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415/435型测距仪(DME)的监视器,设计精巧、结构紧凑,具有高度数字化特点,尤其是测试询问信号的产生过程,有着不同于其他型号DME的实现方式。本文结合415/435型测距仪的询问-应答处理过程,对监视器的功能、结构,以及测试询问信号的产生过程等进行分析,提取该型设备监视器的设计特点,解决查阅厂家操作手册中遇到一些困惑。

  • 标签: 测距仪 测试询问 过程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左束支区域起搏术后室间隔穿孔的影像学与电学特征,探讨规避室间隔穿孔的方法。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4月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因缓慢性心律失常植入起搏器的患者40例,术中使用主动固定导线植入右心室中位间隔部,行左束支区域起搏。术后超声心动图及CT检查有无室间隔穿孔,分为穿孔组(7例)及非穿孔组(33例),比较两组术中心室导线起搏阈值、阻抗、感知功能等指标。结果穿孔组与非穿孔组患者性别、年龄、疾病种类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中导线感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穿孔组的导线阻抗趋向低于非穿孔组[(707.000±170.321)Ω对(822.727±225.071)Ω,P=0.208],穿孔组的导线阈值略高于非穿孔组[(0.843±0.310)mV对(0.797±0.303)mV,P=0.71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术中感知、阈值、阻抗等参数不足以判定是否发生室间隔穿孔,需寻找更有效方法以协助判断,提高左束支区域起搏导线植入的安全性。

  • 标签: 心脏起搏,人工 左束支起搏 室间隔穿孔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左束支区域起搏(LBBAP)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6月于北京安贞医院小儿心脏科住院采用LBBAP方式行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的6例患儿(男1例、女5例)的临床资料、起搏心电图及参数并进行随访。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6例患儿年龄9~14岁,体重26~48 kg;三度房室传导阻滞5例,右室心尖起搏术后伴心功能下降1例;1例患儿心功能降低,余5例心功能均正常;QRS波时限(95±13)ms;左心室舒张末径(LVEDD)Z值为1.85±0.65。起搏心电图V1呈右束支传导阻滞样,QRS波时限(111±20)ms,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10,P>0.05)。起搏阈值为(0.85±0.26)V,感知(15.0±4.3)mV,阻抗(717±72)Ω。3例可记录到P电位。起搏钉至左心室激动时间为(56±5)ms,不同输出电压下数值恒定。术后超声提示电极均位于室间隔左心室心内膜下。随访无心肌穿孔、电极脱位等并发症发生,患儿术后3个月阈值、感知及阻抗分别为(0.60±0.09)V、(16.1±3.9)mV、(662±78)Ω。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降低者LBBAP术后3 d恢复正常(45%比57%)。术后3个月LVEDD Z值降至(1.1±0.3),较术前明显减小(t=2.383,P<0.05)。结论LBBAP可实现窄QRS波起搏,接近生理性起搏,起搏参数稳定,可快速、有效地纠正长期心动过缓所致的左心扩大及长期右室心尖起搏所致的心功能低下及心脏扩大。较大年龄儿童行LBBAP近期安全性、有效性好,远期潜在风险有待进一步观察研究。

  • 标签: 心脏起搏,人工 安全 治疗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