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幼儿绘画能力的指导策略与实践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30
/ 2

提升幼儿绘画能力的指导策略与实践研究

袁淑贞

东莞市东城金色未来星城幼儿园  523000

摘要:随着社会的稳步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改革变迁,教育界逐步重视贯彻幼儿德智体美劳全面综合发展的教育理念和目标。教师需鼓励幼儿充分挖掘自身的艺术天赋,发展个性兴趣爱好,培养幼儿对艺术类学科的学习兴趣,调动幼儿参与积极性及艺术感知能力,进而提升幼儿文化素养。幼儿园绘画活动对幼儿而言既是学习,也是一项思维创造的实践操作项目。幼儿以绘画表达个人情感,感知自我真实的内心世界。基于此,本文围绕幼儿园绘画活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提升幼儿绘画能力的有效指导策略,旨在促进幼儿更加热爱绘画,塑造良好的心理品质和提升绘画水平。

关键词:幼儿;绘画能力;指导策略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指出:“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大胆运用不同的艺术形式表达自己的经验、感受和体验。”幼儿美术教育是幼儿艺术活动的一部分,也是幼儿园教学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使之得以全面发展的重要抓手。幼儿在绘画活动中自由地发挥想象力,根据自我认知实现自由创作,最大程度地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同时,绘画活动的开展能够较好地发展幼儿的艺术思维及素养,有较大的创新提升空间。所以,在进行绘画活动时,教师要重视儿童对外界的认识,同时也要尊重其主体性,结合新时代教育背景着力提升幼儿绘画能力,让绘画活动真正提升幼儿绘画技能。

一、转变教学理念,增强幼儿的积极性

皮亚杰深刻提出:“教师是儿童发展的支持者,教师的基本任务是促进儿童主动学习。[1]”对幼儿而言,教师的角色不仅是知识传授者,更是其成长道路上的引导者和推手。教师需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从传统知识的灌输者转变为幼儿学习的引导者。然而,当前部分教师只延用古老的教学方法,也就是先演示一下,然后再详细描述一下,这一教学方法使得整个绘画活动较为单一,缺少与儿童之间的有效交流。对此,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开展美术教学的重要性与标准,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注重对儿童绘画的想象力的激发,提高幼儿的参与积极性。在开展绘画活动时,教师应秉持尊重的态度对幼儿的作品进行理解,引导其用心灵去感受美、发现美,并学会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去创造美。

例如,教师设计了《小刺猬》美术活动,通过挖掘园内外本土资源为美术创作的材料激发幼儿绘画热情。教师先以“猜小动物”谜语为导入,顺势拿出一个制作好的“小刺猬”引导幼儿观察并进行简单介绍材料,让幼儿更具体生动地感知本土资源对美术创造的价值。随后,教师采用将刺猬的制作过程编成儿歌的形式,边念儿歌边示范,幼儿在一旁制作,加深幼儿理解。教师根据幼儿“想做一只插小树枝的刺猬”的想法而回答“你什么材料都可以试一试”,及时引导幼儿尝试以不同的材料制作刺猬,进一步激发幼儿想象、创作的欲望。最后,进入美术评价环节中,教师采用互相欣赏作品的形式,让幼儿将自己的作品摆放到展示台上并相互欣赏,引导幼儿通过比较,发现、反思、总结自己的创作过程,学习他人的制作方法,发现自己的不足,也是幼儿技能提升的重要一环。通过本次“小刺猬”制作活动,充分展现以幼儿为主体,体现了玩中学、学中玩的教育理念,让幼儿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

二、适当指导绘画,提升幼儿的创造力

《纲要》指出:艺术是幼儿“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要让幼儿“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像”,从而使幼儿体验到以自己独特的个性化的方式感受美、表现美和创作美的自由和快乐[2]。教师若要突破传统“依样画葫芦”的写实樊篱,就要勇敢“放手”,让幼儿从“ 学着画”转变为“画着学”,引导幼儿在自由表现中培养审美趣味,培养良好的人格,改善幼儿表现力。然而,当前部分教师对绘画内容选择缺乏循序渐进,失去有效性,此外还让幼儿一味地模仿成人的画作或生搬硬套,过分忽视技能的作用等问题。对此,适当的“放手”并不等于“放任自如”教师要支持和鼓励孩子们积极地参加各种艺术活动,并且要大胆地展示自己的表演技巧和能力,给予幼儿正确的示范和榜样,促进其个性化的全面发展。

例如,教师开展了一节《快乐小鱼儿》主题意愿画教学活动,首先引导幼儿回忆有关鱼儿的经验:“你们看到过鱼儿吗?你看到的鱼儿长得怎么样?”幼儿纷纷回答:“椭圆形的身体、身上有鱼鳞、有小尾巴等。”教师再次引导“故事中的鱼儿做了哪些好事?”“帮乌龟找妈妈”...因此,老师提议让孩子们帮着画一张鱼的画像,然后教师“放手”,让孩子们自由发挥,大胆发挥。此时,部分幼儿出现不知道如何下手的情景,显露出茫然的样子。教师便走到幼儿身边引导提示“你可以画鱼儿帮小虾找食物”等等,为幼儿学习表现动态鱼儿提供“支架”,将教育恰当地置于儿童最近发展区内,慢慢地幼儿将所表达的生动情节绘画到画纸上。通过本次“放手”美术教学,教师通过抓住活动中的最佳问题情境、投入绘画材料、设置系列问题、提醒幼儿回顾相关经验、等方式,为幼儿的学习“搭架”,培养孩子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

三、结合游戏活动,萌发幼儿的想象力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艺术”领域明确指出:“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重点在于充足创建条件和时机,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生幼儿对美的感觉和体验,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创造力、发展手部肌肉的协调性、灵巧性,初步掌握使用美术工具及资料的技能。[3]”然而,当前部分教师对于绘画活动中所需的材料缺乏重视,一定程度阻碍幼儿绘画创造力的发挥。此外,一味地强调色彩的搭配,过分强调体现绘画技能,却限制了幼儿想象力。幼儿无形中缺少审美经验,在创造上也有很大的局限性,这与幼儿艺术教育的发展目标背道而驰。对此,教师需科学合理结合游戏,提高幼儿的绘画表达能力。在幼儿绘画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游戏活动的相互渗透,让幼儿的绘画作品更具表现力,以相对轻松愉悦的方式,让幼儿参与到绘画活动中,有效促进绘画能力的提升。

例如,幼儿对色彩明丽的风景特别感兴趣,教师便设计了系列涂鸦游戏。在“涂鸦初体验”环节,教师先以谈话形式引导幼儿将有关春天的经验进行整理,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首次接触水粉画、粉笔画,教师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涂鸦区的材料并交流使用方法,合作完成主题规划《春天来了》,幼儿合作画太阳、白云和草地。随后,经过幼儿与家长的资料收集和探索体验,进入“调色环节”幼儿通过讨论、规划、统筹合作、体验,加深了涂鸦经验,顺利完成主题画制作。其次,幼儿根据海洋馆的体验确定了《海底世界》的绘画主题,教师引导幼儿搜集有关海里的、鱼儿的图片,并投放新的绘画工具,幼儿有条不紊的进行着,还提出了“给石头画花”“石头胖画海星”等想法,在孩子们的共同努力下顺利完成。

结语

总而言之,教师需在确保幼儿积极参与的前提下,帮助幼儿掌握基本的绘画技能,才能在信息化时代的大背景下,更新美术教育的理念与方式。教师应当从转变教学理念、适当指导绘画以及结合游戏活动这三个方面入手,以提高幼儿的绘画能力,不断地鼓励幼儿发现美、创造美,让幼儿得以全方位的绘画教育指导。

参考文献

[1]王洁.绘画教学中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路径[J].好家长,2022(27):18-19.

[2]周艳.如何培养中班幼儿绘画的创造力[J].传播力研究,2020,4(08):162-163.

[3]高逸文.试论幼儿美术教育活动中幼儿创造性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