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现场施工管理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23
/ 2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现场施工管理分析

曹浩

421002198708100575

摘要:在当今社会,建筑工程不仅是城市发展的基石,更是现代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因此,对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现场施工管理的研究,不仅关乎工程质量与安全,更牵动着社会经济发展的脉搏。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核心要素,并针对现场施工管理的各个环节进行细致分析,以期为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指导。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现场施工管理

在当今快速发展的建筑行业中,施工技术与现场施工管理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工程的规模和复杂性不断增加,对施工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施工技术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建设需求,但在效率、质量、安全等方面面临着严峻挑战。现代施工技术的引入,如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施工的精确度和协调性,还极大地优化了项目管理流程。同时,模块化施工技术的兴起,使得建筑工程的施工周期大幅缩短,资源利用更加高效。

1、建筑工程施工技术

1.1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软土地基因其高含水量、低承载力和易变形等特性,给建筑工程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在软土地基上进行施工,若处理不当,极易导致建筑物沉降不均、结构破坏甚至倒塌。因此,对软土地基进行有效处理,是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的关键步骤。针对软土地基的特性,工程师们发展了多种处理技术,包括但不限于地基加固、排水固结和土体置换等。地基加固技术如预压法、桩基法,通过施加外部荷载或植入桩体,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排水固结技术则通过设置排水系统,加速土体中水分的排出,从而提高土体的稳定性。土体置换则是将软土部分或全部挖除,替换为承载力更强的材料。随着科技的进步,一些创新技术如化学加固和真空预压等,逐渐被应用于软土地基处理中。化学加固技术通过注入化学材料,改变土体结构,增强其力学性能。真空预压技术则利用真空泵抽取土体中的空气,形成负压,促进水分排出,加速土体固结。

1.2电气接地施工技术

电气接地是确保建筑安全运行的关键环节,它能够有效地将电气系统中的故障电流引入大地,保障人身安全和设备稳定。在电气接地施工中,常见的接地方法包括埋设接地体和构建接地网。埋设接地体通常采用铜棒或镀锌钢材,通过深埋地下以降低接地电阻,而接地网则是通过铺设金属导体形成网络,以实现更均匀的电流分布。随着技术的进步,一些新技术被应用于电气接地施工中,例如深井接地技术,它通过在地下深处钻孔并注入导电材料,以获得更低的接地电阻。化学接地技术则是利用化学物质改善土壤导电性,从而提高接地效果。这些新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接地的效率和可靠性,还减少了施工对环境的影响。在电气接地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施工规范,注意施工细节,如接地体的埋设深度、接地网的连接质量等,以确保施工质量。同时,施工人员应接受专业培训,掌握正确的施工方法和安全操作规程,以防止施工事故的发生。质量控制方面,应定期对接地系统进行检测,确保其满足设计要求和安全标准。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地提升电气接地施工的整体水平,为建筑的安全运行提供坚实保障。

1.3防水渗透施工技术

建筑防水是确保建筑物耐久性和安全性的关键因素,在多雨或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防水工程尤为重要。常见问题包括防水层破损、接缝处理不当、材料老化等,这些问题可能导致墙体渗水、地下室积水等严重后果。选择合适的防水材料是施工成功的第一步。卷材防水因其施工简便、适应性强而被广泛应用,而涂料防水则因其无缝覆盖、易于维护而受到青睐。施工时,卷材防水需注意搭接宽度与固定方式,涂料防水则需关注涂层的均匀性与厚度控制。 随着科技的发展,自愈合防水材料和纳米防水技术等新兴技术逐渐应用于防水施工中。自愈合材料能够在微裂缝形成时自动修复,提高防水层的耐久性;纳米技术则通过纳米颗粒的渗透性,增强材料的防水性能,提供更持久的保护。

1.4土石施工技术

土石施工是建筑工程中的基础环节,它涉及到土方开挖、填筑、压实等一系列工序。施工过程中,必须遵循土力学原理,确保土体的稳定性。同时,施工要求严格,包括对土石材料的选择、施工机械的合理配置以及施工工艺的科学安排。挖填平衡技术是土石施工中的核心,它要求在开挖和填筑过程中保持土方量的平衡,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和成本的浪费。爆破技术则是在岩石开挖中常用的方法,通过精确控制爆破参数,实现岩石的破碎和移除。随着科技的发展,机械化施工已成为提高效率和质量的重要手段。自动化挖掘机、智能压实设备等先进机械的应用,大大提升了施工的精准度和速度。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引入,使得施工过程的监控和调度更加高效,确保了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在土石施工中,安全始终是首要考虑的因素。施工现场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定期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确保每一位施工人员都能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同时,环境保护也不容忽视,施工过程中应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扬尘、噪音和废水的排放,保护周边生态环境。

2、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

2.1优化管理工作

在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中,优化管理工作是确保项目顺利进行的关键。首先,施工计划与进度控制是管理工作的核心,它要求项目管理者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既科学又合理的施工计划,确保每一项任务都有明确的时间节点和责任人。同时,实施动态进度管理,通过定期检查和调整,确保施工进度与计划保持一致,及时发现并解决可能影响工期的问题。其次,人力资源管理也是优化工作的重要方面。合理配置施工人员,根据工程的实际需要,分配具有相应技能和经验的人员到各个岗位,确保每个环节都有专业人员负责。此外,加强人员培训与技能提升,定期组织培训,提高工人的技术水平和安全意识,为工程的顺利进行提供人力保障。最后,质量控制是优化管理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建立质量管理体系,从材料采购到施工过程,再到最终的验收,每一个环节都要有严格的质量控制标准和流程。实施质量检查与整改,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进行及时发现和整改,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行业标准。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提升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2.2提高管理水平

提高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的水平,首先需要引入先进技术与设备。BIM技术(建筑信息模型)的应用,能够实现施工过程的数字化模拟,提前预测和解决潜在的施工冲突,优化施工方案。同时,现代化施工机械的使用,如自动化的混凝土搅拌车、高空作业平台等,不仅提高了施工效率,也降低了劳动强度和安全风险。其次,加强信息化管理是提升施工管理水平的另一关键。通过建立施工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实现对施工现场的实时监控,包括人员、机械、材料的动态管理,以及施工进度的即时更新。这不仅有助于管理人员及时掌握施工现场的最新情况,还能够迅速响应各种突发事件,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此外,为了进一步提升施工管理的水平,还应注重施工现场的标准化建设。通过制定统一的施工操作规程和质量控制标准,确保每一项施工活动都能按照既定的标准执行,从而提高工程的整体质量。同时,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提升他们的专业技能和安全意识,也是提高施工管理水平不可或缺的一环。

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现场施工管理的研究,对于提升建筑工程的整体水平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新材料、新工艺的不断涌现,以及成功与问题案例的深入分析,未来的建筑工程将更加高效、安全、环保。为此,应当不断深化对施工技术的理解,优化施工管理流程,以科学的态度和严谨的作风,推动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宋金榜.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现场施工管理研究[J].四川建材, 2024(003):050.

[2] 王鑫.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现场施工管理[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工程技术, 2024(003):000.

[3] 郭靖.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现场施工管理措施研究[J].砖瓦, 2023(8):88-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