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膈肌超声在心脏瓣膜置换患者呼吸机撤机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1年2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外科接受心脏瓣膜置换且接受机械通气时间≥48 h并已进入撤机前自主呼吸试验的10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撤机结果将其分为撤机成功组(83例)和撤机失败组(20例)。通过超声技术测定患者的膈肌增厚率(DTF)和膈肌移动度(DE),并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DTF和DE用于预测呼吸机撤机结果的价值。结果83例撤机成功组患者中男性患者为52例,女性患者为31例,年龄为(56.5±5.5)岁;20例撤机失败组患者男性患者为12例,女性患者为8例,平均年龄为(57.3±6.2)岁。撤机成功组患者的左侧DTF、右侧DTF、左侧DE、右侧DE分别为(39.0±17.8)%、(57.7±1.2)%、(11.9±4.3)mm、(18.5±1.4)mm,均高于撤机失败组患者,分别为(18.1±4.5)%、(19.9±2.3)%、(6.2±2.8)mm、(11.9±1.5)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撤机成功患者左右侧DTF的最佳临界值分别为61%和88%,敏感性分别为90.46%和96.07%,特异性分别为87.83%和89.67%;左右侧DE的最佳临界值分别为11.3 mm和12.7 mm,敏感性分别为81.38%和85.56%,特异性分别为80.24%和87.23%。结论膈肌超声可较准确地预测心脏瓣膜置换患者呼吸机撤机的结局,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超声 膈肌 心脏瓣膜置换术 呼吸机撤机
  • 简介:  【摘要】 目的 分析宫腔镜下电切与刮宫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86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 A、 B两组, 每组 43例。 A组行电切, B组行刮宫, 对比效果。结果 A组的总有效率为 90.70%, B组为 74.42%, A组的总有效率高于 B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在宫腔镜下行电切可以有效治疗异常子宫出血, 可推广应用。  

  • 标签:    异常子宫出血 刮宫术 电切术 宫腔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部超声对心脏外科术后患者肺不张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阜外医院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心血管外科术后1周内发生呼吸衰竭的45例患者进行临床研究,其中男27例,女18例,平均年龄(47±5)岁。收集其术后肺部超声、胸部CT检查结果,对比肺部超声检查和胸部CT两种诊断方式在肺不张诊断的一致性、疗效评估、时效性和安全性价值。两种诊断方式一致性采用Kappa一致性检验。结果45例患者确诊肺不张病区87个,其中完全性肺不张29个,不完全性肺不张58个。胸部CT检查明确肺不张征象者44例(97.8%),超声诊断为阳性者42例(93.3%),两种检查方法在肺不张诊断结果一致性良好(Kappa值为0.741,P<0.05)。肺不张疗效评估方面,两种检查方式评估结果完全一致,肺部超声可实时了解肺复张情况。肺复张治疗后超声检测显示42例患者总通气评分显著下降,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18.3±3.6)分和(26.6±3.8)分,t=10.229,P<0.05]。两种检查手段安全性无明显差异,床旁肺部超声检查耗时显著短于胸部CT。结论肺部超声在评估心血管外科术后肺不张的准确性与胸部CT一致性良好,动态监测肺部状况并指导肺复张治疗,通过肺部通气评分变化来评估肺复张效果,检查耗时短,值得推广。

  • 标签: 心脏外科手术 肺部超声 肺不张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对胆结石患者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的应用与效果。方法:纳入我院 2017 年 2 月至 2019 年 4 月期间收治的胆结石择期行手术治疗的患者 118 例为观察对象,根据患者手术顺序及编号随机分为观察组( 59 例)及参照组( 59 例),参照组患者开展小切口胆囊切除治疗,观察组患者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对两组患者手术及临床治疗情况,围期并发症情况进行评定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中出血量、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均显著少于参照组( P < 0.05 ),术后 24hVAS 评分显著小于参照组( P < 0.05 ),观察组患者围期并发症率发生率显著低于参照组( P < 0.05 )。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胆结石效果确切,能够有效减小手术创伤,降低术后并发症风险,应用价值高。

  • 标签: 腹腔镜 胆囊切除术 胆结石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点触式探针经皮肾镜超声碎石治疗复杂性上尿路结石的疗效与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复杂性上尿路结石患者行经皮肾镜超声碎石的临床资料,点触式探针组及原平面超声探针组均为43例。观察两种探针的碎石效率,结石清除率和对尿路黏膜损伤及严重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点触式探针的碎石清石时间和速度明显优于原平面探针(P<0.01),碎石效率提高到2.74倍,结石清除率与平面探针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面探针组出现9例尿路黏膜吸附性损伤,且术后发生2例脓毒血症,点触式探针组未出现尿路黏膜吸附伤及脓毒血症。两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点触式探针经皮肾镜超声碎石效率高,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复杂性,上尿路结石 经皮肾镜 超声探针 点触式探针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全子宫与次全子宫切除治疗子宫肌瘤对女性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 子宫肌瘤患者58例使用数字奇偶法分两组,对照组(29例)全子宫切除,观察组次全子宫切除,对比效果。结果 观察组血清雌二醇、卵泡刺激素、促黄体激素水平均优于对照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快速评估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经皮冠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后效果是临床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为此,本研究提出一种基于动态学习的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ECG)分析方法。方法前瞻性分析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急诊科2019年4月至2020年12月诊断明确且接受成功PCI的ACS患者203例。根据PCI术后是否存在70%及以上狭窄,分为术后不合并≥70%狭窄组(n=72)和术后合并70%以上狭窄组(n=131)。收集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并采用χ2检验分析计数资料,t检验和Mann-Whitney检验分析计量资料。记录患者PCI术前、术后2 h ECG,利用动态学习对其进行动力学分析生成心电动力学图(cardiodynamicsgram,CDG)。在术后不合并≥70%狭窄组中,以术前为心肌缺血,术后为非缺血,利用10次10折交叉验证训练支持向量机生成心肌缺血预测模型及CDG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术后不合并≥70%狭窄组中,支持向量机心肌缺血预测模型对心肌缺血的预测准确率73.61%、敏感度84.72%。患者CDG在PCI术后由散乱转变为规整,CDG指标显著降低(P<0.001):术后不合并≥70%狭窄组中90.28%(65例)患者,术后合并70%以上狭窄患者组中79.39%(104例)患者的术后CDG指标较术前降低。结论本研究利用动态学习获取的CDG可直观、较为有效评估PCI术前后的心肌缺血变化,这有助于指导临床医生制定下一步的治疗方案。

  • 标签: 急性冠脉综合征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心电动力学图 动态学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尿道两环两沟法等离子铲状电极剜除治疗重度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连云港市中医院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重度前列腺增生患者82例,其中44例采用经尿道两环两沟法等离子铲状电极剜除的患者作为研究组,38例采用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围期指标、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中出血量及尿管留置时间少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前列腺切除量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5.45%,34/44)优于对照组(81.58%,12/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205,P<0.001)。研究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11.36%,5/44)低于对照组(35.00%,13/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629,P<0.001)。结论经尿道两环两沟法等离子铲状电极剜除具有微创、安全、高效的优势,有利于改善围期指标,提升重度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前列腺增生 经尿道等离子剜除术 两环两沟法 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