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2 个结果
  • 简介:作为高考的一个科目,顾名思义,“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的对象和目标自然是应试者的“综合能力”。那么,什么是文科综合能力呢?由于现阶段的文科综合是指政治、历史、地理三个学科的综合,是否可以说文科综合能力就是政治学科能力、历史学科能力和地理学科能力的综合。这个答案应该说是不错的,但太一

  • 标签: 综合能力 高考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政治 历史 地理
  • 简介:我们都知道,"源于教材,高于教材"是高考命题的一个重要原则.历年来以能力立意的优质高考试题都能很好地体现这个命题原则,大多具有提供新材料、创设新情景、提出新问题的基本特征.以下笔者将2003年的文科综合能力测试题中的部分试题的"考点"与材料的相关内容列表加以对照,以期透过其中的重要信息,找出规律.

  • 标签: “最近发展区” 历史 中国 教学 高考 命题
  • 简介:历史事物都发生、存在于一定的时间之中。认识历史事物绝不能离开其发生、存在的时间。历史时间是历史认识(思维)的重要对象。不仅如此,历史时间还为人们认识历史事物,以及历史事物之间的联系开启了一个重要的视角及维度。从历史时间切入并以其为基本脉络的历史思维,可称之为历史时间思维。

  • 标签: 逆时思维 历史时序 教学启示
  • 简介:史学的魅力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历史想象。无论是历史学习者,还是历史研究者、历史教育工作者,都想张开想象的翅膀,在历史的天空更高远地飞翔。然而,要实现这个愿望,除对历史的热情和兴趣外,还需遵守历史想象的基本原则。

  • 标签: 历史想象 教育工作者 学习者 研究者
  • 简介:史料教学法的运用营造出新的教学景象,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学历史课堂的面貌。对这种行之有效的历史教学方法,我们应予以充分的肯定,并更深入地进行研究。

  • 标签: 中学 史料教学法 基本史料 孔子
  • 简介:英国著名史学家柯林武德在其所著《历史的观念》一书中说,如果我们眺望大海,看见一艘船在海上某个地方,五分钟后再望过去,船已在另外一个地方了。那么,在我们不曾眺望的那段时间里,船在哪里呢?

  • 标签: 历史想象 教学 虚拟
  • 简介:在《怎样确定和复习主干知识》(载《历史学习》2009年7、8期)一文中,笔者向同学们介绍了三种历史复习方法,即知识要素复习法、专题复习法、视角变换复习法。在本文中,笔者要向大家介绍(推荐)的是历史材料、历史观念(观点)、历史主干知识相互搭配有机结合的历史复习方法,简称“三结合”历史复习法。

  • 标签: 历史学习 主干知识 历史材料 历史观念 复习法 复习方法
  • 简介:理论探索的初步收获笔者对历史学习过程与历史学习目标关系的探讨,始于2000年一2001年之交,当时写成《历史教学过程新探》一文,并于2001年10月发表^[1],2002年收入《历史教育新探》文集之中^[2]。在该文中,笔者提出并初步论证了“过程即目的”这一论断。2004年秋,为向中国教育学会历史教学专业委员会北京年会提供交流论文,又撰写了《“过程即目标”简论》一文(发表时改题为《“过程即目标”论》^[3],

  • 标签: 《历史教育新探》 实证研究 中国教育学会 专业委员会 学习目标 学习过程
  • 简介:2009年全国高考历史试题包括历史单科试题(4套)、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卷中的历史试题(11套)、文理科综合(大综合)能力测试卷中的历史试题(6套),总共21套。套数和题目总量之多,前所未有,但由于考查对象与考查目的是一致的,考查内容也相差不大。从指导思想、命题原则、内容选取、考查方式看,2009年的历史试题(含答案)有以下特点:

  • 标签: 高考历史试题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卷 复习建议 盘点 理科综合 考查目的
  • 简介:和一些敏锐的同行一样,笔者也明显地感觉到,社会史已向相对保守的中学历史课程提出了挑战。只不过挑战的信号并不是由社会史学家们以“宣言”的形式发出,而是通过近年的高考历史试题或隐或显地发出的。

  • 标签: 社会史 高考 中学历史课程 挑战
  • 简介:为改变开放性历史试题的评分技术和方法严重滞后的状况,近年来,广东和上海的一些同志开展了SOLO评价法的研究和试验,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相关个体和群体目前所做的工作,仅仅迈出了评分方法改革研究的第一步,要将这种外来的评价方法本土化、学科化和完善化,还有很多工作等待我们去做。为推进SOLO评价法的研究和试验,笔者在此谈一些粗浅的想法,提出几点具体建议,与同行交流切磋。

  • 标签: SOLO评价法 评分法 要素一层次评分法
  • 简介:清朝的海外贸易政策,几经调整,多次变化。从顺治入关到宣统覆亡,大体可分为允许贸易(1644~1654)、严厉禁海(1655~1683)、开海贸易(1684~1756)、闭关锁国(1757~1841)、被动开放(1842~1912)五个阶段。要全面论述这五个阶段的情况,颇费笔墨,现仅就相当重要但说法不一,且为中学历史教学界长期忽视的“开海贸易”阶段的几个问题谈一些看法,供大家参考。

  • 标签: 开海 海外贸易政策 康熙 中学历史教学 闭关锁国
  • 简介:在短小精悍言简意赅的《冷战是如何开始的》这篇文章中,美国著名冷战史研究专家、弗吉尼亚大学历史系讲座教授梅尔文·莱夫勒写道:“在美国学术界,人们曾持有这样一种观点:任何学术研究都应该把繁复的事实简单化,这样的研究将事件的发生归结到某种非常简单、易于把握的原因。他们认为,这是一种‘美丽的简单化’。”不过,梅尔文·莱夫勒本人并不欣赏“美丽的简单化”。他接着写道:“这其实是不正确的。人类活动本身是非常复杂的,如果我们把它人为地简单化,

  • 标签: 历史 学科测评 主观题
  • 简介:以往,我们一般将考试划分为复习性考试、诊断性考试、学业水平考试、选拔性考试等类型,从而相应地认定考试有巩固、诊断、检测、区分等功能。从一定意义上说,这种认识是有道理的。但是,近年在研究和设计创新性历史试题过程中,笔者逐渐发现,这样来认识和概括考试功能有一定的局限性。

  • 标签: 考试功能 选拔性考试 水平考试 历史试题 设计创新 诊断
  • 简介:1861年3月3日(俄历2月19日).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1861年2月19日宣言》和由17个文件构成的《关于脱离农奴依附关系的农民法令》,宣布废除俄国的农奴制,给农奴以人身自由。对俄国历史上的这一重大事件.1956~2000年的我国初、高中历史教学大纲多称之为“1861年改革”.仅偶尔用“废除农奴制”来概括和反映。

  • 标签: 农奴制改革 俄国 亚历山大二世 高中历史 人身自由 重大事件
  • 简介:1840年6月,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战争。这场战争是因鸦片走私贸易而引发的,故史称鸦片战争。要弄清这场战争的前因后果,分析其性质和危害,自然要重视鸦片问题。与此同时,另一样东西也不可忽视。那就是白银。从一定意义上说,在1840年前后,雪白的银子比黑色的鸦片更为重要。因为,对以英国为首的侵略者来说,向中国输入黑色的鸦片只是手段,而从中国掠走雪白的银子才是目的。

  • 标签: 鸦片战争 走私贸易 中学 历史教学 背景知识 教学参考
  • 简介:2005年10月,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这个建议对2006年高考文综能力测试题的命制有重要的导向意义。广大文科考生一定要用它来指导政治、地理、历史三科的复习。

  • 标签: 文科综合复习 “十一五”规划 中共中央 能力测试题 五年规划 社会发展
  • 简介:无论是外国的还是中国的历史学家,凡持整史观(全球史观)研究论述世界历史者,都十分重以下三个时段:15世纪和16世纪之交(1500年后)、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1900年前后)、20世和21世纪之交(2000年前后)。这些研究者认为,这三个时段里,人类社会发生了重要的深刻的乃

  • 标签: 全球史观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时段 世纪初 世界历史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