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音乐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7-23
/ 2

“双减”背景下音乐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策略

张丽娜

内蒙古赤峰市元宝山区平庄矿区第二小学  024076

摘要:随着“双减”政策的推行,如何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有效渗透德育成为当下教育界关注的热点问题。音乐课堂作为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道德观念的重要场所,承担着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任。在“双减”背景下,音乐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探索有效的德育渗透策略,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双减”;音乐课堂;德育;策略

引言

“双减”政策即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压力的教育政策,旨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音乐作为一门重要的课程,肩负着对学生进行情感、审美以及道德情操等方面培养的多重任务。所以,探究音乐课堂中德育的有效开展策略对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实现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双减”背景下音乐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重要性

(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现知识与品德的均衡教育

音乐课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承担培养学生审美、情感与认知等综合素养的使命。音乐教育能促进学生审美、情感和认知的综合提高,达到知识和品德的平衡发展。音乐课堂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情趣培养的重要阵地,音乐这门艺术形式的独特审美魅力可以激发学生对美的情感与认识。学生在音乐作品鉴赏与学习中,能感受美的魅力,升华为对审美特有的感受与体验。

(二)强化音乐课堂的育人功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道德情操

在“双减”政策环境中,音乐课堂教学除了注重知识传授外,还须加强其育人功能,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及审美情趣与道德情操的养成。音乐是兼具审美特点和道德内涵的课程,在教学中应着重对学生情感表达能力、审美鉴赏能力和道德品质等方面进行培养,从而让学生在学习音乐的同时,获得全面的人格塑造与素质提升。

(三)响应国家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在国家现行的教育方针中,音乐课堂是教学中的有机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的任务。教师要响应我国教育方针,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音乐课堂中重视德育渗透,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与道德情操,这样既有利于学生积极审美情趣的养成,又能激励学生去追求美好的事物,培养其创造力,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生在音乐学习中,能发展情感表达能力,懂得尊重别人,团结协作,感恩奉献,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二、“双减”背景下音乐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策略

(一)选取具有德育意义的音乐作品

德育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价值观念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环节,而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能够通过情感表达和意义传递,深刻地影响学生的心灵。选取具有德育意义的音乐作品需要从多个方面考虑,作品主题应与德育目标相契合。关于友谊、助人为乐、团队合作等主题的音乐作品能够加深学生对友善、合作和尊重他人的理解。音乐作品的歌词和旋律要具有积极向上的情感表达,能够引发学生情感共鸣,激发学生内心的感动,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情感并表达出来。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音乐作品也是一种德育意义的选择。音乐作为一种文化表达形式,能够传递民族精神和文化传统,帮助学生认识并尊重自己的文化身份。传统民歌、民族乐器演奏等方式能够让学生深入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意识。选取具有德育意义的音乐作品是音乐教学与德育融合的重要一环,教师精心挑选与德育目标相契合的主题、情感表达积极向上的歌曲和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作品,能够有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的道德素养和情感表达能力。

(二)优化教学方案,培养德育意识

教师创新教学设计,组织学生开展音乐鉴赏、音乐学唱、音乐创编、律动创编、声势创编等学习活动,在活动中渗透德育思想,对学生形成自然教育,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成长。1、融入德育内容。在德育资源整合时,教师做好信息搜集,借助教辅材料、信息技术等管道搜集德育素材,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有机筛选,为音乐教学提供丰富的德育素材,为德育内容融入创造有利条件。学生对音乐学习和德育素材有个性化理解,教师对学生的音乐学习基础、技能掌握水平等做针对性调研,推出更多音乐学习活动,既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又为德育渗透创造机会。具备积极向上生活态度和对美好生活赞美的音乐作品,对学生的心理触动是强烈的,自然打开品德教育程序,潜移默化提升德育成效。2、强化渗透频度。不论是音乐知识的学习还是思想质量的教育,学生都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立足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为学习活动赋予多样化、趣味性的属性,助力德育内容的有机渗透,提升音乐学科德育效果。在音乐课堂教学时,教师围绕学生心理特点推出音乐鉴赏活动,对学生多种感官形成冲击,让学生在音乐欣赏中获得更多音乐认知,为学生的思想带来相应触动,顺利达成品德教育目标。

(三)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策略,如讲解、示范、引导、讨论等,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音乐欣赏、音乐创作、音乐表演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多种教学手段的运用让学生以多元化的方式接触音乐,从而更好地融入德育。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技术播放音乐视频或音频,让学生通过视听的方式感受音乐的魅力。同时,教师可以组织音乐游戏和音乐互动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音乐知识,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进行音乐创作和表演,自主选择音乐素材、编排乐曲、创作歌词,让学生发挥个人才能。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音乐技能,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促进与德育的进一步融合。

(四)加强师生互动,利用音乐课堂进行情感与价值观教育

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情感需求和思想倾向,有针对性地进行情感与价值观教育。教师可以结合音乐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情感体验、表达个人观点,从而促进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感交流。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音乐作品的情感表达,引导学生认识和尊重他人的情感,培养他们的情感智慧和情感表达能力。学生可以通过音乐作品的欣赏和表演,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从而提升自身的情感认知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五)在音乐的器乐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音乐课程教学是由多个方面组成,器乐教学也不可忽视,器乐教学不仅让音乐课堂内容变得丰富化,而且充满趣味性,对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极为重要,更能让学生的创造及动手能力得到同步发展。另外,教师在此类教学中合理地渗透德育教育,不仅能够充分体现器乐教学的优势及作用,更能够让学生在亲自参与过程中形成德育精神,促使学生有一个完善的人格。另外,在教学中我们发现,有些学生由于嗓音条件不是很好,五音不全,唱歌总跑调,由于害怕被老师、学生嘲笑,唱歌缺乏自信,非常抗拒开口唱歌。为了能够提升学生自信心,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形成积极学习态度,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器乐进行吹奏乐谱,以此取代口唱,学生在吹的过程中能够熟悉及掌握音乐旋律,促使其的感知能力得到发展,更给学生提供了自我表现的机会。所以,教师通过因材施教的方式开展教学,及时分析学生的闪光点,更能找出他们在学习中存在的不足,通过有效地引导促使学生克服学习中的问题及困难,这样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不仅能够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音乐知识,同时也能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真正地实现德育教育的目的。

结语

“双减”政策引导下的音乐课堂可以从整合德育资源、创新教学方法、增强师生互动和家校合作等方面切实做到德育渗透。这样既有利于学生正确价值观与良好道德品质的养成,又能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赵龙.德育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的渗透策略[J].吉林教育,2020(31):41.

[2]周昱.浅谈音乐课堂教学中德育的渗透[J].科普童话,2020(36):130.

[3]汤章惠.在音乐教学中融合德育的路径与方法[J].华夏教师,202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