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倒U法消融右心室流出(RVOT)室性心律失常(VA)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研究纳入2008年10月3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经RVOT及其延伸(肺动脉窦、主动脉肺干)进行消融的1 510例VA患者,年龄(48.10±16.31)岁,年龄范围6~85岁。根据纳入时间及消融方法将其分为常规组(981例,男342例)和倒U法组(529例,男179例),比较2组腔内电图特征、手术时间、手术成功率及术中并发症的差异。结果①倒U法组与常规组分别有经RVOT及其延伸消融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6.20%(456/529)对87.56%(859/981),χ2=0.539,P>0.05];②单因素分析显示倒U法组采用三维标测、冷盐水灌注导管、R0 Swartz鞘支撑、有效靶点单极标测呈QS型伴降支挫折、双极标测呈初始高幅尖峰电位或初始多峰碎裂电位,可记录到远场A波的比例更高,且腔内双极电图有效靶点的V波至体表心电图的QRS波时间(V-QRS时间)及X线曝光时间、手术时间更长(均P<0.001),而放电时间更短(P<0.001);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排除了有效靶点V-QRS时间存在的差异(P>0.05),其他因素2组间差异依然存在(均P<0.001)。③倒U法组消融时剧烈胸痛发病率[22.31%(118/529)对8.56%(84/981),P<0.001]及心率明显下降的发生率[21.17%(112/529)对12.13%(119/981),P<0.001]明显高于常规组;常规组放电时有爆裂音出现率明显高于倒U法组[7.75%(76/981)对2.08%(11/529),P<0.001];倒U法组未见心包积液或心脏压塞。结论倒U法消融RVOT-VA安全有效。

  • 标签: 导管消融术 电生理学 室性早搏 肺动脉窦 右心室流出道