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参与校园暴力事件的心理动因与预防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24
/ 2

高中生参与校园暴力事件的心理动因与预防研究

陈国军

句容市实验高级中学   江苏省镇江市句容市   212400

摘要:本文旨在探讨高中生参与校园暴力事件的心理动因以及预防措施。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述和分析,发现高中生参与校园暴力事件的主要心理动因包括家庭环境、个体心理特征和社会环境因素。针对这些动因,本文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包括家庭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等。通过这些预防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减少高中生参与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

关键词:高中生;校园暴力;心理动因;预防措施

一、高中生参与校园暴力事件的心理动因

1.1 家庭环境对高中生暴力行为的影响

高中生参与校园暴力事件的心理动因可以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家庭是孩子成长的重要环境,其中的教育方式、家庭关系和家庭价值观等因素都会对孩子的行为产生深远的影响。首先,家庭中的教育方式对高中生的暴力行为具有重要影响。如果家长过度纵容孩子,缺乏明确的约束和教育,那么孩子可能会形成自私、无法控制情绪的行为模式,进而容易参与校园暴力。相反,如果家长过于严厉、过分压抑孩子的情感表达和自主性,孩子可能会产生逆反心理,通过参与校园暴力来发泄压力和寻求自我肯定。其次,家庭关系对高中生的暴力行为也有影响。家庭中的亲子关系是否和谐、稳定,以及父母之间的关系是否和睦,都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和行为发展。如果家庭中存在家暴、亲子冲突等问题,孩子可能会受到负面影响,容易表现出攻击性和暴力行为。此外,家庭价值观的传递也会对高中生的暴力行为产生影响。如果家庭中对暴力行为持容忍、理解或者鼓励的态度,那么孩子可能会将暴力视为解决问题的方式,从而更容易参与校园暴力事件。相反,如果家庭注重培养孩子的道德观念、尊重他人和解决问题的非暴力方式,那么孩子会更倾向于用理性和和平的方式解决冲突。

1.2 个体心理特征与校园暴力事件的关系

个体心理特征与高中生参与校园暴力事件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个体的性格特点、自尊心、情绪管理能力以及心理健康状况等因素都会对其参与暴力行为产生影响。首先,个体的性格特点对参与校园暴力的可能性有一定的影响。一些具有攻击性、好斗性格的学生更容易表现出暴力行为,他们可能更容易感受到挑衅或受到伤害,并以暴力方式来回应。另外,一些具有内向、易受欺负的学生可能会被迫参与校园暴力,以保护自己或获得他人的认同。其次,个体的自尊心与参与校园暴力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自尊心低的学生往往对自己的价值感和地位感存在不安全感,他们容易受到他人的挑衅或歧视,从而愿意通过参与校园暴力来维护自己的尊严和地位。最后,个体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参与校园暴力之间也存在关系。一些心理健康问题,如抑郁、焦虑等,可能会导致学生对生活感到不满或有挫折感,从而增加参与校园暴力的可能性。

1.3 社会环境因素对高中生暴力行为的影响

社会环境因素对高中生参与校园暴力事件的心理动因有着重要的影响。社会环境中的文化氛围、社会价值观念、同伴关系以及媒体影响等因素都会对学生的暴力行为产生影响。首先,社会的文化氛围对高中生的暴力行为具有一定的影响。如果社会普遍存在以强势、暴力为荣的文化,那么高中生可能会受到这种文化的影响,认为暴力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手段,从而更容易参与校园暴力事件。其次,社会的价值观念也会对高中生的暴力行为产生影响。如果社会普遍对暴力行为持容忍、宽容甚至鼓励的态度,那么高中生可能会受到这种价值观的影响,认为暴力是行为的正当手段。此外,同伴关系对高中生的暴力行为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如果学生身边的同伴普遍参与校园暴力事件,那么高中生可能会受到同伴的影响,觉得参与暴力是为了获得认同和群体归属感。最后,媒体对高中生的暴力行为也有影响。如果媒体普遍宣传和渲染暴力事件,将暴力行为当做娱乐或者英雄行为进行宣传,那么高中生可能会受到媒体的影响,认为暴力是受欢迎和值得追求的行为。

二、预防高中生参与校园暴力事件的措施

2.1 加强家庭教育,培养良好的家庭环境

家庭教育是预防高中生参与校园暴力事件的重要一环。家庭是孩子最早接触到的社会单位,家庭教育对于塑造孩子的价值观、道德观和行为模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家庭教育、培养良好的家庭环境成为预防高中生参与校园暴力事件的关键措施之一。首先,父母应明晰自己的教育目标,注重培养和引导孩子正确的价值观念。父母应重视与孩子的沟通和交流,了解他们的内心想法和情感需求,并尊重孩子的个性和自主选择。同时,父母应树立榜样,以身作则,传递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行为方式。其次,家庭教育需要注重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父母可以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目标意识,引导他们学会面对挫折和困难,培养积极的情绪调节和冲突解决能力。此外,父母应加强对孩子的监管和引导,建立明确的家庭规则和约束,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行为准则和自律意识。

2.2 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促进高中生心理健康发展

心理健康教育是预防高中生参与校园暴力事件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高中生了解自己的情绪和心理需求,学会正确的情绪调节和应对问题的方式,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首先,学校应制定并实施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包括情绪管理、压力管理、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培训。通过帮助学生认知和理解自己的情绪状态,并教授相应的情绪调节技巧,使其能够更好地应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压力和困扰。其次,学校可以开展心理咨询和支持服务,为有心理问题的高中生提供专业帮助。心理咨询师可以为学生提供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和指导,帮助他们解决内心的困惑和冲突。此外,学校可以组织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和普及活动,提高学生对心理健康重要性的认识,并减少与心理健康相关的偏见和歧视。

2.3 建设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营造和谐的校园氛围

建设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和营造和谐的校园氛围是预防高中生参与校园暴力事件的重要措施之一。通过营造积极的校园文化,可以培养高中生乐观向上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促进他们积极参与校园生活。首先,学校应制定明确的校园规范和行为准则,并对全体学生进行宣讲和教育,确保学生们明白应该如何行为,以及暴力行为的后果。同时,学校应对违反规范和准则的行为进行及时的纠正和惩戒,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其次,学校应注重校园文化的塑造,组织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和义工活动,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氛围。这些活动可以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责任心和社会意识,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积极参与社会的意识。此外,学校可以建立多元化的社团和兴趣小组,提供丰富的课外活动选择,满足学生的兴趣和需求,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

结论

高中生参与校园暴力事件是一个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家庭环境、个体心理特征和社会环境因素在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通过加强家庭教育、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和建设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可以预防和减少高中生参与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这对于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学校的安全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林天华. 演绎青春  触动心灵——心理剧介入校园暴力防治的实践[J]. 中国社会工作,2023,(03):34-35.

[2]谢晴. 校园暴力施暴者的心理机制及治理对策分析[J]. 科教文汇,2022,(20):33-38.

[3]赵学琴. 校园暴力的影响因素及预防措施研究——评《校园暴力心理机制研究》[J]. 中国学校卫生,2021,42(07):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