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综观刘再复30年的学术历程,前半段扮演着一代文学的启蒙者的角色,后半段则悄然隐退社会中心,成为一个独立不移的“学术中人”。刘再复八十年代的学术思想,一定程度上表征了该时代的文化诉求和文化走向,对民族的文化和精神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学术中人”不是“学界中人”,其标志是研究主体始终处于一种“学术状态”。所谓“学术状态”即学术研究完全超越功名利禄和“稻粮谋”等现实层面的目的,“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将之视为内在心灵和个体生命的需求,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之原则,以创造思想、发扬真理为最终目标。

  • 标签: 刘再复 启蒙者 学术中人 学术状态 创造思想 发扬真理
  • 简介:人道主义思想是鲁迅、周作人思想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兄弟俩的人道主义在各自的人道主义具体内涵、人道主义理想、人道主义实现方式和人性观等方面呈现小同大异的特色.比较他们的人道主义可深化对"鲁迅精神"的理解和对"周作人道路"的思考.

  • 标签: 鲁迅 周作人 人道主义 比较研究 性观
  • 简介:戴冠青的《想象的狂欢——作为文化镜像的闽南民间故事研究》具有多维的研究视野,具体表现为对近十种研究方法的创新性运用,其中运用得最充分也最成功的方法是叙事学和女性主义批评.该著亦能秉持一种“现代”性的价值标准,对闽南民间故事所折射出的闽南文化的价值进行科学客观的辩证性评价.

  • 标签: 闽南民间故事 研究视野 价值判断
  • 简介:中学"闽派语文"的"求实、去蔽、创新、兼容"的理论精髓对高校中文教学不无启发意义。文章以中国语言文学二级学科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中的《鲁迅研究》选修课为考察个案,具体阐析高校现当代文学教学如何对"闽派语文"的教学理念创新性运用。

  • 标签: 闽派语文 “求实、去蔽、创新、兼容” 鲁迅研究 创新性运用
  • 简介:鲁迅是否是一个自由主义者迄今仍是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纠缠于鲁迅是否自由主义者身份似乎并不必要,重要的是明晰鲁迅在哪些方面和自由主义产生确凿有据的关联。鲁迅的一生特别是早期曾多次引用自由主义理论家的言论,鲁迅的"以众陵寡"论和自由主义的"多数暴政"、"多数统治"主张如出一辙,鲁迅的"任个人而排众数"的立场、鲁迅对于自由和平等的理解也在自由主义那里得到回应,鲁迅事实上对自由主义并无厌恶之感。鲁迅的独异之处在于他是"无所属"的,他不属于任何主义,但又和包括自由主义在内的多种主义发生深刻的关联。

  • 标签: 鲁迅 自由主义 原典理论 关联
  • 简介:在席慕容的《一棵开花的树》中,男女两性关系是不对等的,女性缺乏自身的主体性与独立人格,并崇尚单方面的自我奉献与自我牺牲,男性中心主义意识隐约可见,诗歌所表现的爱情观其实与现代意义上的爱情观尚有距离。普通读者往往是从正面意义上来把握这首诗,欣赏、痴爱并歌颂其中所体现的爱情,但却很少能识别其背后隐藏的负面性。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此诗所体现的爱情观就象"罂粟花"一样,表面上看起来美丽绝伦,充满诱惑力,然而其本质上却是"有毒"的,因此也是不值得提倡的。

  • 标签: 爱情观 主体性 人格 性别意识 男性中心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