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微波消融(MWA)和手术切除治疗小肝癌的临床综合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肝胆外科中心2005年2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资料完整的小肝癌患者65例。MWA组30例,手术切除组35例。随访时间自2013年3月至2021年2月。比较两组长期生存率的差异,以及术中平均出血量、平均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功能状态评分(PS评分)、术后平均住院时间等差异。结果MWA组术后1、3、5和10年生存率分别为93.2%、82.5%、55.6%和41.2%,手术切除组分别为97.1%、82.6%、67.2%和48.3%。两组患者生存曲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47)。MWA组围手术期并发症、术中平均出血量、平均手术时间、术后第3天PS评分、术后住院时间优于手术切除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国际巴塞罗那分期(BCLC分期)0~A1期和A2~A4期患者经MWA(P=0.773)和手术切除(P=0.536)的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MWA治疗小肝癌可取得与手术切除类似的近期及远期疗效;同时MWA在术中平均出血量、平均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PS评分、术后平均住院时间方面优于手术切除组患者。

  • 标签: 癌,肝细胞 肝切除术 消融技术 微波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混合型肝癌(combine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nd cholangiocarcinoma,cHCC-CC)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行肝脏切除手术病理诊断为cHCC-CC的临床病例资料,对影响其预后的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6例cHCC-CC患者中,慢性病毒性肝炎19例,其中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17例、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2例。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AFP)≥20 ng/ml 18例,糖类抗原199(glycoantigens 199,CA199)≥37 U/ml 9例,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5 ng/ml 5例。患者肝脏切除术后1、3、5年的生存率为68.8%、34.4%、17.4%。多因素分析显示血清CA199≥37 U/ml(χ2 =5.687,P=0.019)是影响患者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cHCC-CC多见于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或病毒携带者,血清CA199≥37U/ml是影响患者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癌,肝细胞 预后 存活率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少见类型肝脏良性占位性病变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月至2018年12月经手术治疗及病理证实的113例原发于肝脏的少见类型良性占位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13例患者中男51例,女62例。年龄12~83岁,平均44.3岁。91.2%为单发病灶,8.8%为多发病灶。手术方法包括肝脏部分切除98例,肝脏消融12例,肝脏部分切除联合消融3例。术后病理共21种类型,占比最大的5种类型为局灶性结节性增生30例、肝细胞腺瘤16例、异型增生结节14例、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12例、黏液性囊性肿瘤11例,共占据了73.5%。术后随访6~120月均健在。结论少见类型肝脏良性占位性病变术前不易确诊。术前磁共振检查有一定帮助。对于未有恶变报道的类型,可以考虑保守治疗或随访观察,交界性或难以明确诊断者应积极手术切除。

  • 标签: 肝肿瘤 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门-空肠吻合在肝门部胆管癌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至2017年2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31例采用肝门-空肠吻合术式的肝门部胆管癌患者临床资料。结果Bismuth-Corlette分型:IIIa 6例,IIIb 6例,IⅤ型19例。术中出血量50~4000 ml,平均(1146±1082) ml,平均手术时间(346±118) min,平均肝门-空肠吻合时间(35±13)min,平均术后住院时间(20±11) d。其中R0切除25例(80.6%),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5.8%(8/31)。总体中位生存时间21个月,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8.8%、14.6%和3.6%,随访期间发现反流性胆管炎7例,胆肠吻合口狭窄5例,粘连性肠梗阻1例。结论肝门-空肠吻合简单灵活,安全易行,可有效解决大部分肝门部胆管癌胆肠吻合难题,扩大肝门部胆管癌手术适应症。

  • 标签: 胆管肿瘤 空肠肠吻合术,肝门 手术后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