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气道炎症是慢性气道疾病最重要的病理学基础,气道炎症的检测评估有助于气道疾病的诊断及精准化治疗管理。呼出气一氧化氮检测技术是近年来临床应用最广泛的无创气道炎症检测技术,为慢性气道疾病的诊断和管理提供了简便、快捷的气道炎症参考,但仍存在一些争议与不足。本文简要阐述了呼出气中一氧化氮的生物学意义和检测方法,总结了目前呼出气一氧化氮检测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及相应缺陷与不足,预期未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应用经验的不断积累,该技术必将在慢性气道疾病的精准管理中发挥更为显著的作用。

  • 标签: 一氧化氮 呼出气 气道疾病
  • 简介:摘要老年人哮喘是一种特殊类型哮喘,具有特殊的病理生理、临床特征、合并症及药物反应,导致其诊断治疗复杂化,具有更高的患病率和死亡率。本文结合最新发表的《老年人支气管哮喘诊断与管理中国专家共识》,呼吁加强对老年人哮喘患者的管理,促进相关研究开展,完善适合老年人哮喘的临床诊疗方案,以提高哮喘控制水平及改善预后。

  • 标签: 哮喘 老年人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抗病毒颗粒治疗流行性感冒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药平行对照试验设计,在中国27家三级甲等医院筛选流行性感冒患者,按1∶1随机分配至抗病毒颗粒试验组或磷酸奥司他韦胶囊对照组,每组计划入组受试者200例。试验组给予抗病毒颗粒(每次18 g,每日3次)及磷酸奥司他韦模拟剂口服,对照组给予磷酸奥司他韦胶囊(每次75 mg,每日2次)及抗病毒颗粒模拟剂口服,疗程均为5 d。主要疗效指标包括临床主要症状缓解时间和完全退热时间。次要疗效指标包括对乙酰氨基酚使用剂量、中医证候积分改变、其他重要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对比抗病毒颗粒试验组和磷酸奥司他韦对照组疗效指标差异,同时监测不良事件或不良反应评估抗病毒颗粒的安全性。结果共入组受试者393例,抗病毒颗粒试验组195例,完成试验191例(97.95%)。磷酸奥司他韦对照组198例,完成试验195例(98.48%),两组脱落率和剔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分析数据集(FAS)中试验组年龄(34.9±14.4)岁,男性83例(42.78%);对照组年龄(33.3±13.5)岁,男性78例(39.59%)。两组受试者人口学资料、体格检查、病毒病原学检测、基线中医证候总分及各单项症状评分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FAS中试验组临床主要症状缓解时间M(Q1,Q3)为3.0(3.0,4.0) d,对照组为3.0(3.0,4.0)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完全退热时间M(Q1,Q3)试验组为34.0(20.3,49.0) h,对照组为36.5(19.6,48.8) 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抗病毒颗粒在对乙酰氨基酚使用剂量、中医证候疗效、多数重要临床症状消失率等方面与磷酸奥司他韦胶囊疗效相当(P>0.05),且抗病毒颗粒组第3天的头昏、胸闷症状消失率优于磷酸奥司他韦胶囊组(P<0.05)。结论抗病毒颗粒治疗流行性感冒疗效与磷酸奥司他韦胶囊相当,且药物安全性良好。

  • 标签: 流感, 人 抗病毒颗粒 有效性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支气管热成形术(BT)对重症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患者气道重塑、哮喘控制水平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2019年1—9月在中日友好医院招募入组11例重症哮喘患者接受BT治疗。治疗分3次进行,间隔3周,依次治疗右肺下叶、左肺下叶及双肺上叶。本研究采用患者自身对照法,对治疗前后有关指标进行比较。组织学染色检测两组左肺下叶气道重塑情况,包括气道平滑肌(ASM)、胶原蛋白在气道壁中的质量占比和基底膜厚度;临床检测评估两组左肺下叶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细胞分类计数、外周血细胞分类计数、血清总IgE、哮喘控制测试(ACT)、简易版哮喘生活质量调查问卷(miniAQLQ)和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预计值);分析气道重塑与哮喘控制水平和生活质量等方面的相关性。结果BT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ASM质量占比、胶原蛋白质量占比均显著降低[(9.8±2.5)%比(25.8±7.7)%、(12.9±4.0)%比(17.4±5.6)%](均P<0.05),基底膜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ALF嗜酸粒细胞百分比、外周血嗜酸粒细胞百分比和血清总IgE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CT评分和miniAQLQ评分均显著提高[(23.1±1.8)比(13.8±6.2)分、(5.3±1.3)比(3.6±1.5)分](均P<0.05),FEV1%预计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SM质量占比与ACT评分、miniAQLQ评分、FEV1%预计值均呈负相关(r=-0.712、-0.557、-0.477,均P<0.05);胶原蛋白质量占比与ACT评分、miniAQLQ评分均呈负相关(r=-0.549、-0.639,均P<0.05)。结论BT可改善重症哮喘患者气道重塑,提高患者哮喘控制水平和生活质量,气道重塑改善与哮喘控制水平及生活质量的提高存在相关性。

  • 标签: 哮喘 支气管热成形术 气道重塑 哮喘控制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真实世界重度支气管哮喘(哮喘)患者支气管热成形术(BT)后2年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至2017年11月在中日友好医院接受BT治疗的70例重度哮喘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估术后2年后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微型哮喘生活质量调查问卷(mini-AQLQ)评分、过去1年重度哮喘急性发作次数、因哮喘急性发作急诊就诊次数、因哮喘急性发作住院次数、肺功能[包括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及其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预计值%)、FEV1与用力肺活量(FVC)的比值(FEV1/FVC)]、哮喘控制药物、哮喘药物费用及年哮喘总治疗费用等指标与术前的差异以及术后2年患者对手术效果的主观评价。结果70例患者术前和术后2年调查过去1年中有重度哮喘急性发作者分别为70例(100%)和37例(52.9%),重度哮喘急性发作累计次数分别为575和162例次;因哮喘急性发作急诊就诊者分别为46例(65.7%)和9例(12.9%),急诊累计次数分别为186和19例次;因哮喘急性发作住院者分别为43例(61.4%)和16例(22.9%),住院累计次数分别为124和24例次。术后2年重度哮喘急性发作频率、哮喘急性发作急诊就诊频率、哮喘急性发作住院频率较治疗前分别下降71.9%、88.9%、83.3%(均P<0.001)。术后2年ACT、mini-AQLQ评分均显著高于术前[22(21,24)比17(13,19)分、(5.57±0.89)比(3.83±0.92)分](均P<0.001)。术后2年4例(5.7%)停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及长效β2受体激动剂(LABA),14例(37.8%)停用口服糖皮质激素(OCS),每日ICS剂量及OCS剂量均显著低于术前(均P<0.05);使用孟鲁司特钠、茶碱的患者比例均显著少于术前(40.0%比81.4%、27.1%比71.4%)(均P<0.001)。术后2年FEV1、FEV1预计值%、FEV1/FVC均显著高于术前[2.27(1.84,2.82)比2.10(1.70,2.61)L、(76.8±19.5)%比(72.5±19.8)%、(66.3±13.6)%比(63.8±13.0)%](均P<0.05);治疗后年哮喘药物费用及年哮喘总治疗费用均显著低于术前(均P<0.001)。59例(84.3%)患者主观评价治疗有效。结论2年随访显示,BT可显著改善真实世界重度哮喘患者哮喘控制水平、肺功能及生活质量,减少重度哮喘急性发作,降低急诊就诊及住院频率,减少药物使用,降低治疗费用。

  • 标签: 哮喘 治疗学 支气管热成形术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在医疗治疗中因职业暴露而感染疾病是由于医护人员从事诊疗、护理工作中不小心被含有病原体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锐器刺破皮肤,感染了可以经血液传播疾病的病原体。医务人员处于医院感染和社会感染疾病的双重威胁下,一旦感染传染病后,很容易将疾病传播给病人和其他医务人员以及家庭成员、社会接触人员的危险中。急诊科护士常见职业暴露因素及防护中存在的问题,减少急诊科护士职业暴露的发生。方法分析急诊科护士常发生职业暴露因素,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使职业暴露的发生得到有效的控制1。结论各种因素都可以造成急诊科护士的健康危害,在临床中,护理人员仍需要面临着较大的职业暴露危险,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强职业防护教育具有重要作用,可以有效降低发生急诊科护理职业暴露事件1。

  • 标签: 急诊护理 职业暴露 防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