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虚拟现实(VR)技术在先天性心脏病合并心室流出狭窄外科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7年11月至2018年10月,应用VR技术辅助外科诊治11例先心病合并心室流出狭窄患者,其中法洛四联症9例,右心室双出口术后狭窄1例,右心室双出口合并右心室流出及肺动脉瓣狭窄1例,术后对VR模型的匹配程度和价值进行评分。回顾性分析患者术后严重并发症、流出术后3个月最大血流速度和峰值压差以及左心室射血分数情况,以评估VR技术的应用价值,总结应用经验。结果11例均手术成功,无住院死亡,术后均未出现心室流出相关的严重并发症,患者心室流出最大血流速度均降至2 m/s以下,术后3个月左心室射血分数均正常。VR模型评分病例匹配程度均在8/10分及以上,8例价值评分3/3分。结论基于CT三维重建的VR技术可以帮助医师更直观地了解先心病合并心室流出狭窄病变的心腔内、外各结构的空间位置信息,评估关键手术操作的可行性,有利于实施个体化手术和保证手术效果。

  • 标签: 先天性心脏病 心室流出道狭窄 虚拟现实技术 手术规划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磁共振心肌组织追踪技术定量评估急性心肌炎患者左心室心肌应变率的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急性心肌炎患者41例,按左室射血分数(EF)不同分为EF≤50%组(n=22)和EF>50%组(n=19)。同期招募健康志愿者45例为对照组。均行心脏磁共振扫描,采用CVI42后处理软件测量心功能参数及左心室全局径向峰值应变(GPRS)、全局纵向峰值应变(GPLS)、全局周向峰值应变(GPCS),分析急性心肌炎患者左室全局峰值应变率与EF的相关性。结果3组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及收缩末期容积、每搏输出量、心排出量、心率、左室全局峰值应变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急性心肌炎患者GPRS与EF呈正相关(r=0.692,P<0.001),GPLS与EF呈负相关(r=-0.506,P<0.001),GPCS与EF呈正相关(r=0.623,P<0.001)。结论左室全局峰值应变率在评估急性心肌炎心功能方面具有优势,可用于疾病的早期诊断。

  • 标签: 心肌炎 心血管磁共振 组织追踪技术 心肌形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外膜脂肪组织(EAT)厚度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左室几何构型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9年1-12月就诊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呼吸科睡眠室的OSAS患者221例,依据左室质量指数(LVMI)和相对室壁厚度(RWT)分为4组:正常构型(NG)组110例,向心性重构(CR)组56例,向心性肥厚(CH)组32例和离心性肥厚(EH)组23例。采用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室间隔厚度、左室厚壁厚度、左室射血分数等,计算LVMI、RWT和舒张早期二尖瓣血流速度/舒张晚期二尖瓣血流速度比值(E/A),比较四组间的年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Lowest-SaO2)、夜间平均血氧饱和度(Mean-SaO2)、血氧饱和度小于90%的时间占全部睡眠时间的百分比(T90)、氧减指数(ODI)、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EAT厚度及超声心动图参数,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EAT厚度与上述参数及左室几何构型的关系。结果①EAT厚度在CH组[(0.50±0.09)cm]和EH组[(0.46±0.07)cm]较NG组[(0.33±0.11)cm]和CR组[(0.36±0.15)cm]明显增厚(均P<0.05)。各组间年龄、SBP、DBP、AHI、ODI、T90、LVMI、RWT和E/A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单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显示EAT厚度与年龄、SBP、DBP、AHI、TG、TC和LVMI、RWT、左室几何构型呈正相关,与Mean-SaO2和Lowest-SaO2呈负相关。③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显示EAT厚度与AHI、TG、TC和左室几何构型独立相关。结论EAT厚度与异常左室几何构型独立相关,提示EAT可能参与了左室的结构重塑过程。

  • 标签: 超声心动描记术 睡眠呼吸暂停,阻塞性 左室几何构型 心外膜脂肪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