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京剧的男性角色可以有不同的化妆方法,  即使是同一个人物的脸谱,京剧其他方面的舞美设计谁也比不了脸谱

  • 标签: 脸谱故事
  • 简介:六十岁了,总结一下大半生的行程,看都有哪些经验与不足。因为前边还有路,还有一些工作要做,故不称总结而称小结。同源陌路我在1994年由中国京剧院调进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所,可我的'源头'却与院中诸多来自东四八条的师友一样,当初我也在那儿上

  • 标签:
  • 简介:梅确是'梅'自然属性的梅和艺术属性的梅,二者交相辉映。这在近代中国的历史进程中,起到了独特的作用。让我们进一步探寻,梅的文化属性如何?同时再测试一下,梅兰芳和文化属性的'梅'之间,是否又有许多相似之处?

  • 标签: 艺术属性 近代中国 历史进程 穆桂英 程砚秋 荀慧生
  • 简介:在北京的胡同里坐落着异常讲究的建筑,那就是著名的四合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跟随作者去近距离地欣赏一下这种平民区里的贵族建筑。

  • 标签: 四合院 老北京 近距离 建筑
  • 简介:京剧鼻祖程长庚年幼时,本来也没在演戏中显现天才。他曾被长辈拉到舞台上一试,结果大出其丑。戏没演完,观众就把他轰下了台。他感受到耻辱,回家后“键户坐特室”。三年之后再出台,顿时让从前笑话过他的观众瞠目结舌,惊呼“叫天”。程由此便成了名。我读到这段记载,一直不明白“键户坐特室”是什么回事儿。查字典,“键”者有一个意思是指插在门上的金属棍儿。“键户”,也就是用金属棍儿把门插上,不许外人打扰。“特”,应该是特别、特殊的意思。“特室”,应该是单另辟出的一个房间。这句话中最让人不解的应是“坐”字。因为演员不会演戏,就要深入观察生活,如果有了生活,那就要向有本领的前辈请教演技。无论如何,也不能干呆在家里“坐”着。

  • 标签: 录鬼簿 程长庚 谭鑫培 观察生活 呆在家里 美学范畴
  • 简介:近年图书市场悄悄产生变化:图文并茂的出版物好销。是因为忙碌的读者不耐烦阅读枯燥的文字?还是因为民族文化素质在整体上有些下降?对此谁都会有些感觉,但谁也说不准。但不管怎么着,这让原先执著于文字创作和阅读的人心理失衡,不明白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在人类的文明史上,图画肯定要比文字来得早些。结绳记事,才使二者走到了一起。等进入印刷文化时代,文字步

  • 标签: 老照片 纯文字 印刷文化 结绳记事 图文并茂 民族文化素质
  • 简介:我曾花费一个冬天和一个春天,为广东粤剧艺术家红线女写了一本《红线女速写》。在那些日子,我和她天天见面,也不时听她谈到“马先生”。我当然知道指的是马师曾,可也奇怪,每每红线女那句“马先生”入耳,我就先入为主想到了马连良!我从十几岁在北京开始听京戏,听的最多也最热闹的就是马先生!他的戏有趣味,那种风格也适合年轻人。那时,我只是千千万万京剧爱好者当中的一个,我只是台下迷

  • 标签: 红线女 千里驹 京剧现代戏 粤剧 梅兰芳 《关汉卿》
  • 简介:要脸谱,先要脸谱化在话剧、电影评论中,经常可以看到“脸谱化”这个贬义词。话剧、电影是不采用脸谱“这一种”表现手段的,塑造人物也是“一步到位”,因此对于“脸谱化”自然也就不抱好感。但是在京剧中,狭义脸谱为净行演员提供了一个无可比拟的、塑造人物的大好机会。这一点在理论上是成立的,但事实上、实践上却

  • 标签: 电影评论 金砂 远逊 创作原则 外国戏剧 木三
  • 简介:关于京剧流派在现阶段的作用,梨园内外有着两种截然相反的看法。一种认为流派是京剧艺术的瑰宝,现在京剧之所以不景气,是后来人不肯在继承上下功夫,老流派学不象,新流派又没能创出来。另一种认为,继续强调流派弊多利少,机械模仿已经成了京剧前进的绊脚石。我觉得两种看法各

  • 标签: 京剧艺术 机械模仿 萧长华 俞派 京昆 取法乎上
  • 简介:中国古典文化的门类很多,但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实践远远超前于理论。实践家分头向前摸索时,缺乏理论的指导,一再"跟着感觉走",至于到底"走"向何处和"走"出什么效果,那就很难说了。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习惯在实践中"扭秧歌"——"进三步"之后稍微停上片刻,甚至"退一步"去听取意见以便调整步伐,就一方面说明纵使虚心如他,也还没有从根本上重视理论;同时也说明聪敏如他,

  • 标签: 艺术实践 共同特点 理论指导 中国古典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 艺术大师
  • 简介:十多年前,我一直在京剧圈中工作。研究京剧,就不能不涉及到“京、津、沪”小三角的格局。我多次去上海,目的也还是研究上海的京剧。尽管我知道京剧在现时的全国戏曲大家庭中已然落后——按照中央电视台的说法,全国最受欢迎的四大剧种,依序应该是黄梅戏、越剧、豫剧和京剧。对此,我

  • 标签: 三角学刍议 创立戏曲 戏曲三角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