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多巴胺对变应性鼻炎(AR)小鼠嗅觉功能和嗅球炎性损伤的影响。方法利用卵清蛋白(OVA)构建AR小鼠模型,通过埋藏食物小球实验将其分为有嗅觉障碍(olfactory dysfunction,OD)组和无OD组。选择OD小鼠,再将其随机分为2组,分别经鼻给予OVA联合多巴胺(时间分别为第3、6、9、12 d)或OVA联合等量的磷酸盐缓冲液(相同处理时间)。采用埋藏食物小球实验评估小鼠嗅觉功能。HE和PAS染色后观察鼻黏膜嗜酸粒细胞、杯状细胞的数量,蛋白免疫印迹、免疫组织化学或免疫荧光法检测小鼠嗅黏膜嗅觉标志蛋白(olfactory marker protein,OMP)的表达,以及嗅球中多巴胺重要的限速酶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和胶质细胞标志蛋白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CD11b的表达。TUNEL染色检测嗅球的损伤情况。采用SPSS 2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R伴OD小鼠鼻黏膜具有AR的组织病理学特征。与AR不伴OD小鼠相比,AR伴OD小鼠嗅黏膜OMP的表达减少(F=26.09,P<0.05),嗅球中GFAP和CD11b的表达增加(F值分别为38.95和71.71,P值均<0.05),嗅球中TH表达减少(F=77.00,P<0.05)。经鼻给予多巴胺可在一定程度上缩短小鼠发现食物小球时间,与对照模型组相比,多巴胺可下调嗅球中GFAP和CD11b的表达(F值分别为6.54和46.11,P值均<0.05),减少嗅球中凋亡细胞数量(F=25.64,P<0.05),但对鼻黏膜嗜酸粒细胞和杯状细胞数量无显著影响(F值分别为36.26和19.38,P值均>0.05),对嗅黏膜OMP的表达亦无显著影响(F=55.27,P>0.05)。结论多巴胺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AR小鼠嗅觉功能,可能原因是抑制嗅球中胶质细胞的激活,减少嗅球细胞的凋亡损伤。

  • 标签: 多巴胺 变应性鼻炎 嗅觉障碍 胶质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M型瞬时受体电位通道8(melastatin-related 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8,TRPM8)在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和对照组中鼻甲黏膜组织中表达及表达差异,探讨在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CRSwNP)中TRPM8表达的意义。方法前瞻性纳入2019年2月至2020年1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行鼻内镜手术患者51例,分为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CRSwNP)组17例、慢性鼻窦炎不伴鼻息肉(CRSsNP)组17例和对照组(单纯解剖上存在鼻中隔偏曲或鼻骨骨折的患者)17例。其中男性33例,女性18例,年龄为14~65(34.55±1.689)岁。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3组患者组织(CRSwNP组取息肉组织、CRSsNP组取钩突组织和对照组取中鼻甲组织)中TRPM8的表达及分布。根据免疫组织化学结果分析TRPM8表达与CRSwNP患者术前CT Lund-Mackay评分、鼻部症状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鼻腔鼻窦结局测试20(SNOT-20)量表评分的相关性;利用原代细胞培养及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蛋白印迹法检测鼻息肉上皮细胞及中鼻道上皮细胞中TRPM8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收取3组临床标本制备成组织匀浆后加入人鼻腔上皮细胞系和原代正常鼻黏膜上皮细胞中刺激24 h,随后利用蛋白免疫印迹技术检测TRPM8蛋白表达。采用SPSS 23.0及GraphPad Prism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间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检验。结果与对照组相比,CRSwNP组中TRPM8表达明显上调(t=6.852,P<0.05),同时蛋白主要表达在鼻黏膜上皮细胞中;CRSsNP组中TRPM8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80,P>0.05)。TRPM8表达与术前CT Lund-Mackay评分、VAS评分和SNOT-20均呈正相关(r=0.512,P<0.05;r=0.853,P<0.01;r=0.814,P<0.01);体外培养对照组中鼻道上皮细胞以及息肉上皮细胞后,检测发现息肉上皮细胞中TRPM8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上皮细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845,P<0.05);相较于加入正常对照和慢性鼻窦炎组织匀浆而言,加入鼻息肉组织匀浆的人鼻腔上皮细胞系(RPMI 2650)细胞中TRPM8表达增高。结论TRPM8在鼻息肉上皮细胞中呈高表达且其表达量与患者VAS评分呈正相关,提示TRPM8可能参与鼻息肉发病过程中鼻黏膜上皮细胞调控的发病机制。

  • 标签: 鼻窦炎 鼻息肉 TRPM8 上皮细胞
  • 简介:摘要耳鸣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认为其产生机制与听觉通路信号改变所引起的神经元可塑性变化有关,其中可能涉及神经元兴奋性和抑制性传导失衡。A型γ-氨基丁酸受体(γ-aminobutyric acid a receptor,GABAAR)和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ethyl-D-aspartic acid receptor,NMDAR)是重要的神经元抑制性和兴奋性受体,NMDAR功能亢进和GABAAR功能抑制可能是耳鸣发生中的关键性事件。钙/钙调蛋白激酶Ⅱ(Ca2+/calmodulin-dependent protein kinaseⅡ,Ca2+/CaMKⅡ)是一种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介导NMDAR和GABAAR的磷酸化及其相互作用,在神经突触受体活性调节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并可能参与耳鸣的发生发展过程。本文就Ca2+/CaMKⅡ介导NMDAR与GABAAR的相互作用及其与耳鸣的关系展开综述,并结合临床试验介绍相关耳鸣治疗最新研究成果,以期为临床耳鸣的治疗提供新的作用靶点和干预思路。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