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无痛分娩技术在产科临床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 2016年 5月 ~2017年 8月我院自愿参加研究的 100例正常足月临产的产妇 ,按照随机的原则分为两组 ,对照组 50例 ,观察组 5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常规分娩 ,观察组采用无痛分娩技术。结果经过对两组采用不同的分娩技术后 ,观察组的镇痛率是 100%,而对照组为 0%,经过比较 ,观察组的产程缩短 ,剖宫产的比例下降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无痛分娩技术可减少产妇痛苦 ,并且不会影响胎儿的健康。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无痛分娩技术在产科临床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8月我院自愿参加研究的100例正常足月临产的产妇,按照随机的原则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观察组5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常规分娩,观察组采用无痛分娩技术。结果经过对两组采用不同的分娩技术后,观察组的镇痛率是100%,而对照组为0%,经过比较,观察组的产程缩短,剖宫产的比例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痛分娩技术可减少产妇痛苦,并且不会影响胎儿的健康。

  • 标签:
  • 简介:  【摘要】目的 观察优质护理对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择 2017年 4月~ 2018年 11月我院收治的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 7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 37例。对照组给予对症治疗及常规护理,观察组则给予对症治疗及优质护理,包括心理护理、饮食指导及运动指导等。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干预后 SAS评分为( 24.97±3.21)分,对照组 SAS评分则为( 37.02±3.68)分,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优质护理可有效改善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的焦虑情绪,效果理想,值得推广。    【关键词】冠心病心律失常;老年;焦虑情绪;优质护理;影响效果    冠心病是临床中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以心肌缺血、缺氧、心前区疼痛、胸闷等为主要特点 [1]。心律失常则是一种心脏搏动频率或节律发生异常的心血管疾病,冠心病患者常常发生心律失常。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趋势,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较以往明显增多,且此类患极易出现焦虑情绪,给患者的病情和生活质量造成不良影响 [2],故而需要积极的治疗和护理。笔者探讨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焦虑情绪实施的优质护理措施及体会,现报告    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 2017年 4月~ 2018年 11月我院收治的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 7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 37例。观察组男 8例,女 29例;年龄 61~ 73.5岁,平均年龄( 69.8±3.3)岁;冠心病病程 4~ 15年,平均( 10.2±1.7)年,心律失常病程 1~ 3年,平均( 1.4±0.3)年。对照组男 7例,女 30例;年龄 60~ 74岁,平均年龄( 69.6±3.6)岁;冠心病病程 3.5~ 16年,平均( 10.5±1.6)年,心律失常病程 1.5~ 3年,平均( 1.5±0.2)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冠心病及心律失常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全部患者均在明确冠心病、心律失常、焦虑等诊断后,即给与相应的治疗,如扩冠、改善血液循环、抑制血小板凝集、稳定心率、抗焦虑、安眠等措施,同时给予护理措施干预。     1.2.2 护理干预    对照组按照冠心病、心律失常护理护理给予护理干预,如创造舒适的病房、病情观察、用药指导、健康教育等;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包括心理护理、饮食指导、运动指导等,具体措施如下。     1.2.2.1心理护理    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出现焦虑情绪后,导致患者的生活质量进一步下降,因此优质护理的第一步即是给予患者优质的心理护理,以改善患者的焦虑情绪。护士首先是勤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交流,迅速建立起良好的护患关系,便于下一步的工作,同时可以了解患者的性格特征及心理特点,给予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多给与安慰、鼓励和劝慰,逐步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鼓励患者说出心中存在的疑问和顾虑,给予优质的回答及解释,消除患者心中的疑虑;多为患者播放一些舒缓的音乐,使患者的心情保持乐观、积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3]。     1.2.2.2饮食指导    首先应针对患者的整体病情,指导患者摄入合理的饮食,以低脂、低盐、清淡、富含蛋白质及纤维素的饮食为主 [4],补充足够的水分及维生素,易于消化,营养均衡;其次,应告知患者注意忌食和少食易引起焦虑的食物,如辣椒、咖啡、浓茶、烟、酒等,避免加重焦虑情绪。     1.2.2.3运动指导    适当的运动有利于冠心病、心律失常的控制,也有利于改善焦虑情绪,应指导患者选择散步、太极拳等运动方式,每日进行锻炼,促进病情的向愈 [5]。     1.3 观察指标    以焦虑自评量表( SAS)做为评价工具,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后 SAS评分的变化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本文研究数据均采用 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 x±s”表示,采用 t检验,以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組护理干预前 SAS评分为( 51.09±4.48)分,对照组 SAS评分则为( 51.18±4.41)分;观察组护理干预后 SAS评分为( 24.97±3.21)分,对照组 SAS评分则为( 37.02±3.68)分。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后 S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3 小 结    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常出现焦虑情绪,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针对此类患者给予优质护理服务,包括心理护理、饮食指导及运动指导等,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焦虑情绪,效果理想,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隋 琳 .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护理 [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 7( 9): 114-115.     [2] 张继慧 .心理护理对老年冠心病并发心律失常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 [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 8( 12): 247-248.     [3] 林媛媛 .探讨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的护理方法及体会 [J].中国医药指南, 2015, 13( 19): 257.     [4] 计丽华 .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 50例综合护理体会 [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5, 15( 52): 210.     [5] 彭明珍,许玉荣 .心律失常 32例临床护理干预分析 [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5, 15( 51): 250.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