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一我妹妹丁宁是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的编辑。1998年春节期间,她告诉我,社里要推出《百年人生丛书》,内容是当代文化名人的回忆录。第一种已经问世,是周一良的《毕竟是书生》。这本书我读后感到很有意思。周一良是北京大学教授,著名历史学家,《毕竟是书生》不到十万字,重点叙述自己20世纪70年代进入梁效写作组,打倒“四人帮”后接受审查的尴尬经历。当时除冯友兰《三松堂自序》外,其他当事人尚未直陈其事。周一良的回忆录态度比较诚恳,

  • 标签: 《思痛录》 20世纪70年代 再版 文艺出版社 1998年 “四人帮”
  • 简介:2005年,市场上出现了一本叫好不叫座的书,这就是徐晓的散文集《半生为人》。说它“叫好”,因为年终时,许多报刊盘点年度好书,它都榜上有名。我还亲眼看见一位很有名的学者,当着徐晓的面说:“我是你的粉丝。”最近,徐晓委托我联系居住在旧金山的李南央,为她在《财经》主持的

  • 标签: 大学生 书信 出版社 采访 口述实录 民间语文
  • 简介:李昌平,我是先读其文,后识其人。2002年冬天,我从《改革内参》上读到李昌平、桂晓琦等人的对话——《三个农民之子下岗后的反思》,情不自禁地发出感叹:这篇文章太好了!又过了几天,新华社老记者戴煌先生告诉我,桂晓琦对山西记者高勤荣的冤案很关心,要到他家聊一聊。我说,我也很想认识桂晓琦。那天,在戴老家见到了桂晓琦,聊了两个小时。回家的路上,和桂晓琦一起坐出租车,他问我认识不认识李昌平,我说,不认识,三个“农民之子”我就见过你一个。但我读过李昌平的文章。除了那封轰动全国的上书,他在报刊杂志和网络上发表的一些新作也读了。我觉得,他的文章在中国是独一份儿,别人替代不了。书斋里的学者,读再多的书,写不出他那样的文章;基层官员不读书,不研究,也写不出他那样的文章。当时我还想到,李昌平上书,能够引起高层重视,数位高级领导人批示,派员私访核实,在报刊发表后又引起强烈轰动,本身就耐人深思,起码有这样几点原因:

  • 标签: 昌平 出租车 报刊杂志 领导人 下岗职工 冤案
  • 简介:当今对人类威胁最大的自然灾害是地震。从海地、智利、新西兰、日本、缅甸到中国的汶川、玉树、盈江,近几年连续发生的大地震,给各国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灾难。财产损失不可避免,人的伤亡能不能避免或降低?各国都有不同的探索。成功的经验让人称赞,惨痛的教训令人叹息。难题之一,就是地震的预测和预报。现在,主流的说法是地震不能预测、预报。但是,独立电影人王利波却以纪录片《掩埋》表达了不同的思考。

  • 标签: 大地震 自然灾害 财产损失 新西兰 纪录片 电影人
  • 简介:最近,《袁伟民与体坛风云》一书因为披露了体育界一些内情,成为热门话题。其实在西方国家,政府要员退位以后,撰写回忆录是常见的文化活动。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因撰写回忆录,甚至成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因"拉链门"惹上官司,退休时欠下数百万美元律师费,正是用出版回忆录《我的生活》的版税,化解了债务危机。中国领导

  • 标签: 美国前总统 政府要员 债务危机 袁伟民 丘吉尔 文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