入课后服务体系中的重要制度安排,也是学校课后服务引入校外教育资源的重要制度体系之一,是保障校外教育资源提升学生交流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国家认同和个性满足的重要基础,也是实现校外教育有序发展竞争的有效手段。但从目前部分中小学引进校外教育资源的情况来看,基于课后服务体系需要的系统性、规范性和典型性的校外教育资源评选制度还处于空白阶段。

1.3服务质量欠佳,未满足课外辅导需求

基础教育阶段课后服务属于公共服务,学生是否参加课后服务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服务质量的高低。根据学生未参加课后服务的原因调查可知,约有23.94%的学生选择参加校外辅导而放弃课后服务,即因为课后服务一定程度上在家长期待和质量口碑方面并未占据优势地位。虽然《意见》规定“坚持从严治理,全面规范校外培训行为”,如若学校服务质量不能令人满意,家长群体则会寻求新的辅导方式,如私人家教、一对一辅导等,这与“双减”政策中“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校外培训负担”相悖。

二、“双减”背景下学校课后服务的优化措施

2.1利用课后服务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整体思路

学校要充分利用校内图书馆、阅览室、实验室、计算机教室、体育场馆等场所开展相关活动,统筹分配教师资源,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在各自擅长学科方面所具有的优势,以便为学生提供辅导,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校开展课后服务的目的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让学生得到全面、健康、多元化的发展。

信息素养是指人们从各种不同的信息媒体,如图书馆、各种软硬件设备、互联网网站中获取信息、评价及使用信息的能力,主要包括文化素养、信息意识和信息技能三个层次。从信息素养的本质来看,指的是在信息国际化背景下需要具备的能力。信息素养的培养不能仅依靠机械化的死记硬背,更需要学生经常进行实际操作,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实践的不同情境中熟练应用信息技能的有关知识去解决具体问题,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

2.2开发优质课程,促进课程多样化

课后服务优质课程是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的重要保障。在开发课程时,应本着高质量、多样化、实用化的原则,充分调动已有资源,开发出能够满足学生实际发展需求,且符合现代化发展方向的优质课程。可以在教育行政区内各级学校间开展合作,根据本区各级学校的实际发展情况以及当地历史文化特点开发出优质课程,并在辖属范围内推广使用,在保障课程质量的基础上推进校间交流与合作。在课程开发的过程中,还可同当地高校建立联系,充分调动高校的教育资源和人才资源,通过学科专家的指导对设计课程的方向和质量进行评价并提供有效建议,还可以借助高校雄厚的学术理论基础开发出具有创新性和时代适配性的新式课程。

2.3构建政府为主导、相关利益主体共同参与的课后服务经费保障体系

经费投入对教育事业发展和质量保障起着基础性和全程性的作用,课后服务体系的建设是学校传统教育职责外的新增产物,而其多方联动和资源外依赖性较强的属性就要求有持续且强力的经费支持。目前在中东部等教育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地区,已经围绕学校课后服务体系建设的基本需求,开发了不同形式的经费支持模式。例如上海市在推进课后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计划将开展课后服务工作的经费纳入年度教育经费预算;北京市则通过政府购买社会教育资源的形式,推进中小学课外活动计划;广州市也明确了中小学开展课后服务所产生的费用由财政保障。同时,在构建经费保障体系的过程中,也需要对地方财政力量进行深入评估,部分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教育专项经费供给能力相对不足的地区,也需要建立适当的社会和家庭的教育成本分担机制,例如温州市规定,课后服务的经费按学期进行收取,并适当收取一定的管理服务费用。因此,在引进社会资源进入课后服务体系的过程中,可以构建政府为主导,家长和社会资源为辅助的经费资助体系,为开展课后服务的教师和社会机构教育资源的购买提供物质保障。

2.4组织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增强自信心、获得成就感

学校要积极挖掘学有特长的学生,组织其参加国家、省、市各级竞赛活动,如让具有绘画天赋和文学爱好的学生参加电脑绘画比赛和电子板报比赛,让热爱摄影摄像的学生参加微视频比赛,让热爱编程的学生参加Scratch程序设计大赛和足球机器人比赛等,从而让学生品味创造性活动的乐趣,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创造施展才华的广阔天地。通过课后服务,学校引导拥有特长的学生积极参加丰富多彩的课后服务活动,促进信息知识的内化和迁移,从而转变为信息素养能力。通过实践活动将信息交流、信息搜集与处理整合起来,以达到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目的。

结论

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新的软件以惊人的速度推陈出新,学校不可能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让学生掌握每一种软件的使用,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让学生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能够不断提高信息科技探索能力,举一反三,自主探究科学知识。只有具备灵活运用信息技术能力的学生,才能不断汲取新知识,从而正确理解、判断、分析和评价信息,提高计算思维能力。学校通过课后服务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新经验,改进应用信息科技和信息资源的课堂教学模式,加强学生与计算机的交互性,体现学生的主体创造性,有效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综合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余晖.“双减”时代基础教育的公共性回归与公平性隐忧[J].南京社会科学,2021(12):145-153+170.

[2]赵红光,聂倩.“双减”背景下学校课后服务质量的问题、原因及策略:以重庆市大足区双路小学班级课后服务实践为例[J].课程与教学,2022(05):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