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脑池内灌注尼莫地平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20221年10月我院收治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患者9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49)患者的尼莫地平采用静脉滴注的方式给药,研究组(n=49)患者的尼莫地平采用脑池内灌注的方式给药,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组临床治理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患者实施脑池内灌注尼莫地平进行治疗,可以明显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降低患者血清内炎症因子水平,帮助患者更快康复。

  • 标签: 脑池内灌注 尼莫地平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血管痉挛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单用及联合应用二者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方法研究对象选取12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照治疗药物分组,阿司匹林组、氯吡格雷组、联合应用组各40例,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3组ADP途径诱导的血小板抑制率、AA途径诱导的血小板抑制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3组ADP途径诱导的血小板抑制率、AA途径诱导的血小板抑制率均高于治疗前,且氯吡格雷组、联合组ADP途径诱导的血小板抑制率高于阿司匹林组,阿司匹林组、联合组AA途径诱导的血小板抑制率高于氯吡格雷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治疗时,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的抗血小板作用均比较明显,但联合应用这两个药物时,可进一步提高抗血小板作用。

  • 标签: 缺血性脑卒中 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 抗血小板治疗
  • 简介:1资料患者,女性,22岁,因下腹部隆起7年余,近5个月腹胀加剧来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查体:一般情况可,无消瘦,无贫血貌,腹部高度膨隆,触及一巨大包块,上至剑突下,两侧至腋中线,张力大,稍有触痛。腹部及妇科超声检查:全腹见巨大囊性团块,上至剑突下,下至盆腔,内充满密集点状回声,其下方囊壁见32mm×24mm低回声团突向囊腔内,形态欠规则(图1);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示低回声团内,血流稍丰富,阻力指数为0.44。子宫大小及形态正常,肌层回声均匀,内膜厚10mm,右卵巢显示不清,左卵巢大小为32mm×20mm×17mm。子宫直肠窝可见液性暗区,范围约40mm×15mm。超声提示:①腹腔巨大囊性为主的混合性占位病变,考虑卵巢来源,恶性肿瘤待排;②盆腔积液。平扫CT提示盆腹腔巨大囊实性肿块(图2~3),盆腔积液。相关血清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125(carbohydrateantigen125,CA125)为38.58(正常值为0~35),甲胎蛋白、CA19-9及CA15-3均在正常范围内。手术中见盆腹腔一巨大囊肿,内含黄色混浊液体,提起囊肿,见囊肿来源为右侧卵巢,囊壁可及一50mm×40mm的质硬肿块。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卵巢黏液性囊腺瘤,部分为交界性,局部癌变(黏液性囊腺癌)。

  • 标签: 卵巢黏液性囊腺瘤 伴局部癌变 超声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