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分析末梢血与静脉血在血常规检验中的检验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29
/ 2

对比分析末梢血与静脉血在血常规检验中的检验效果

李瑾  

青岛市按摩康复医院检验科 山东青岛 266071

【摘要】目的:比较在血常规检查中采取末梢血与静脉血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2021年7月至2023年6月在本院接受血常规检查的104例健康体检者,实施抽签法进行分组,将52例分在比较组,采用末梢血,其余52例分在研究组,选取静脉血,比较两组血常规检验结果。结果:研究组白细胞计数低于比较组,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血小板计数和红细胞比容均高于比较组(P<0.05)。结论:在血常规检验中,静脉血具有更良好的稳定性和准确性,值得广泛应用。

【关键词】血常规检验末梢血静脉血

血常规检验在疾病辅助诊断中有着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能够判断有无感染、血液疾病等。在血常规检验中,诸多因素都会对检验结果造成一定影响,如采血位置。末梢血存在血液循环相对较差的特点,会对血常规指标带来影响;肘部静脉血采集方便,并且血流状态稳定,可以为检验可靠性提供保障[1]。旨在比较在血常规检验中末梢血与静脉血的应用效果,选取了2021年7月至2023年6月接收的104例健康体检者参与研究,详细情况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在本院接受血常规检验的健康体检者104例,以抽签法为依据分值,将其分成比较组、研究组,各52例。比较组年龄19至78岁,均值(51.04±3.33)岁,男28例,女24例;研究组年龄20至80岁,均值(50.97±3.36)岁,男27例,女25例。比较组间基本资料,P>0.05,无明显差异,拥有可比性。

纳入要求:(1)研究对象在本院进行了血常规检查;(2)研究对象知情同意;(3)研究对象年龄在18至80岁之间。筛除要求:(1)研究对象临床资料不完整;(2)研究对象处于非健康状态。

1.2方法

比较组:取研究对象晨起空腹末梢血40μL,在血液标本中进行EPK稀释液的添加,实施充分摇匀待检。

研究组:取研究对象晨起空腹静脉血3ml,进行EDTA-K3抗凝剂的添加,实施3次颠倒摇匀处理后待检,科学把控摇晃力度,防止出现溶血问题。

选取迈瑞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型号为BC-760 CS,严格按照相关要求、流程完成血常规检验,对检验结果加以记录和分析。

1.3观察指标

血常规结果:主要含有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血小板计数、红细胞比容。

1.4统计学处理

选取SPSS25.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的表达形式为(±s),实施t值检验;P<0.05则代表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根据表1可知,研究组白细胞计数低于比较组,其余指标高于比较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组间血常规检验结果分析±s)

组别

例数

白细胞计数(×1012/L)

红细胞计数(×109/L)

血红蛋白浓度(g/L)

血小板计数(×109/L)

红细胞比容(%)

研究组

52

5.26±1.07

3.67±0.51

128.12±10.33

228.41±15.30

0.48±0.09

比较组

52

5.98±1.11

3.12±0.45

119.02±10.01

214.69±13.27

0.37±0.10

t值

3.3674

5.8312

4.5620

4.8850

5.8960

P值

0.0011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3讨论

在临床疾病诊断中,血常规检验可以发挥出良好的辅助价值。在循环系统的作用下,血液能够对机体器官、组织生理活动加以参与,一旦机体出现病理变化,则会对血液指标造成影响。血常规检验能够对临床诊治产生直接影响,如果出现结果不可靠的情况,则会提高误诊、漏诊风险,导致治疗延误,不利于患者健康安全的保障,故应注重血常规检验结果准确性的提升[2]

在血常规检验中,可以采取末梢血、静脉血进行检查。末梢血主要源自耳垂、手指,存在采血量少等优势,然而末梢血存在血液循环差的特点,会影响血常规检验结果,不利于检验准确性的保障[3]。静脉血主要源自肘静脉,采集量通常在2至3ml,具有操作方便、准确性高等特点,并且不会受到内在和外在因素影响,能够重复检验,在临床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范围。

根据本次研究结果可知,研究组白细胞计数低于比较组,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血小板计数和红细胞比容均高于比较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究其原因,由于末梢血出血困难,采样者会施加压力,导致组织液混入,造成血小板假性聚集等情况发生,影响检验结果的可靠性。此外,末梢血还容易被采血方式、温度等因素影响,也存在不宜复查的特点,采血后若采血位置接触脏污,还会导致感染等发生风险提高,导致其应用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静脉血血液样本充足且稳定,能够有效反映机体全身血液循环情况,有助于血常规检验准确性和可靠性的提升[4]。静脉血采样量相比于末梢血较高,然而也不会产生剧烈疼痛,对机体的影响微乎其微。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进食后,葡萄糖会被动脉吸收,经毛细血管外周代谢后,能够回到静脉,故能够造成静脉血血糖相比于静脉血较高的情况。在血常规检验前,受检者需保持空腹状态,防止对检验结果造成消极影响。除此之外,相关医务人员应严格按照相关要求进行操作,增强责任意识,提高工作的规范性,避免由于人为因素对结果造成不利影响,将检验可靠性有效提高

[5]

综上所述,在血常规检验中,静脉血相比于末梢血更为适用,值得广泛应用和推广。静脉血的应用可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为临床疾病诊治提供参考和依据,确保患者健康安全。

【参考文献】

[1]于腾珍. 不同采血方法进行血常规检验在临床应用中的影响分析 [J]. 系统医学, 2022, 7 (15): 23-26.

[2]钟永妃. 末梢血和静脉血不同采血方法对血常规检验的结果影响分析 [J]. 智慧健康, 2022, 8 (03): 1-3.

[3]刘明彦. 末梢血与静脉血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对检测结果的影响评价 [J].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1, 19 (16): 189-190.

[4]田楠楠. 比较静脉血和末梢血进行血常规检验的临床应用价值 [J].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学报, 2021, 42 (06): 463-465.

[5]焦红霞. 用末梢血与静脉血进行血常规检验的准确性及稳定性分析对比 [J]. 山西医药杂志, 2021, 50 (05): 845-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