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设计并实施以按压比例(简称CCF)为核心指标的心脏骤停院前救治培训方案,观察院外心脏骤停患者的复苏效果。方法以心脏骤停临床路径为基础,设计一套以CCF为核心指标的心脏骤停院前救治培训方案,2020年1月1日至2021年8月31日对杭州市急救中心32组一线急救单元开展研究,记录、对比培训前后各项复苏培训考核数据,分析、评价培训前后院外心脏骤停患者的复苏成功率。结果记录培训前后两组人员的CCF值,开始按压、心电监护、首次除颤的平均时间以及分析心律、电击除颤、每次通气按压中断的平均时间,培训前分别是(63.25±7.08)%、(15.17±2.0)s、(83.1±4.48)s、(129.13±7.74)s、(5±0.36) s、(14.15±1.86)s、(7.85±1.48)s;培训后分别是(82.56±3.21)%、(14.78±1.45)s、(55.09±2.94)s、(75.23±7.75)s、(4.87±0.45)s、(8.64±1.07)s、(4.9±0.61)s。培训后CCF值明显提升,心电监护时间、首次除颤时间以及除颤按压中断、每次通气按压中断平均时间明显缩短,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全因性院前心肺复苏成功率和脑复苏成功率培训前分别是4.57%、1.71%;培训后分别是11.24%、5.62%,培训后均高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开始按压时间、分析心律中断按压平均时间无明显区别(P>0.05)。结论在院前急救单元开展以CCF值为核心指标的心脏骤停院前救治强化培训,能明显的提升院前心肺复苏成功率和脑复苏成功率,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胸外按压比例 院外心脏骤停 培训 心肺复苏
  • 简介:【摘要】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大幅度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但是也造成了能源危机。资源浪费的问题越来越严峻。建筑节能作为我国目前能源战略的重要构成部分,已日益显示其重要性,而作为建筑节能中具有突出作用的建筑装饰装修的节能,也应引起普遍关注。本文主要围绕建筑装饰中内装饰和装饰的节能措施展开探究。

  • 标签: 建筑装饰 内装饰 外装饰 节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科手术机器人辅助下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无神经功能障碍的多节段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24例多节段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有无机器人辅助分为机器人组(n=12,机器人辅助下完成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固定)和徒手组(n=12,徒手完成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固定)。机器人组男8例,女4例;年龄35~74岁;徒手组男7例,女5例;年龄36~69岁。通过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透视次数、透视时间、术中导针调整次数、术中出血量、置钉精准度,以及术前、术后3 d及末次随访时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椎体前缘高度百分比、矢状位cobb角来观察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机器人组共置入螺钉128枚,徒手组共置入螺钉126枚,机器人组手术时间[(129.2±10.5) min]、透视次数[(8.5±2.1)次]、透视时间[(9.8±1.9) s]、导针调整次数[(2.3±1.4)次]、术中出血量[(65.3±9.8) mL]均显著少于徒手组[(153.8±18.1) min、(39.8±5.1)次、(43.9±4.8) s、(18.6±2.6)次、(96.8±10.9) 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置钉精准度机器人组为93.75%(120/128),徒手组为84.92%(107/1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及末次随访时两组间VAS评分、伤椎椎体前缘高度百分比和矢状位cobb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及末次随访时两组间VAS评分、伤椎椎体前缘高度百分比和矢状位cobb角均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无附加手术、螺钉松动等并发症发生。结论机器人辅助下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多节段腰椎骨折可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与传统开放手术相比,具有手术时间短、射线暴露量低、术中出血量少、置钉精度高等优点。

  • 标签: 胸椎 腰椎 骨折 机器人 外科手术,微创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科机器人辅助下股骨近端展截骨动力髋螺钉(DHS)固定治疗中青年股骨颈骨折不愈合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横断面研究。纳入2020年4月—2021年4月北京积水潭医院创伤骨科中青年股骨颈骨折不愈合患者8例。8例均为男性,年龄17~52岁(平均34.1岁),均采用骨科机器人辅助股骨近端展截骨DHS固定治疗。患者此次展截骨DHS固定手术与其初次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手术间隔时间为4~26个月,平均10.1个月。观察手术时间、出血量及围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患者的骨折愈合情况、Pauwels角及颈干角矫正情况、肢体长度差异及Harris髋关节评分。结果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为80~240 min,平均134 min。术中出血量200~750 mL,平均为356 mL。手术切口均Ⅰ期愈合,未见切口及深部感染。本组8例患者术后随访13~23个月,平均18.6个月。末次随访时X线检查均未见明显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或塌陷。经股骨近端展截骨DHS固定手术治疗后,8例患者股骨颈骨折不愈合处以及小粗隆截骨部位均达到骨折愈合,愈合时间3~5个月,平均3.7个月。末次随访时,8例患者颈干角和Pauwels角分别由术前的113.13°±4.64°和67.50°±6.19°改善至140.75°±2.38°和40.50°±2.56°,两侧肢体长度差异由术前的(1.21±0.79)cm减少至(0.36±0.18)cm,Harris评分由术前的66.50(65.00,69.50)分提高至97.00(92.75,99.2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5.87、17.08、3.35,Z=-2.53,P值均<0.05)。结论股骨近端展截骨结合DHS内固定术,通过矫正颈干角降低骨折端剪切力,可以有效治疗中青年患者股骨颈骨折不愈合;骨科机器人导航定位系统的应用有助于手术更精准地实施。

  • 标签: 骨折,不愈合 股骨颈骨折 外展截骨 动力髋螺钉 机器人导航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