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8 个结果
  • 简介:旧有类词缀“一界”在当代的发展变化主要表现在旧类新例(具体包括后出新例、旧例复显、旧例变新例和新例新变化)和新类新例(包括由[+指人]到[-指人]、由[+高端]到[-高端]、由[+正当]到[-正当])两种情况,其背后有非常明确而又充分的内外动因,堪称现代汉语旧有形式在当代发展变化的代表,对它的全程考察、全面描写、深入剖析于当代汉语而言具有举一反三的典型意义与价值。

  • 标签: 现代汉语 当代汉语 类词缀
  • 简介:两岸四地"有+VP"形式在来源、实时的使用情况及将来可能的发展方向等方面都有比较明显的差异。在台湾,它与闽方言源形式差异明显,已经成为通用口语的"主流"形式,但在书面语中却只是"支流"。在港澳地区,"有+VP"用得更多,并且有更为浓厚的"古旧"色彩,在"港式中文"中则更多保留方言源形式。在大陆地区,"有+VP"只能算刚"露头",它的进一步发展情况有待观察。这一形式的研究有很大的意义和价值,同时也有很大的拓展与提升空间,可以分别着眼于大陆与台港澳三地或其中的一地,研究其来源、与旧有形式的竞争及现状、将来的发展趋势和方向等。

  • 标签: 两岸四地 句法 “有+VP”形式
  • 简介:文章提出“深度对比”的理念,强调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和加深,以寻求新的增长点。要进行两岸词汇的深度对比研究,一定要立足于两岸实际运用中的词汇差异,并且以有隐性差异内涵的词语作为现阶段的主要着力点。进行海峡两岸词汇深度对比研究,对两岸词汇对比研究、对汉语词汇学研究以及两岸语文对比词典编纂都有很大的意义和价值。

  • 标签: 海峡两岸 词汇研究 隐性差异词语
  • 简介:黎锦熙先生《新著国语文法》中的"凡词,依句辨品,离句无品"一句话长期以来饱受非议,这样的评价并不公平。如果能够把握"辨"等的准确含义,并且把所指对象限定在"合适"的范围内,"依句辨品"是正确的。这一点,从汉语词的实际情况、划分词类的标准以及相关的实际工作和研究等方面都可以得到证明。一旦承认了"依句辨品"的合理性,对依附于前一句话的"离句无品"也就没有理由否定了。

  • 标签: 黎锦熙 新著国语文法 词类
  • 简介:“文革”时期,大量的词语实现了由中性或褒义到贬义的变化,或者是新增了贬义的色彩,本文对此分别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考察,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词语贬义化的原因以及几种不同的变化和发展情况。

  • 标签: “文革” “文革”语言 感情色彩
  • 简介:在两岸四地的现代汉语中,有标记被动句“获”字句还在使用,特别是在台港澳地区,这一形式比较多见。这是一种古已有之的形式,有相当突出的古雅色彩,它的表义倾向是[+如意、期望]与[+中性、期望],与同类的“遭”字句分工明确,而与“被”字句则多有交叉。“获”字句的结构类型少于“被”字句和“遭”字句,在大陆与台港澳之间有明显的差异与融合表现。

  • 标签: 两岸四地 被动句 “获”字句
  • 简介:在两岸四地语言差异与融合研究中,人们用“华人社区”来指称整个以及各个不同的华语地区,后来有人在此基础上又提出了“社区词”的概念,由此反映了观察视角的更新,以及某些观念的转换,也给相关研究带来较为明显的促进和提高;在以后的研究中,又有人基于社会语言学的言语社区理论,提出“全球华语社区”这一新概念,则又把相关研究纳入一个全新的理论视角下,使之更具理论色彩,同时也更具可操作性,是相关研究的又一进步。

  • 标签: 两岸四地 华人社区 社区词 全球华语社区
  • 简介:从总体上来说,当代汉语词汇研究应当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已有词语和新生词语。前者往往有从退隐到复显以及意义和使用范围等的变化;后者除数量大、使用多以及涉及面广之外,还在构成以及表义、使用等方面有鲜明的特点,另外也有比较明显的不足。在当代汉语词汇研究中,应当注意进行观念的调整和更新,应当建立“两翼”模式以进一步拓展研究的范围,研究中的理论性也应当加强,包括理论的应用和理论的建设。另外,工具书编纂也是当代汉语词汇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应当充分利用已有基础,做更多后续性以及开创性的工作,如编写编年体新词语词典,续编网络语言、字母词语等专门词典,创编新的、收录范围更广的外来语词典等。

  • 标签: 当代汉语 词汇 旧有词语 新生词语
  • 简介:港台汉语是指以港台“国语”为代表的地区所使用的现代汉语,它的缩略词语很有特点,与内地有明显差异,其主要表现是有大量临时性组合的简缩,以及三音节成词的双音化简缩等,它们具有面广量大、复现率相对较低和可懂度相对较高等几个特点,由此反映了两地词语简缩观的差异,包括原型标准观的差异、语言效率观的差异和表达效用观的差异。

  • 标签: 港台汉语 内地汉语 缩略词语 简缩形式
  • 简介:本文把当代汉语量词的发展变化归纳为两个主要的方面,即简化与繁化,对这两种现象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讨论,最后简单说明了简化与繁化之间的关系。

  • 标签: 当代汉语 量词 名词
  • 简介:外来形式对现代汉语有多方面的、巨大的影响,而它本身也内涵丰富,头绪繁多。但到目前为止,对它的研究只在某些方面进行,而未能全面展开。外来形式研究有多方面的意义和价值,它的内容也非常丰富,大致包括自身的所有构成部分和要素、引进汉语后的发展以及给现代汉语带来的变化这三个大的方面。

  • 标签: 现代汉语 外来形式 外来词语 欧化
  • 简介:当代汉语中比较流行的双音简缩造词现象主要有四种,即谓词性词组成词、原有三音节词双音化成词、大幅度“无理”简缩成词和利用已有词语模造词。上述现象有一定的类推性,它们为数众多,有相当一部分的陌生化程度比较高,在使用上也有不平衡性,它们的促生原因比较复杂。这一现象对当代汉语词汇有多方面的影响,而对它们的研究也有多方面的意义和价值。

  • 标签: 当代汉语 造词法 双音化 简缩词
  • 简介:本文利用《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对照《现代汉语词典》中的释义等,对“摩托”与“马达”的释义及相关问题进行了考察和分析,在此基础上,阐明了语料库用于《现汉》以及其他词典编纂和修订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 标签: 《现代汉语词典》 释义 数据库
  • 简介:当代汉语出现了大量的新等义词,其中绝大多数既无理据,也无必要,是对词汇发展规律的逆反,所以本文称之为“返祖”现象。本文列出了大量的新等义词,分析了其构成的机制、类型和产生的原因,从五个方面证明了它们产生和存在的不合理性,最后对当前的语言规范问题谈了一点看法。

  • 标签: 当代汉语 词汇 等义词 语言规范
  • 简介:海峡两岸的同胞虽然都在使用着我们民族的共同语——汉语,但是,40多年的人为隔绝,使得汉语在各自的社会中随着不同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发展变迁,造成了两地汉语某种程度上的差异,而其中差异最大的,就是词汇了。总的说来,大陆台湾词语的差别集中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 标签: 海峡两岸 造词 社会生活 命名方式 两岸交往 古义
  • 简介:《朱子语类》中几种特殊的“被”字句刁晏斌在近代汉语研究中,《朱子语类》一书以其语言现象的丰富多彩和切近当时口语而具有很高的价值,它是宋代语言的一座丰富宝藏,有待于我们进一步的开掘。此书中的“被”字句就是如此,它丰富多样,自成系统,与前后时代及同时代的...

  • 标签: “被”字句 《朱子语类》 《水浒传》 用例 结构形式 施事者
  • 简介:<正>进入新时期以来,现代汉语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由此,既产生了不少新的形式或用法,同时也使得原有的某些形式发生了这样或那样的变化.在修辞方面,情况也是如此。比如有一些辞格在其内涵、使用范围、表达作用等方面都发生了一系列的明显的变化。引用是一种常见的辞格,在目前,这种辞格依然常见,但除其传统的用法外,还有许多变化了的用例。我们来看以下的例子:(1)沪上旅游新景观,游人空中过把瘾(《中国资产新闻》1997.4.28.2)——取自电视连续剧《过把瘾》(2)于是由此及彼,克隆几个爱因斯坦和爱迪生出来让世界充满爱多好,又不是克隆希特勒.(《中华工商时报》1997.5.3.5)——取自歌曲《让世界充满爱》

  • 标签: 引语 发展变化 大连晚报 用例 表达作用 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