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急性肺炎的临床护理要点,总结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2012年6月收治的80例急性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临床护理要点。结果经及时有效治疗机有针对新的个体化护理,患儿均痊愈出院,无死亡病例及严重并发症,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6.52±2.3d,临床治疗有效率为100%。结论在小儿急性肺炎的临床护理中,根据患儿的生理特点及临床表现实施有针对性的个体化护理能够提高临床治愈率,促进患儿身心健康。

  • 标签: 小儿急性肺炎 护理措施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在分析玫瑰痤疮临床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中国玫瑰痤疮诊断标准并验证其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纳入2017年12月至2018年7月于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皮肤科门诊初诊的3 350例玫瑰痤疮患者,分析患者表型及临床特征,提出改良版中国玫瑰痤疮诊断标准。全国28个中心对该标准进行临床验证,纳入2 269例玫瑰痤疮和2 408例其他面部皮肤病患者,与2017版美国国家玫瑰痤疮专家委员会(NRSEC)制订的国际诊断标准比较,评估其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3 350例玫瑰痤疮患者均存在面中部持续性红斑(100%)。在1 861例主要表现为面颊部红斑的患者中,1 850例(99.4%)在红斑之前或同时出现阵发性潮红;在1 489例主要表现为鼻或口周部红斑的患者中,仅52例(3.5%)发生阵发性潮红;342例有肥大增生的患者均在肥大增生改变之前发生持续性红斑。基于以上临床特征提出,面颊部可周期性加重的伴有阵发性潮红的持续性红斑,可诊断为玫瑰痤疮;对于表现为鼻、口周部持续性红斑的患者,需合并至少1项选择性表型(阵发性潮红、毛细血管扩张、丘疹脓疱、肥大增生改变或眼部症状)才可诊断为玫瑰痤疮。全国多中心临床验证结果显示,改良版中国玫瑰痤疮诊断标准敏感性为99.6%,接近国际标准100%,特异性为91.9%,而国际标准为73.3%。结论改良版中国玫瑰痤疮诊断标准具有良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也更有利于增生肥大型玫瑰痤疮的早期诊断。

  • 标签: 红斑痤疮 诊断 红斑 潮红 面中部持续性红斑
  • 简介:基础医学是学生学习临床医学知识的基础,是学好临床知识的桥梁。在基础医学教学中,应与临床实际案例相结合。本文探讨了目前基础医学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认为基础医学教师不仅要讲解书本的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加强临床知识技能方面的学习和培养,建立与学生角色互换、双向的教学机制,改革创新教学方法,并提出基础医学教育与临床实际相结合的几点措施,以期为学生后续的临床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 标签: 基础医学教育 临床实践 双向教学 教学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带教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方法:通过对我院手术室护理带教工作的综合分析与探讨,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结果:提高了临床护生的心理压力,改善了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增强了他们的独立护理能力,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了他们的工作责任感和荣誉感,促进了他们的交流合作。结论:总结手术室护理带教工作,及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利于护生在更大范围的成长,提前完成实习任务,全面提高护理带教水平,为手术室护理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

  • 标签: 手术室护理 带教工作 问题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特色理论在妇产科临床诊治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妇产科患者8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诊治与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中医特色理论诊治与护理干预,观察中医特色理论的应用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与不良反应发生率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妇产科患者在常规诊治以及后续护理干预基础上应用中医特色理论,能够提升满意度,减少不良反应情况,效果显著。

  • 标签: 中医特色理论 妇产科 临床诊治 运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临床病理诊断与内镜检查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价值,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95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内镜检查、临床病理检查,对病理学结果以及内镜下表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本组95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通过临床病理诊断确诊的为75例,诊断符合率为78.94%;其中15例经胃镜检查发现胃黏膜呈现白相以及变薄,通过临床病理检查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为11例,占73.33%;胃镜检查显示胃黏膜粗糙的为40例,其中30例通过临床病理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占75.00%;胃镜检查显示胃黏膜粗糙、白相为主、胃黏膜变薄的为24例,其中23例经临床病理检查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占95.83%;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病理诊断与内镜检查胃黏膜粗糙、白相为主、胃黏膜变薄等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临床联合采用病理诊断、内镜检查可促进慢性萎缩性胃炎诊断准确率明显提高。

  • 标签: 慢性萎缩性胃炎 内镜检查 临床病理诊断 诊断准确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饮食护理应用在糖尿病并发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8月-2021年6月收治的76例糖尿病并发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作为研究病例,以计算机表法分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饮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血糖水平和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临床有效率(94.74%)高于对照组(71.05%),实验组血糖水平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糖尿病 功能性消化不良 饮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马来酸麦角新碱用于预防剖宫产术产妇产后出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的临床研究设计,于2018年12月至2019年11月在全国16家医院开展,共纳入298例产妇,按1∶1比例随机分配分为试验组(马来酸麦角新碱注射液+缩宫素注射液)148例,对照组(缩宫素注射液)150例。比较两组产妇下列指标的差异:(1)主要指标:产后2 h总出血量;(2)次要指标:产后6、24 h出血量,胎盘滞留时间,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产后2、24 h额外使用促宫缩药物、止血药物或其他止血措施的比例,需要输血比例,因子宫复旧不良导致住院时间延长的比例;(3)安全性指标:恶心、呕吐、头晕等副反应,各给药时间点的血压。结果(1)试验组产妇产后2 h总出血量[(402±18)ml]少于对照组[(505±18)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试验组产后6、24 h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产后2、24 h额外使用促宫缩药物、止血药物或其他止血措施的比例,需要输血比例,因子宫复旧不良导致住院时间延长的比例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3)试验组2例(1.4%,2/148)产妇出现副反应,对照组有1例(0.7%,1/150)出现副反应,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产妇给药2.0 h及以内的收缩压高于对照组,给药1.5 h及以内的舒张压高于对照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两组血压均在正常范围。结论剖宫产术中使用马来酸麦角新碱注射液可减少产后出血量,安全可行。

  • 标签: 剖宫产术 产后出血 麦角新碱 催产素 多中心研究 随机对照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联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及机制。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小儿上呼吸道感染者82例,随机分为两个组分,每组容量为41。对照组采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用小儿豉翘清热颗粒,疗程均为一周。观察两组患儿服药期间有无肠胃失调等不良反应发生,计算总有效率,比较治疗前后两组血清学指标变化。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49%,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76%,研究组总有效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2.68%、2.44%,两组差异显著(P<0.05)。考察两组患儿的IL-6、PCT及TNF-α水平,治疗前后差异显著,且研究组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豉翘清热颗粒与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联合用药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不良反应少,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血清炎性指标。

  • 标签: 小儿豉翘清热颗粒 上呼吸道感染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 总有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