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MHVR)后不同桥接抗凝治疗方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入选于2018年1月至12月在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心血管外科行MHVR的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根据患者术后接受的桥接抗凝方式,分为普通肝素(UFH)和低分子量肝素(LMWH)组。收集所有入选患者的术前临床资料及术后相关时间、费用参数,其中,时间参数包括引流时间、重症监护室(ICU)住院时间、术后时间(手术结束至出院的时间间隔)、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稳定时间(桥接抗凝开始至INR值连续2 d达标的时间间隔)。并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记录栓塞和出血事件,随访时间为4周。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MHVR术后发生栓塞和出血事件的独立预后因素。结果最终纳入217例患者,其中UFH组120例,LMWH组97例。UFH组有2例患者发生卒中,LMWH组未发生栓塞事件。与UFH组比较,LMWH组的出血事件发生率较高[9.28%(9/97)比1.67%(2/120),P=0.02],但引流时间、ICU住院时间、术后时间、INR稳定时间较短(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后抗凝方案(OR=0.18, 95%CI 0.04~0.86, P=0.03)、纤维蛋白原水平(OR=1.99,95%CI 1.16~3.41,P=0.01)和血肌酐水平(OR=1.05,95%CI 1.01~1.08,P=0.04)为MHVR术后发生出血事件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与UFH比较,MHVR术后采用LMWH桥接抗凝虽然减少了引流时间、ICU住院时间、术后时间及INR稳定时间,但会增加出血事件的发生风险。

  • 标签: 肝素,低分子量 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 桥接抗凝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累及心脏的静脉内平滑肌瘤病的诊断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收集自2009年3月至2018年12月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确诊累及心脏的静脉内平滑肌瘤病患者5例。均以右心房占位性病变收入院,查找病历,记录其超声心动图、CT及MRI等相关资料,分析并总结患者术前诊断、手术方式及治疗效果。结果5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为(45.8±2.2)岁,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胸闷、气短,3例合并有巨大子宫肌瘤病史。均行超声心动图,其中3例有明显向下腔延续。手术建立体外循环,行胸腹联合切口,5例患者瘤体完全切除,其中3例肿瘤起源与MRI检查结果一致。3例肿瘤起源于右侧子宫静脉,2例起源于右侧卵巢静脉并行股静脉插管。手术顺利,术后恢复良好,均顺利出院。随诊1年,盆腔、下腔静脉及心脏内无肿瘤复发。结论累及心脏的静脉平滑肌瘤病在临床上少见且易误诊,多以至右心房占位为首诊,术前可通过心脏彩超、CT及MRI等方法提高诊断。手术应根据术中所见及不同的起源调整术式,尽量完全切除肿瘤,必要时联合妇科会诊。短期随访预后良好。

  • 标签: 静脉内平滑肌瘤 右心房占位 心脏肿瘤 诊断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