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三维高分辨MR血管壁成像(3D HRMR-VWI)的影像组学方法鉴别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责任斑块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因脑血管病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接受诊治的117例患者的139个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临床和影像学特征。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按照7∶3的比例将139个斑块分为训练集(97个斑块)和验证集(42个斑块)。根据MR图像和临床症状将斑块分为69个责任斑块和70个非责任斑块。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及χ2检验对责任斑块及非责任斑块的临床及影像特征进行单因素分析,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特征进一步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责任斑块的独立预测因子。基于训练集斑块在平扫3D HRMR-VWI、增强3D HRMR-VWI、平扫+增强3D HRMR-VWI上提取并筛选影像组学特征并构建模型。最后联合责任斑块的独立预测因子及平扫+增强3D HRMR-VWI特征构建融合模型。以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UC)评估各模型的效能,以DeLong检验比较不同模型效能的差异。结果责任斑块与非责任斑块的斑块内出血、狭窄处管腔面积、狭窄处血管直径、狭窄率、斑块负荷、强化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证实斑块内出血是预测责任斑块的独立危险因素(OR=7.045,95%CI 1.402~35.397,P=0.018)。验证集中,平扫3D HRMR-VWI模型预测大脑中动脉责任斑块的AUC低于增强3D HRMR-VWI模型(Z=-2.01,P=0.044,),平扫+增强3D HRMR-VWI模型预测大脑中动脉责任斑块的AUC与增强3D HRMR-VW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79,P=0.427),融合模型预测大脑中动脉责任斑块的AUC与平扫+增强3D HRMR-VWI模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59,P>0.05);融合模型预测大脑中动脉责任斑块效能最好,AUC为0.939,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5.24%、76.19%、85.71%。结论基于3D HRMR-VWI的影像组学方法对识别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责任斑块具有一定价值。

  • 标签: 动脉粥样硬化 大脑中动脉 影像组学 磁共振血管壁成像
  • 简介:摘要为探索阿魏酸钠能否通过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神经胶质胶质细胞增殖和迁移,研究观察了阿魏酸钠对神经胶质瘤细胞增殖、迁移与侵袭能力的影响,并检测PI3K/Akt信号通路关键因子蛋白与mRNA表达水平。结果显示,阿魏酸钠能明显抑制胶质细胞PI3K、p-PI3K、AKT、p-AKT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且抑制胶质细胞的增殖和迁移。综上所述,阿魏酸钠可能通过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拮抗神经胶质瘤细胞的增殖与迁移。

  • 标签: 阿魏酸钠 胶质瘤 磷酸肌醇3-激酶 侵袭 迁移
  • 简介:摘要外科手术是根治胃癌的主要方法。随着手术技术的不断提高,根治性切除及淋巴结清扫范围已经形成共识和指南,人们的注意力逐渐转移到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上。胃切除术后综合征是由于胃切除术后,因并发症而表现出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影响胃癌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胃切除术式及吻合方法与胃切除术后综合征密切相关,选用合适的手术方式对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水平至关重要。因此,本文对胃切除术式对胃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及其评估方法进行综述。

  • 标签: 胃肿瘤 胃切除术后综合征 生活质量
  • 作者: 李玲 刘芳 张顺 于克祯 逯瑶 高群 王宏 胡深 陈涓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放射学杂志》 2022年第04期
  • 机构:国家老年医学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老年医学研究所 北京医院 国家卫生健康委北京老年医学研究所 国家卫生健康委老年医学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730,国家老年医学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老年医学研究院 北京医院神经内科,北京 100730,国家老年医学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老年医学研究院 北京医院神经外科,北京 100730,国家老年医学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老年医学研究院 北京医院放射科,北京 100730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四维CT血管成像(4D CTA)对急性缺血性卒中(AIS)患者血管内治疗(EVT)后出血转化的预测因素及基于预测因素建立的列线图模型预测出血转化的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20年11月在北京医院急诊绿色通道进行“一站式”CTA-CT灌注成像及EVT的101例颈内动脉和(或)大脑中动脉闭塞的AIS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根据是否发生出血转化分为出血转化组(45例)及未出血转化组(56例)。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筛选相关临床、影像学变量,如年龄、初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4D CTA侧支循环评分、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ASPECTS)、血栓负荷评分等,并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及曲线下面积(AUC)评估模型对AIS是否发生出血转化诊断的效能。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出血转化组与未出血转化组患者的年龄[分别为79.00(68.00,85.00)岁、73.00(62.75,80.00)岁,Z=-2.20、P=0.028]、NIHSS评分[分别为16.00(12.00,21.00)分、9.50(6.00,14.00)分,Z=-4.44、P<0.001]、ASPECTS评分[分别为5.00(3.00,8.00)分、8.00(7.00,9.00)分,Z=-4.23、P<0.001]、4D CTA侧支循环评分[分别为2.00(0,3.00)分、3.00(3.00,4.00)分,Z=-5.39、P<0.001]、血栓负荷评分[分别为4.00(1.00,7.00)分、7.50(6.00,9.00)分,Z=-3.42、P=0.001]、闭塞位置(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分别为23/22例、11/45例,χ²=9.70、P=0.002)及心房颤动(分别为27、19例,χ²=5.83、P=0.01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纳入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ASPECTS评分(OR=0.64,95%CI 0.47~0.87)、NIHSS评分(OR=1.13,95%CI 1.01~1.26)、4D CTA侧支循环评分(OR=0.40,95%CI 0.22~0.76)是AIS患者术后发生出血转化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以ASPECTS评分、NIHSS评分、4D CTA侧支循环评分构建列线图模型预测AIS是否发生出血转化的AUC为0.876,95%CI 0.807~0.945,灵敏度为77.8%,特异度为87.5%。结论低ASPECTS评分、高NIHSS评分及低4D CTA侧支评分的AIS患者术后更易发生出血转化,结合三者建立的列线图模型可以较好地预测AIS患者发生出血转化的概率,为临床决策提供有效的帮助。

  • 标签: 卒中 脑缺血 出血转化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保留幽门胃切除术(PPG)治疗早期胃癌,是否会带来肿瘤根治性上的风险,是否会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且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获益程度尚不明确。本Meta分析旨在评价PPG治疗胃中部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及万方数据库公开发表的有关早期胃中部癌行保留幽门胃切除术(PPG)和远端胃切除术(DG)的中英文文献。文献纳入标准:(1)公开发表的关于早期胃中部癌行PPG和DG的前瞻性或回顾性队列研究;(2)研究对象为早期胃中部癌;(3)纳入文献必须至少包含以下一项指标:疗效指标包括胆囊结石、残胃炎、胆汁反流、胃排空延迟、倾倒综合征、反流性食管炎、整体并发症;远期预后指标包括5年生存率和5年肿瘤复发率。文献排除标准:(1)综述、病例报告、会议摘要和其他非对照研究的文献资料;(2)重复发表的研究以及数据提取不完整或无法提取的研究;(3)肿瘤浸润深度超过黏膜下层。检索时间截至2020年7月。提取纳入文章的基本信息及评价指标,分别采用卡斯尔-渥太华(NOS)、Jadad改良文献质量评价量表对回顾性研究和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进行文献质量评估。采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制作森林图进行Meta分析,采用漏斗图评估发表偏倚,采用Egger检测是否存在发表偏倚。结果共检索出717篇文献,最终共纳入17篇文献,其中2篇为随机对照研究,15篇为回顾性临床研究,共纳入计2 427例患者,其中PPG组948例,DG组1 479例。对纳入指标进行Meta分析,疗效指标比较显示:胆囊结石发生率(OR=0.42,95% CI:0.28~0.65,P<0.001)、残胃炎发生率(OR=0.50,95% CI:0.32~0.77,P=0.002)、胆汁反流发生率(OR=0.30,95% CI:0.20~0.45,P<0.001)、胃排空延迟发生率(OR=2.40,95% CI:1.67~3.45,P<0.001)和术后倾倒综合征发生率(OR=0.28,95% CI:0.15~0.51,P<0.001)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术后整体并发症(OR=0.97,95% CI:0.69~1.35,P=0.840)、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率(OR=0.79,95% CI:0.39~1.61,P=0.520)方面比较,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远期预后方面,两组5年生存率(OR=1.02,95% CI:0.61~1.71,P=0.940)和5年肿瘤复发率(OR=0.77,95% CI:0.36~1.68,P=0.52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PG术后胆囊结石、残胃炎、胆汁反流、倾倒综合征的发生率更低,但术后并发症及远期疗效与DG相近,说明PPG手术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 标签: 保留幽门胃切除术 远端胃切除术 胃肿瘤,早期 胃中部癌 Meta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相对卧床式森田疗法对复发性抑郁障碍患者人格特征和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19年10月在开滦精神卫生中心住院治疗复发性抑郁障碍患者70例,分为研究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相对卧床式森田疗法。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EPQ)、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评定患者人格特征与临床症状,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1)艾森克人格问卷各维度评分:组内不同时点间内外向维度评分[研究组:入组时:(46.14±10.99)分;5周末:(50.43±8.86)分;8周末:(53.86±7.08)分;F=6.291,P=0.003;对照组:入组时:(45.29±8.99)分;5周末:(48.29±8.31)分;8周末:(50.29±7.57)分;F=3.211,P=0.044]、神经质维度评分[研究组:入组时:(60.14±5.49)分;5周末:(53.29±4.53)分;8周末:(50.57±4.33)分;F=36.809,P<0.001;对照组:入组时:(60.29±6.18)分;5周末:(55.86±6.00)分;8周末:(53.14±5.30);F=13.353,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一时点两组间神经质维度评分(5周末:F=4.095,P=0.047,8周末:F=4.940,P=0.0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入组8周后两组间内外向E维度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157,P=0.045)。精神质维度评分在组内不同时点和组间同一时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组内不同时点间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入组时:(32.00±4.04)分;5周末:(15.23±5.01)分;8周末:(9.31±3.15)分;F=282.376,P<0.001;对照组:入组时:(31.91±4.59)分;5周末:(17.86±5.11)分;8周末:(11.17±3.64);F=195.019,P<0.001],同一时点两组间评分差异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5周末:F=4.724,P=0.033;8周末:F=5.205,P=0.026)。(3)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组内不同时点间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入组时:(18.69±8.87)分;5周末:(10.34±5.34)分;8周末:(7.97±2.98);F=28.679,P<0.001;对照组:入组时:(18.60±8.02)分;5周末:(13.31±6.35)分;8周末:(10.37±4.86)分;F=14.241,P<0.001],同一时点两组间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5周末:F=4.161,P=0.045;8周末:F=8.315,P=005)。(4)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提示,森田疗法(β=-0.312,t=-2.360,P=0.022)、内外向人格特质(β=-0.334,t=-2.355,P=0.022)是HAMA的影响因素。结论相比接受单纯常规治疗,给予相对卧床式森田疗法,可通过增强患者外向性人格特征进而减轻焦虑症状,同时亦能改善其抑郁症状。

  • 标签: 相对卧床式森田疗法 复发性抑郁障碍 人格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机器人超凝缝合法与传统达芬奇手术方式在Kimura保脾胰体尾切除术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至2020年1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因胰腺体尾部良性肿瘤行达芬奇辅助下Kimura胰体尾切除术的31例患者。采用机器人超凝缝合法的患者8例(试验组)和采用传统手的患者23例(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管引流量、术后引流液淀粉酶、手术费用、拔除引流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病理等。结果试验组8例患者,其中男1例、女7例;年龄23~62岁,平均43岁;对照组23例患者,其中男5例、女18例,年龄19~75岁,平均49岁。试验组与对照组单因素分析:性别(P=0.584),年龄(P=0.445),术后并发症(P=0.036),手术时间(P=0.992),术中出血量(P=0.909),术后住院时间(P=0.403),手术费用(P=0.527)。结论机器人超凝缝合法在达芬奇辅助下Kiruma保脾胰体尾切除术中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达芬奇机器人 超凝缝合法 胰体尾切除术 保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纳洛酮联合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抽取长治市人民医院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就诊的90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联合NIPPV治疗,观察组(4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纳洛酮。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治疗前后动脉血气功能指标变化、呼吸力学指标变化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0.00%)高于对照组(5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H值、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水平高于对照组,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气道峰压(PIP)水平高于对照组,气道平台压(Pplat)、平均气道压(mPaw)及气道阻力(Raw)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正压无创通气总时间为(11.57±3.49)d,低于对照组[(14.59±5.8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洛酮联合NIPPV用于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临床效果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呼吸力学和动脉血气功能指标,安全性较高。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纳洛酮 呼吸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