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我的写作面对我个人,因为我自身就构成一种现实。对外而言,乡与城,贫与富,贱与贵;对内而言,厌倦与热情,消极与积极,踌躇满志与心灰意冷……文学的纪实与虚构建立在这一切之上。写作于我,对外是画皮,对内是瘾癖,更多是一种内心活动,是独自的呻吟,是对我自身生活的省视和审判,没有多大野心,亦没有想过为时代代言,最多只能是自身,而生命在很多时候,也不过是一声呻吟。

  • 标签: 画皮 文学 内心活动 写作 成一 虚构
  • 简介:我所住的园子的公寓楼下,有塘,塘上有桥,叫淳朴桥;楼后有山,山上有亭,叫淳朴亭;还有一楼,叫淳朴楼。我叫这山为后山,应该也名淳朴山,因为山上都是寻常物。2015年的夏天,晨昏之间,我经常到这个小山上去坐着。上坡再下坡,然后坡断了,我停在断坡间,返回,或者席地而坐,一个早晨或者半个傍晚就这样过掉了,天不是越来越亮,就是越来越深。说是夏天,却完全不是夏天的样子,从立夏开始,总是下雨,到了夏至,春夏还是不分明。

  • 标签: 后山 淳朴 夏天
  • 简介:晨起,大雨,想起桥下那些流浪者。每个城市都会有这样的流浪者,他们睡在桥头,或者火车站旁,露天的地方,草坪深处,如同一只只野兽一样,半蜷缩着身子,持续着他们的睡眠。

  • 标签: 生活 流浪者 火车站
  • 简介:纵览2017年《延安文学》的散文,我们会发现有几种描写形式:社会图景的观照,反叛意识的放纵,履痕上的泼墨,似水流年的浅酌低吟,有些是这几方面交叉辉映,互相回应。

  • 标签: 《延安文学》 散文 述评 闲暇 生命 反叛意识
  • 简介:房子就是这两间房子,以及环绕着不规则平台的院落,我一直没有离开过。在微信的空间,我短暂地标出这帧照片,写过:“离家十年,还过着老家的风雨,但愿人畜平安。”那是那一天,早上,我接到小叔叔电话,说是那个差不多有两百多年历史的老窑塌了,压死了一对母子,还有另一个小孩子。我说的是羊。我叔叔放养的那一坡羊。总是这样,要么被杀掉,要么就是自己死掉了,不小心吃了不该吃的东西,而这一次,窑洞倒掉了。

  • 标签: 散文 文学 文学作品 现代文学
  • 简介:燕燕于飞最近我在读《符号与象征》一书,图文并茂,图好,文简洁。这样的书,喜欢的人很喜欢,不喜欢的人会觉得浪费纸张。因为多是图片,书重。人们喜欢轻的书。有时候书的轻重决定着文字的质量。这本书很重,质量也重,重符其实,图文都简洁,看了让人可以灵魂变得轻盈,仿佛随时可以飞翔,我就想推荐给很多人共享。书里讲到燕子,所供的图像却像一幅剪纸。

  • 标签: 文都 别人家 活着 乌衣巷 引魂鸡 之子于归
  • 简介:金宇澄的小说《繁花》呈现的是一场社会性别的噩梦,揭露了中国男性的疾病及其对女性造成的后果。《繁花》是一种由男性创建的,无视妇女意愿和声音的世界。川籍作家林文询在他的小说《红色年代》里通过小说人物说过一句话:"孩子,菩萨是没有声音的。"(p392《红色年代》林文询四川文艺出版社1994年12月)《繁花》里,每个人的生活都是激情和骚乱的,都需要被祝福。

  • 标签: 金宇 社会性别 家林 中国男性 文艺出版社 九十年代
  • 简介:陕北在中国的版图上是个特别的区域。秦汉以前,陕北一直是畜牧区;西汉以后,成为了半农半牧区,一直到宋代以后才逐渐有所改变,但大体来说还是属于边塞之地,直到1935年,陕北迎来了历史上较为长久的一个中心时期,即延安十三年。当时,全国各地的很多精英辗转跋涉,来到陕北延安,随着共产党政治中心在陕北的确立,这块土地的地域文化发生了极大的改变,极具地域特色的陕北文学也开始登上历史的舞台。

  • 标签: 文学创作 陕北 文化品格 “土” 半农半牧区 书写
  • 简介:打工诗歌,是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的打工潮而出现的一种诗歌类型,其创作者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主力群体。然而,他们受关注的程度与其为现代化作出的贡献不成正比,几乎处于一种“失语”的境地。在这样的背景下,打工诗人用手中的笔为失语者呐喊、符码文字的同时,也表述着自身的身份。

  • 标签: 打工诗歌 “失语” 符号解读 诗人 中国现代化建设 符号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