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为了有效的提高医院管理质量和效率,通过对患者采用临床虚拟床位 预住院模式,从而有效的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患者所支付的医疗费用。 方法: 本文主要选择 2018 年 11 月至 2019 年 11 月期间,我院接收护理治疗的 820 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无虚拟床位预住院模式患者为对照组患者,而通过虚拟床位预住院模式的患者为观察组患者,通过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来进行分析研究。 结果: 医护人员通过对虚拟床位预住院模式的患者,以及无虚拟床位预住院模式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护理费用金额来进行分析对比,可以发现虚拟床位预住院模式的患者的住院天数和护理金额明显低于虚拟床位预住院模式患者,具有明显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 ( P<0.05)。 结论: 患者通过采用 虚拟床位预住院模式可以有效的减少住院天数和护理所需花费的费用,从而有效的提高护理治疗水平和护理效率, 值得在临床上 推广使用。

  • 标签: 临床虚拟床位预住院模式 临床应用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中药炮制对临床合理用药的影响情况。方法:此次回顾性分析以及统计研究 2018 年 12月至 2019 年 12月期间纳入的 250份中药药方涉及的数据资料,阐述中药炮制的不合理现象,并且分析用药后的不良反应。结果: 250份中药药方炮制过程中炮制中药时水分超标占据比例是 2.00%,中药材有效部分过低占据比例 1.20%,炮制流程不规范占据比例 0.40%,其他占据比例 0.40%。 250份中药药方使用后呕吐恶心不良事件占据比例 1.60%,皮疹不良事件占据比例 0.80%,食欲低下不良事件占据比例 0.40%,其他不良事件占据比例 0.40%。结论:强化监管中药炮制的力度,提升中药饮片的质量,确保临床合理用药。

  • 标签: 中药炮制 临床合理用药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中药炮制对临床合理用药的影响情况。方法:此次回顾性分析以及统计研究 2018 年 12月至 2019 年 12月期间纳入的 250份中药药方涉及的数据资料,阐述中药炮制的不合理现象,并且分析用药后的不良反应。结果: 250份中药药方炮制过程中炮制中药时水分超标占据比例是 2.00%,中药材有效部分过低占据比例 1.20%,炮制流程不规范占据比例 0.40%,其他占据比例 0.40%。 250份中药药方使用后呕吐恶心不良事件占据比例 1.60%,皮疹不良事件占据比例 0.80%,食欲低下不良事件占据比例 0.40%,其他不良事件占据比例 0.40%。结论:强化监管中药炮制的力度,提升中药饮片的质量,确保临床合理用药。

  • 标签: 中药炮制 临床合理用药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颈深部感染(deep neck infection,DNI)患者的临床治疗经验,分析影响外科治疗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19年4月于烟台毓璜顶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的61例DNI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3例,女28例,年龄6个月~81岁,中位年龄49岁。DNI患者根据感染局限还是弥漫性表现分为2组,局限性感染即颈部脓肿组31例(A组),弥漫性感染即颈部坏死性筋膜炎组30例(B组)。对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住院时间、是否患有糖尿病、是否行气管切开术、引流方式、是否合并纵隔感染、脓液是否培养出致病菌这些因素上进行比较,并分析A组内患者采取不同的引流方式对住院时间的影响。以SPSS 25.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1例患者中行切开引流者45例次(A组21例次,B组24例次),行B超引导下穿刺置管引流者23例次(A组10例次,B组13例次),2种方法均使用者7例次(A组0例次,B组7例次)。50.82%(31/61)患者脓液或引流液培养出致病菌。2组患者在住院时间、引流方式及是否伴纵隔感染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26.890、8.687和6.035,P值均<0.05)。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是否患有糖尿病、是否行气管切开术、脓液是否培养出致病菌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0.157、3.685、2.434、3.631和0.807,P值均>0.05)。A组患者采取不同的引流方式,对住院时间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60,P>0.05)。结论颈深部感染中局限性感染与弥漫性感染者的住院时间、引流方式、是否伴纵隔感染是不同的,考虑弥漫性感染往往合并严重的并发症。B超引导下穿刺置管引流是治疗局限性感染的可选方式,具有微创的优点,且不会影响患者的住院时间。

  • 标签: 颈深部 感染 颈部脓肿 筋膜炎,坏死性 引流术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血常规检验诊断地中海贫血和缺铁性贫血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 2018年 2月 -2019年 2月我院收治的 170例贫血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贫血的类型分为实验组(地中海贫血)和对照组(缺铁性贫血)各 85例。给予两组患者血常规检查,对比两组患者的血常规指标的差异。结果 :实验组的血红蛋白含量( Hb)、平均血红蛋白含量( MCH)、平均血红蛋白浓度( MCHC)均比对照组高;红细胞分布宽度( RDW)、红细胞计数( RBC)、平均红细胞体积( MCV)均比对照组低, P< 0.05,统计学意义成立。 结论:血常规检验诊断地中海贫血和缺铁性贫血的临床鉴别显著,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血常规 地中海贫血 缺铁性贫血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在社会环境下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ion AED )进行现场急救的54例危重患者的临床特点,探讨在国内公共场所应用AED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19年4月5年间国内公共场所使用AED现场急救54例临床病案从患者和AED使用者属性、AED临床性能三个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现场应用AED分析后,54例患者未发生院外发生心博骤停患者9例;发生心博骤停患者45例,脑复苏出院40例(88.9%),死亡5例(11.1%),其中1例为现场恢复自主循环在院内死亡。AED对可除颤节律识别及除颤建议的正确率为100%。对室颤电击成功率为97.22%,无脉性室速成功率为100%。数据显示不同品牌的AED在工作核心指标上均表现出临床有效性。施救者的操作水平影响着AED的电击关键时间,这些关键时间与患者的预后关系密切(P<0.05)。结论AED的电击决策和电击性能可靠、有效。加强人群培训,缩短电击关键时间,优化社会配置,加强运维管理可提高AED应用的整体效能。

  • 标签: 院前急救 院外心搏骤停 自动体外除颤器 公共场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艾灸疗法护理干预应用于糖尿病足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 某 院 2018年 3月~ 2020年 3月期间收治的 104例糖尿病足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根据摸球法分为两组,即对照组 (52例 )和实验组 (52例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实验组行艾灸疗法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比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护理满意度高,两组别的数据差异明显,具备统计学意义,即 P<0.05。结论:艾灸疗法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满意度,促进病情康复,具有借鉴与采纳的临床意义。

  • 标签: 糖尿病足 艾灸疗法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无抽搐电休克(MECT)治疗难治性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在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难治性抑郁症患者9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两组患者均接受MECT治疗,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抑郁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干预后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MECT治疗难治性抑郁症患者时联合心理护理干预,能够减轻患者抑郁症状,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效果显著。

  • 标签: 心理护理 MECT 难治性抑郁症
  • 简介:摘要:目前,我国的医学发展十分迅速,中医外治法是我国传统医学重要的组成部分,临床应用广泛。我们在晚期恶性肿瘤合并胃痞病的实践中,基于对中医外治法的认识,为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提出中医综合外治疗法(包括中药脐敷、针刺、艾灸)治疗此病,并对其理论及应用进行探讨。针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内服中药困难的现象,中医综合外治法易于接受,操作方便,安全性好,较单一中医疗法,突出了综合治疗的优势,更大程度上体现了中医绿色治疗的理念。

  • 标签: 中医综合外治法 晚期恶性肿瘤 胃痞病 中药脐敷 针刺 艾灸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一种成熟有效的新型多媒体PBL教学法,提升学生临床思维能力。方法将2018至2019年在本院实习的60名临床医学学生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名。研究组男13人,女17人,年龄(21.89±0.80)岁;对照组男14人,女16人,年龄(22.16±0.65)岁。研究组在消化内科临床实践过程中采用新型PBL多媒教学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LBL授课方法。比较两组教学效果。结果研究组总成绩为(89.23±3.65),对照组为(79.30±3.5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及对照组在专业兴趣提升、专业知识理解能力、思维扩展能力、教学方法认可度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测试成绩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新型PBL教学法用于消化内科教学实践,可提高学习成绩,增强思维能力,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方法。

  • 标签: 新型PBL教学法 消化内科 实践教学 应用探索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在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筛选2018年1月~2019年1月就诊于我院的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患者86例随机分为2组(n=43),分别接受常规围术期护理(参照组)以及快速康复外科护理(观察组),统计患者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与疼痛程度。结果:术后7d内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6.98%)明显低于参照组(27.91%),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d、术后3d疼痛评分均低于参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对缓解患者术后疼痛、降低患者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有积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 常规护理 开放性胫腓骨骨折 不良事件
  • 简介:[摘要 ] 目的 探寻经阴道彩超与宫颈环扎术在治疗宫颈机能不全孕妇中的可行性及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8年 01月至 2020年 01月在我院收治的宫颈机能不全孕妇 84例,研究组予经阴道彩超与宫颈环扎术治疗( 43例),对照组予常规抑制宫缩药物治疗( 41例)。治疗后比较两组的妊娠结局(流产、早产、足月产)、新生儿情况(体重、 Apgar评分)。结果 研究组流产率、早产率低于对照组;足月产率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新生儿体重、 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结论 经阴道彩超可早发现宫颈机能不全孕妇,使其早治疗,可延长孕周,降低流产率、早产率,提高新生儿质量,改善母婴结局,值得在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 ]宫颈机能不全 宫颈环扎术 经阴道彩超 治疗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生长因子(NGF)及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对骨折的愈合影响,以及NGF与PDGF在骨折的愈合中是否有协同效应。方法将48只雄性8周龄SD大鼠(北京斯贝福生物有限公司),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每组12只,分别于骨折断端局部应用NGF(NGF组)、PDGF(PDGF组)、NGF+PDGF(联合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各组分别于术后14 d和28 d选取6只大鼠,检测血清中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含量。处死后检测骨痂中碱性磷酸酶(ALP)含量,苏木精-伊红(HE)染色测定骨痂平均骨小梁宽度(TW)和骨小梁表面成骨细胞指数(IOB),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组间采用SNK法进行两两比较。结果术后14 d,NGF组、PDGF组、联合组、对照组血清中VEGF的含量依次为(235.25±16.33)、(245.40±17.84)、(351.45±17.19)、(212.21±17.96) pg/ml,实验组均较对照组升高,且联合组最高(F=10.459,P<0.05)。术后28 d,NGF组、PDGF组、联合组、对照组骨痂中IOB依次为(356.94±20.30)、(347.35±17.62)、(397.44±22.35)、(301.68±14.20) mm2,其中联合组高于NGF组、PDGF组和对照组(F=54.992,P<0.05)。结论NGF及PDGF局部应用对骨折愈合均有促进作用,且NGF及PDGF联合应用对骨折愈合具有协同作用,其协同作用机制可能与促进VEGF表达有关。

  • 标签: 骨折愈合 颅脑外伤 神经生长因子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