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例原发性面部皮肤间变大型细胞淋巴瘤的临床治疗分析

/ 2

1例原发性面部皮肤间变大型细胞淋巴瘤的临床治疗分析

严伟1  邹伦燕2黄群3通讯作者)

1沙坪坝中医院皮肤科  重庆  400000

2沙坪坝中医院皮肤科  重庆  400000

3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内分泌科  重庆  400000

临床资料患者,女,74岁。两月前发现上唇出现皮肤增生,约绿豆大小,质中,突出皮肤,伴红肿、无疼痛,不伴瘙痒等不适。曾在我院皮肤科门诊予“曲安奈德”注射治疗肿物较前缩小易反复。近两月来逐渐增大,约鹌鹑蛋大小,突出皮肤表面,肿物色红可见毛细血管增生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现患者自觉肿物增大影响生活质量要求手术治疗,就诊于我院门诊,门诊以“唇部肉芽肿?”收治入院。患者自患病以来饮食可,二便正常,夜间休息可,体重无明显变化。

体格检查:腹部未扪及包块,肝脾肋下未扪及,Murphy征阴性。叩呈鼓音,肝区无叩痛,肾区无叩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5次/分,腹部无气过水声,无血管杂音。外生殖器未查。肛门未查。脊柱外观无畸形。四肢关节活动自如,肌张力正常,肌力正常,双足背动脉可扪及对称。生理反射正常,病理反射未引出。

专科检查:上唇部可见一1.5*1.5cm皮肤增生,突出皮肤,质中,边界清楚,周边不伴红晕,顶部皮肤色红,伴明显毛细血管增生,无糜烂、渗出,无触痛。

辅助检查:CT显示:两侧胸廓对称,气管居中。双肺支气管血管束清晰,左肺下叶背段斜裂旁微小实性结节,直径约2. 5mm,左肺下叶后基底段少许条索影,余肺内未见明显异常密度影。所见气管、支气管及分支无明显狭窄及扩张。两侧肺门不大,纵隔脂肪间隙及血管影清晰,其内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影。心脏未见增大,心包未见积液,主动脉、左冠状动脉壁局部钙化。双侧胸腔未见积液。肝脏形态、大小正常,肝实质内未见异常密度影。肝内外胆管未见明显扩张,胆囊不大,壁未见明显增厚,囊腔内未见异常密度影。脾脏形态、大小正常,实质密度均匀,周围见小结节状软组织密度影,直径10mm。胰腺形态、大小未见异常,实质密度均匀,胰周脂肪间隙清晰。双肾形态、大小及密度未见明显异常,双肾周间隙清晰。双侧肾上腺形态:大小及密度未见明显异常。双侧输尿管未见扩张,膀胱充盈欠佳,壁未见增厚,腔内未见明显异常密度影。子宫形态:大小及密度未见明显异常。双侧附件区术见明显异常密度影。腹膜后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腹、盆腔未见积液。胸腰椎骨质增生,腰4椎体稍前移;MRI显示:双侧额叶、侧脑室周围散在少许斑点状异常信号影,T1WI呈等、低信号,T2WI呈较高信号,部分边界欠清,T2 Flair显示为高信号。双侧脑室周围髓质区见少许斑片状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影。双侧侧脑室轻度扩大,双大脑半球脑沟、裂增宽,中线结构居中未见移位。左上唇区见外凸结节状异常信号,T1WI呈等信号,T2WI呈较高信号,信号较均匀,大小约18mm×10mm×18mm (左右×前后×上下),局部似累及皮下筋膜,邻近骨质未见明确异常信号,扫及颈部、颌下、颏下未见明确肿大淋巴结;病理学检查显示:表皮轻度萎缩变薄,真皮内可见致密的单一核细胞浸润,细胞明显异型;免疫组化显示:ALK (-)、CD5 (-)、CD10 (-)、CD20 (-)、CD3 (+)、CD30 (+)、CD4 (-)、CD68 (+)、CD7 (-)、CD79a (-)、CD8 (-)、TIA-1 (-)、EMA (-)、MUM1 (+)、KI67约90%。原位杂交:EBER (-)。

诊断:“唇部”淋巴组织增生性病变,结合免疫表型及HE形态符合原发性皮肤CD30阳性T细胞淋巴组织增生性病变,倾向原发性皮肤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

治疗:对患者采用CHOP方案进行化疗6次:环磷酰胺(德国Baxter Oncology GmbH,国药准字HJ20160467,规格:0.2g/支)1.2g,吡柔比星(瀚晖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5983,规格:10mg/支)60mg,长春地辛(山东罗欣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3020,规格:1mg/支)4mg第1d静脉滴注,第1至5d采用泼尼松(天津太平洋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2020809,规格:5mg/片)口服。治疗后患者皮损完全缓解,随访6个月至目前,未再复发。

讨论 间变大细胞淋巴瘤(ALCL)在以前经常被诊断为未分化癌或恶性组织细胞增多症。对CD30或Ki-1抗原的发现和识别,使某些表达该抗原而以前未分类的恶性肿瘤病人,确定为一类新的淋巴瘤。随后,发现t(2;5)和经常过度表达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蛋白证实该疾病的存在。该淋巴瘤占所有NHL的2%[1]。间变大细胞淋巴瘤病人多为年青人(中位年龄33岁)和男性(占70%)。50%的病人表现为Ⅰ/Ⅱ期,其余的病人有更广泛的病变。全身症状和LDH水平升高约见于一半病人。骨髓和胃肠道很少侵犯,但皮肤侵犯较常见。局限于皮肤的某些病人是一种不同的和更惰性的疾病,被称为皮肤间变大细胞淋巴瘤。当血液病理学专家认识到典型的形态学特征和T细胞或裸细胞免疫表型伴随CD30阳性,可以作出间变大细胞淋巴瘤的诊断。证明t(2;5)和/或过度表达ALK蛋白可以证实该诊断

[2]。某些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也可以具有间变特征,但是其临床过程或对治疗的反应与其他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相同。尽管有间变表现,该病在侵袭性淋巴瘤中有最好的生存率。5年生存率>75%。而传统的预后因素诸如IPI预示治疗结果。过度表达ALK蛋白是一个重要的预后因素,过度表达该蛋白的病人有一个较好的治疗结果[3]

病变组织中80%以上的瘤细胞表达CD30抗原,呈细胞膜的线形阳性和细胞质高尔基区的点状阳性反应。瘤细胞还表达ALK蛋白,多数呈细胞核/胞质阳性反应。少数为细胞膜和(或)胞质阳性反应。瘤细胞可表达一或数种T细胞抗原,如CD2、CD5、CD4、和CD43等,而多不表达CD3和BCL-2。因部分病例之瘤细胞不表达常用的T细胞抗原,而呈所谓“无标记”细胞表型,但TCR基因克隆性重排证明其T细胞属性。多数病例表达细胞毒性蛋白,如TIA-1和粒酶B等。部分病例表达CD45和EMA。EBER-ISH阴性[8]。Ki-67指数高。无论瘤细胞是否表达T细胞分化抗原,约90%以上的病例可检测出T细胞受体基因的克隆性重排。该肿瘤的遗传学特征是存在ALK基因易位,最常见的是t(2;5),致位于2号染色体的ALK基因与位于5号染色体的NPM基因发生融合,而形成NPM-ALK融合基因,并导致其蛋白产物ALK过表达,其阳性反应为模式为胞核和胞质共表达;部分病例t(1;2)、t(2;3)或Inv2,其ALK蛋白的阳性反应模式为胞质表达;少数病例是t(2;17),瘤细胞呈细胞质的颗粒状阳性反应。ALCL,ALK+在临床表现、生物学行为和细胞学遗传学等方面均与原发皮肤的ALCL,以及其他一些具有间变的形态学特征且表达CD30的T和B细胞淋巴瘤不同,故需进行鉴别。

近年多项非随机前瞻性和回顾性研究评估了高剂量治疗和auto-HSCT 联合治疗的疗效,多个研究显示ALK-患者在CR1状态下行ASCT明显获益。在北欧淋巴瘤组报道的最大的前瞻性Ⅱ期临床试验中,160例患者 (包括31例ALK-ALCL患者)接受6个周期的剂量密 集CHOPE-14联合治疗,在CR1后进行auto-HSCT, ALK-ALCL 患者 5 年 OS 和 PFS 率分别为 70%和 61%,优于其他所有类型的PTCL,治疗相关死亡 率(TRM)为 4%,其建议在ALK-患者及高危ALK+患者中行auto-HSCT。

参考文献

[1]聂第敏,刘爱国,胡群.单药长春地辛治疗两例儿童复发间变大细胞淋巴瘤[J].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2021,26(06):365-366+369.

[2]王莹楠,魏盈,樊永丽,等.克唑替尼治疗间变大细胞淋巴瘤激酶阳性间变大细胞淋巴瘤获长期缓解1例并文献复习[J].肿瘤基础与临床,2021,34(05):404-407.

[3]刘杨,杨菁,胡波,等.ALK抑制剂成功治疗儿童难治复发ALK阳性间变大细胞淋巴瘤1例[J].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2022,27(01):61-63.

[4]姜艳红,陈光意,盛家和,等.42例初治原发系统性间变大细胞淋巴瘤临床特点分析[J].现代肿瘤医学,2020,28(21):3790-3794.

[5]孔晓爽,张旭东,陈清江,等.GDPT与CHOP方案一线治疗间变大细胞淋巴瘤亚型的疗效比较[J].肿瘤,2021,41(07):504-515.

[6]杨彩秀,卜令学,陈立强,等.颌面部原发性皮肤间变大细胞淋巴瘤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J].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21,19(04):380-384.

[7]冯娟,唐海龙,原瑞凤,等.系统性间变大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22,30(04):1109-1115.

[8]夏效升,张涛,鲁英娟,等.原发性皮肤间变大细胞淋巴瘤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J].现代肿瘤医学,2022,30(14):2595-2599.

[9]谢春丽,杜素萍,马朝东,等.CD20阳性的面部原发性皮肤CD30+间变大细胞淋巴瘤1例及文献回顾[J].医学美学美容,2023,32(7):151-154. 

[10]王寒,郭平平,霍真,等.原发性皮肤间变大细胞淋巴瘤一例[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22,44(04):737-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