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1983年4月21日,铜陵市港务局2042号捞沙船,在贵池县梅根镇梅根河注入长江的河口处,长江汊江航道上,离江南岸250米左右的水面下,打捞出铜炮一门。炮身全长77厘米,炮口径6.5厘米,炮自重50公斤,质地黄铜,表面呈

  • 标签: 梅根 炮身 兵家必争之地 咸丰四年 泉口 监造
  • 简介:我在1953年由庐江县考入芜湖市第一中学,当时学校刚由赭山搬到张家山,一切从头开始。我初次见到马数鸣先生时,他是芜湖一中的校长。他个头高高的,表情严肃,说话慢条斯理,常年穿着一套普通的中山装,一副学者的模样。由于我是普通学生,也不是班干部,因而在校期间,根本没有与他打过交道。1977年5月,我由福建省博物馆调到安徽省博物馆,由于彼此同住在一所宿舍大院内,再加上师生这层关系,因此我常到他家去坐坐,从而对他稍有了解。

  • 标签: 安徽省博物馆 馆长 马数鸣 第一中学 普通学生 在校期间
  • 简介:<正>安徽的刻书业始于中唐,盛行于南宋,到明清之际达于高潮,“徽本”雕镂精美,插图绚丽,纸白似玉,墨色清纯,人争宝之.所刻之书,上自经史子集,下至戏剧小说.其特点多附以版画插图,而且非常精致.“徽本”之所以享有盛誉,这都与当时徽州刻书业拥有一大批刻工名手分不开.他们世守剞劂,精益求精,为我国的刻书、版画建立了不朽的功勋.据周宏祖《古今书刊》记载,明万历前,安徽各地刊本共59种,其中江南61种,江淮之间28种.具有传统版画基础的徽州、金陵、杭州、吴兴、苏州等地书坊林立,以人文主义为中心,大量刊行市民爱好的文艺书籍.这个时期的出版物,几乎无书不图,无图不精.开创了我国版画史上的黄金时代.当时,徽

  • 标签: 中国版画 徽州刻书 家谱 肖云 精益 插图
  • 简介:当涂县明代琉璃窑考察记卢茂村1983年5月份,安徽省博物馆考古工作人员对当涂县青山公社龙踞大队窑头生产队琉璃窑址进行了考察,通过实地调查,了解到窑址是座落在一个丘陵地的小山坡上,其上现为青山河经窑址旁缓缓流过,由当涂城经马鞍山注入大江。古代交通便利。...

  • 标签: 当涂县 建筑琉璃 琉璃砖 白土 明皇陵 白云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