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中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7-21
/ 2

建筑工程施工中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

赵松松

身份证号:370983199005056973

摘要: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作为提高灌注桩承载能力和稳定性的重要手段,在建筑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旨在深入探讨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的原理、施工流程、技术参数、注意事项及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效果,为类似工程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灌注桩;注浆施工

1引言

灌注桩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基础形式之一,其承载能力和稳定性直接影响整个结构的安全与耐久性。然而,传统的灌注桩在成桩过程中易产生空隙和沉渣,影响桩的承载力和稳定性。因此,采用后注浆技术对这些空隙进行加固,已成为提升灌注桩性能的有效方法。

2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的概述

2.1技术定义

灌注桩后注浆技术是指在灌注桩成桩后,通过预设于桩身内的注浆导管及与之相连的桩端、桩侧注浆阀,注入水泥浆等高强度注浆材料,使桩端、桩侧土体(包括沉渣和泥皮)得到加固,从而提高单桩承载力,减小沉降。

2.2工作原理

后注浆技术主要利用注浆材料在压力作用下向桩周土体渗透、填充、压密和固结,从而改善桩周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质,增强桩与土体的结合力,提高桩的承载力和稳定性。注浆材料通常采用无缩性高强度水泥浆,具有良好的渗透性和粘度,能够进入细小的裂缝并填充空隙。

3施工工艺与流程

3.1前期准备

在灌注桩后注浆施工中,注浆管与钢筋笼的设置与安装是至关重要的环节。注浆管一般采用Φ30mm至Φ50mm的钢管,其设计既考虑了结构强度也兼顾了注浆效率。底部被精心制作成尖形开口,以便于穿透桩底土层,同时在距底端约30mm处钻设若干小孔,这些小孔作为注浆的出口,确保浆液能够均匀分布到桩周土体中。注浆管底部还安装了单向阀,以防止在灌注混凝土时浆液逆流。钢筋笼作为桩身的主要骨架,其制作需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注浆管作为钢筋笼的一部分,被巧妙地设置为其中一根主筋,既保证了结构的整体性,又便于注浆施工。注浆管与钢筋笼之间采用丝扣连接或外加短套管电焊固定的方式,确保注浆管在钢筋笼中的位置稳定,不会在运输和安装过程中发生偏移。安装时,钢筋笼需准确地下放到桩底,注浆管也随之同步下放。在此过程中,注浆管与钢筋笼的主筋之间需进行点焊和绑扎,以进一步增强连接的牢固性。每根桩的桩底通常设置2至3根注浆管,具体数量需根据桩径大小、地质条件以及设计要求来确定,以确保注浆效果达到最佳。

3.2成孔与清孔

在灌注桩后注浆施工的初期阶段,钻孔与清孔作业是奠定坚实基础的关键步骤。首先,钻孔作业采用先进的旋挖钻机或冲击钻机等专业设备,这些设备以其高效、精准的性能,确保了孔径和孔深严格符合设计要求。钻孔过程中,操作人员需密切关注地质变化,及时调整钻进参数,确保孔壁的完整性和稳定性。紧接着是清孔作业,这一步骤对于提高桩身质量至关重要。钻孔完成后,立即进行第一次清孔,目的是彻底清除孔底的沉渣和泥皮。这些残留物若不及时清除,将严重影响桩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通过高压水枪或泥浆循环等方式,将孔底杂物冲洗干净,为后续工序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随后,在钢筋笼放置完毕后,还需进行第二次清孔。此次清孔更加细致入微,旨在进一步清除孔内可能残留的细小杂物,确保孔内环境绝对清洁无污。

3.3注浆管安装与固定

在灌注桩后注浆施工的关键环节中,注浆管与注浆阀的安装是至关重要的。注浆管作为注浆浆液传输的通道,其安装质量直接影响到注浆效果。首先,注浆管被精心固定在钢筋笼上,随钢筋笼一同下放至孔内。注浆管的底部需深入孔底土中约20至30厘米,以确保注浆浆液能够充分渗透到桩端及桩周土体中。注浆管之间采用丝扣连接的方式,这种连接方式不仅操作简便,而且能够确保连接的紧密性和稳固性,避免了焊接可能带来的质量隐患。与此同时,注浆阀的安装也是不容忽视的。注浆管底部安装的单向专用注浆阀,是防止注浆过程中浆液流失和回流的关键。这些注浆阀具有独特的单向开启功能,在浇注混凝土时能够自动关闭,防止混凝土浆液灌入注浆管内;而在注浆时,则能够顺利开启,允许注浆浆液顺畅地注入土体中。

3.4灌注混凝土

在灌注桩的施工过程中,为了提高注浆效果并确保桩身质量,一种常见的做法是在灌注混凝土之前,先往孔底倒入一定量的碎石或块石。这一步骤的目的在于在孔底形成一层坚实的碎石层,使后续的注浆口能够埋入其中。当注浆时,浆液能够更容易地渗透并扩散到碎石层及周围的土体中,从而增强桩端和桩侧土体的强度,提高桩的承载力。紧接着进行的是混凝土的灌筑工作。这是一个连续且关键的步骤,要求混凝土必须连续不断地灌入孔内,避免任何形式的中断。因为一旦灌注过程中断,就有可能导致混凝土在孔内形成断层或空洞,即所谓的“断桩”。断桩会严重削弱桩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甚至可能引发安全事故。因此,施工人员在灌筑混凝土时必须保持高度的专注和责任心,确保混凝土供应充足,灌注设备运转正常。同时,还需要密切监控混凝土的流动性和灌注速度,确保混凝土能够均匀、密实地填充整个桩孔。在灌注过程中,还需适时进行振捣,以排出混凝土中的气泡和多余水分,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和强度。

3.5压水试验与注浆

在灌注桩后注浆施工的关键阶段,压水试验与注浆作业是两个紧密相连且至关重要的环节。首先,成桩后24小时内需进行压水试验,这一步骤的主要目的是检查注浆管路与单向阀的畅通情况,确保后续注浆作业能够顺利进行。同时,通过压水产生的压力,还能有效清除单向阀周围混凝土中可能残留的沉渣和泥浆,为注浆浆液提供更好的渗透环境。压水试验合格后,随即进入注浆作业阶段。注浆作业采用低速慢压的方法,这种注浆方式能够确保浆液在土体中均匀渗透,并缓慢刺入土体,从而与土体形成更加紧密的结合,提高注浆效果。注浆过程中,需严格遵循既定的注浆顺序,即先上侧管,再下侧管,最后端管,以确保浆液能够全面覆盖桩身周围的土体。对于同一承台内的多根桩,应尽可能同时进行注浆,以保持注浆压力的均衡,避免对桩身造成不利影响。此外,注浆作业还需根据地质条件、桩身设计要求以及注浆浆液的性能等因素,合理确定注浆压力和注浆量。注浆过程中,应密切监测注浆压力和注浆量的变化,及时调整注浆参数,确保注浆效果达到设计要求。

3.6终止注浆与养护

注浆作业中,当注浆量达到设计要求或稳压压力持续大于3.0MPa并保持1分钟时,视为注浆充分,此时应立即终止注浆,以避免过度注浆造成的不利影响。注浆完成后,一个关键的步骤是给压浆管迅速拧上堵头,此举旨在防止浆液回流,从而保护注浆成果,确保注浆效果不受损。紧接着,注浆后的养护工作同样重要。通过适当的养护措施,如保持周围环境湿度、避免外力干扰等,可以促进注浆材料的充分固结和强度发展。

4注浆浆液制备与施工机具

注浆浆液的制备:注浆浆液的稠度和可灌性是注浆工艺的重要因素之一。一般采用水泥浆为主的浆液,根据需要可添加外加剂。水灰比应根据土的饱和度、渗透性确定,一般水灰比宜为0.45~0.9。施工机具:施工机具分为地面注浆装置和地下注浆装置两大部分。地面注浆装置包括高压注浆泵、浆液搅拌机、储浆桶等设备;地下注浆装置包括竖向导浆管、注浆管及桩端压力注浆装置等。

5注浆控制标准与注意事项

注浆终止控制标准:注浆终止控制标准以压浆量为主,压力控制为辅。注浆量按设计执行,若设计文件未明确,可根据相关规范执行。注浆压力一般为1~3MPa,终止压力一般为1.5~8.0MPa。最佳注浆时间:注浆作业宜在成桩后2~30d内完成,具体时间需根据桩的设计强度来确定。注浆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注浆过程中应控制浆液流量,避免过大导致浆液流失;注浆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注浆压力和注浆量的变化,及时调整注浆参数;注浆结束后应稳压一段时间,使浆液充分固结。

6结语

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涉及多个精细环节,从压水试验到注浆作业,再到注浆后的处理与养护,每一步都至关重要。确保注浆管路畅通、注浆量适中、注浆压力稳定,以及及时有效的后续处理,是提升桩身质量、增强承载能力的关键。通过严格遵循施工规范,加强过程控制,能够确保灌注桩后注浆施工达到预期效果,为建筑工程的安全与稳定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曾梅. 旋挖钻孔灌注桩后注浆法在建筑工程桩基础施工中应用研究[J]. 科技资讯,2023,21(3):89-92.

[2] 谢圣驾. 钻孔灌注桩后注浆技术在高层住宅楼基础施工中的应用[J]. 建筑与装饰,2023(19):181-183.

[3] 黄义淳. 钻孔灌注桩桩端后注浆施工技术应用及质量控制措施[J]. 水利科学与寒区工程,2023,6(9):1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