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中成药即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以中药饮片或提取物为原料,按规定处方和标准制成某种剂型,用于防病治病的中药制剂。中成药的临床应用离不开辩证论治。辩证论治是中医药理论体系中的精髓。辩证是如何去认识疾病,论治是怎样来确立治疗。在临床上,中成药应用常有误。认为只要依据药名的提示,就可以大概选择用药,而没有进行认真辩证,易延误病情。由于“证”实质上就是一类病理状态,代表着疾病发生、发展、变化的机理特点(病机)。因而,临床就有“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的不同状况。在临床应用中成药时,应根据因人因时因地制宜的治疗原则。要注意病症禁忌症。在中西药联用时应考虑西药的影响和饮食禁忌,所以要仔细阅读说明书并告知患者。中药配伍中还有相须相生和相畏相杀者及中药“十八反”、“十九畏”等,有待在临床上不断学习研究,提高水平。有条件最好按脉辨舌苔。中成药的临床应用需要辩证和辩病相结合。这样,疗效有所提高,疗程有所缩短,这正反应了中西医结合的优越性。

  • 标签: 中成药 辨证论治 中医药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创治疗伴有神经损伤的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效果及需要手术探查神经的初步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20年9月期间就诊于山西省儿童医院骨科的34例肱骨髁上骨折伴有神经损伤的儿童患者,进行病例回顾性分析,闭合复位克氏针固定及小切口手术探查损伤神经,进行6个月~3年的随访,随访时间(2.15±0.49)年,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周围神经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肘关节功能、桡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功能。结果儿童肘关节功能评定:优31例,良2例,可1例,差0例;优良33例。3例未能早期功能康复锻炼,2例经专业骨科康复治疗师治疗及配合理疗后,2.5个月功能恢复,其中1例极不配合功能康复训练,经骨科康复师治疗,经3.5个月肘关节、手指功能不受影响。神经损伤后两周:桡神经功能评定:优15例,良3例,可4例,差0例。正中神经功能评定:优5例,良2例,可6例,差0例。尺神经功能评定:优5例,良0例,可1例,差0例。伤后3个月:桡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功能评定优良率均为100%。结论伴有神经损伤的肱骨髁上骨折经微创手术治疗,需要手术探查神经仍属少数,术后骨折神经损伤恢复顺利,临床效果良好。

  • 标签: 肱骨髁上骨折 神经损伤 微创治疗
  • 简介:摘要城市污水处理技术作为环境保护事业的重要一环,城市污水处理工作质量和效率直接关系到城市的持续健康发展。所以必须要更加深入的研究应用现代化污水处理技术,不断提升城市污水处理质量,尤其是对于污水中重金属污染处理的标准方案的建立健全,重视污泥处理工作,实现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推动国民经济建设再上新台阶。

  • 标签: 城市污水处理厂 处理技术 应用
  • 简介: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公路建设在建设里程和规模上都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同时公路建设过程中对环境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近年来,绿色、环保理念已在人们的意识中得到普遍认同。近期随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色中国梦”的理念和交通运输部颁布的《关于实施绿色公路建设的指导意见》,进一步加强了对公路建设项目的绿色环保要求。实施绿色公路建设是公路建设行业实施理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5个发展理念,合理推进“四大交通”发展的具体实践和有力推手。它是公路建设新理念的进一步的创新,实现了公路建设和谐、可持续科学发展的新理念与新飞跃。

  • 标签:   绿色公路 建设理念 设计
  • 简介:摘要: 建筑工程中的机电安装工程系统繁多、管线复杂,若不注重工程深化设计,则很难保证后续机电安装工作的顺利进行,而BIM技术作为一项重要的设计辅助工具,能为该项工作提供重要助力。本文介绍了BIM技术的应用重要性,阐述了BIM技术在机电安装工程深化设计中的具体应用情况,BIM技术对于提高机电安装工程的施工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BIM技术 机电安装工程 设计应用
  • 简介:摘要现阶段,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呈现持续升高的趋势,桥梁工程作为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和连接城市的交通枢纽在市政工程中的比重越来越高,而在开展市政桥梁工程建设过程中,为了保证桥梁在后续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预应力施工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这项技术对于裂缝的预防有着突出作用,但同时,预应力施工技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的复杂程度较高,且具有一定专业水平,这就对参与到市政桥梁工程建设当中的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有着较高要求,同时市政桥梁工程作为一项较为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因此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桥梁质量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本文立足于现阶段预应力技术在市政桥梁工程中的应用现状,对其实际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探讨,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建议。

  • 标签: 预应力施工技术 市政桥梁工程 应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三维CT最大内切球法分析单侧髋臼周围截骨术(periacetabular osteotomy,PAO)对女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患者骨产道影响的可行性。方法选取62例行单侧PAO手术的育龄女性DDH患者,采集手术前后骨盆CT的"DICOM"数据,用最大内切球法在医学影像交互软件(the medical imaging interaction toolkit,MITK)上测量25层骨产道的大小(即最大内切球直径)。于手术前后骨盆站立正位X线片上测量外侧中心边缘(lateral center edge,LCE)角、髋臼倾斜角(Tönnis角)和髂坐线与股骨头内缘的距离。根据LCE角大小将患者分为严重组(LCE≤0°)和非严重组(0°<LCE<20°)。结果PAO术后坐骨棘以上(1~20层)骨产道变窄,手术前后最大内切球直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差值的均值范围为0.86~5.95 mm;坐骨棘以下(21~25层)手术前后最大内切球直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髋臼截骨块前上缘(1~13层)变窄明显(手术前后差值的均值范围为4.23~5.95 mm);髋臼截骨块前缘耻骨支下缘与闭孔后缘上部之间的区域(5~10层)变窄最多(5.62~5.95 mm)。手术前后骨产道最窄位置均在坐骨棘平面(20层),术前最大内切球直径为(105.34±7.16)mm,术后为(104.47±7.06)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98,P=0.032)。髋关节旋转中心内移与1~20层骨产道变窄呈正相关,Tönnis角变小与1~10层骨产道变窄呈正相关,LCE增大与2~5层骨产道变窄呈负相关(P<0.05)。髂坐线与股骨头内缘的距离对1~20层骨产道大小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β=0.27~0.50,P<0.05)。身高与术前、术后骨产道最窄部位的大小呈正相关(r=0.565,r=0.586,P<0.001)。严重组与非严重组手术前后骨产道及骨产道变窄程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85~0.655,P>0.05)。结论单侧PAO引起坐骨棘以上骨产道变窄,轻度影响骨产道最窄位置(坐骨棘水平)。单侧PAO不会影响骨产道正常的DDH育龄女性患者正常胎儿的正常分娩。

  • 标签: 髋脱位,先天性 截骨术 分娩,产道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