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 个结果
  • 简介:沈约、萧统等人最初赋予陶渊明“弦琴”的佳话,未必符合陶渊明生活的实际情况,但“弦琴”却带着陶渊明的诸般因素而为後世所普遍认同,并给人们带来许许多多的思考与启示。其涉及面之广泛,思考之深刻,启示意义之重大,都是人们所始料不及的。本文上篇,论述陶渊明“弦琴”在唐代形成的基本内涵。文章分别从五个不同的方面,阐明陶渊明的“弦琴”在唐代已经得到较为普遍的认同,而且人们从中得到诸多深刻的启示:或以之作为穷愁潦倒的象徵;或以之作为隐逸避世、淡泊名利、自适其意的象徵;或以之作为风流蕴藉、潇洒不羁的象徵;或从中体悟老、庄“大音”、“地籁”、“天籁”之境界;或以之阐发佛教“梵音”之妙理;或寓以禅学之要义;或以之阐发儒教“无声之乐”论;或以之为“矫”,乃沽名钓誉,非达者所为。所有这一切,已经构成了“弦琴”的基本内涵。

  • 标签: 陶渊明 唐代 禅学 “无弦琴” 生活方式
  • 简介:沈约、萧统等人最初赋予陶渊明“弦琴”的佳话,未必符合陶渊明生活的实际情况,但“弦琴”却带着陶渊明的诸般因素而为後世所普遍认同,并给人们带来许许多多的思考与启示。本文下篇,从七个方面论述了陶渊明“弦琴”的内涵在唐代之後的继承与发展。前五个方面,是在唐代已有内涵的基础上,又有新的开拓与发展。“弦琴”由隐逸避世、淡泊名利、抱朴守素、安贫乐道、自适其意的典型象徵,而逐渐衍生出以之为文雅、为高雅乃至为高贵的含义,此其一。从老庄之“道”及陶渊明的处世态度,去体悟“弦琴”的内涵,追求一种自然无为、天真、天全和天趣的人生境界;或将“弦琴”与大自然、与山水清音直接联系,使得“弦琴”成为领略大自然与山水清音的直接象徵,此其二。“弦琴”在佛教禅学理论中发挥了更大的作用,成为佛教徒谈禅与妙悟的重要法门之一,此其三。将“弦琴”与儒家“无声之乐”的教化理论相结合,并在现实社会中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时,“弦琴”又被引入到“心学”的思考之中,成为理学家“心学”的一条重要途径,此其四。从“成”与“亏”、“弦”与“琴”、“旷达”与“非旷达”等角度,深入思考以怎样的态度来对待社会与人生的重大问题,此其五。第六个方面“弦琴”与诗书画理论,第七个方面“弦琴”所蕴含的高尚气节与时代精神,则是在唐代之后产生的新的启示与内涵。

  • 标签: 陶渊明 唐代 “无弦琴” 处世态度 佛教禅学理论 书画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